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进步在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人力资源质量低下和数量不足,农业发展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严竣的考验.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善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兴未艾,各地区都在寻求适合地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粮食主产区农户最优生产经营规模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粮食主产区肩负着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证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重大任务.因此粮食主产区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发展.受我国现行土地均分制度的影响,粮食主产区目前的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家庭经营的土地面积太小,达不到规模效益.因此,扩大土地规模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同时,根据现行政策,经营规模越大补贴越多,也给农户带来了补贴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中央总揽全局 ,面向新世纪所作的重大战略决策。它不仅关系到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边防的巩固 ,而且大大有利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笔者认为 ,要实现这些目标 ,西部大开发就应该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处理好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一、坚持可持续发展 ,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我国西部地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虽然很多 ,但其土地资源的广阔性、地形地貌的立体…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是全国半个世纪以来,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内蒙古正发生着人与自然之间严重的矛盾冲突。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增多,波及面广,危害程度加重。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工业化进程发展导致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在产业转移的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否存在“污染避难所”现象,这不仅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战略,而且也关系到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我国27个省市的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产业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发现,2005-2011年间我国三类产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转移现象,且呈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空间特征,最后,从环境管制、资源供给、排污规模和治污能力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原因,研究认为,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和治污能力与污染产业转移呈负相关关系,地区的资源供给和排污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至关重要.解决农村"三农"(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政府施政的一大重点."三农"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途径有: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农业稳定、持续地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后,“三农”问题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将其确定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置于首位。特别是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在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进步和深化。在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突出的社会矛盾,任务尚十分繁重。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地少人多是我国的现实状况,“三个人的田五个人种”是再通俗不过的描述,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怎样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我国7亿多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一、内蒙古土地荒漠化的状况 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内蒙古,不仅有世界著名的原始森林,也有广袤的田野和“畜牧为天下饶”的丰美草原.但也有鲜为人知的浩翰荒漠。从不同视角观察,内蒙古土地荒漠化呈现以下特点; 1.荒漠化面积大。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古土地荒漠化面积达7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的28.2%,占内蒙古国土面积的 62.6%。 2.荒漠化面积扩展速度快。内蒙古土地不但荒漠化面积大,而且扩展速度快。二十世纪50-70年代,内蒙古土地荒漠化面积,平均每年扩展速度为4.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年扩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作为我国中西部的一个欠发达地区,是国家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面临着加快发展经济和整治环境的双重任务,如何使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凋,实现良性循环,是内蒙古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可持续发展状况、水平进行测度,是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根本的生活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渐突出,而农业上出现劳动力的兼业性、土地经营的分散性、农民收入的补充性、作业方式的落后性和产业的依附性等诸多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经营方式的制约而引发的。如何正确处理好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行土地再延包30年这一全局政策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这一局部政策的关系,是摆在各级面前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十五”期间中国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涛  熊德平 《统计研究》2008,25(4):82-89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了我国“十五”期间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十五”期间我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呈现平稳态势,但各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村资金配置的规模效益则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依此状况,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发展将面临资金投入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约束。对此,文章从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和提高农村资金配置效率双重层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因治理难度大、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大,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目前,我国土地沙化形势十分严峻。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8.2%,并且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给人民生活和生产都造成严重危害。四川省若尔盖县因其在调节长江和黄河水资源平衡、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土地资源退化,人口增长过快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近几年,持续农业的思潮,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赞同。尽管持续农业的概念目前有多种解释,定义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比较系统的定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1991年):“管理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这种(农业、林业、渔业部门的)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  相似文献   

14.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1994年10月在巴黎由我国政府参与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我国对这一问题高度关注和明确承担责任及义务的集中体现。山西省是我国能原重化工基地,在经济建设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各种不合理经济活动等所造成的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加重,不仅使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且使现有的土地资源面临沙漠化的严重挑战。据1993年统计,山西省沙区因沙漠化危害年损失人民币约1.48亿元,解决土地沙漠化问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我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庞大,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以及科技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致使我国农业部门积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为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准备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尤其是农村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能从农业中顺利转移出去,我国农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效率的提高必然受到限制,不仅农民的收入很难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也会严重受阻。因此,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合理配置农业劳动力资源,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向非农产…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风娥 《统计与决策》2005,(22):120-12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本文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小明 《广西统计》2003,(6):36-36,35
生态问题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当,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能源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资源,还可以将种植业和养殖业串连起来,使生物质多次转化、增值,从而建立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低耗能的生态农业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家喜  杨东 《统计与决策》2016,(20):102-105
为探究中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文章应用DEA中的BCC模型,基于截面数据测算了2013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运行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基于1999-2013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运行中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成果对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制订合理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政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发展全国开放性经济的重要方面,一有助于加快培育全国统一市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多年以来,西部地区农业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缓慢,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蟊特别是近年来,西部农民收入增幅呈下降盼趋势。西部大部分地区属农村牧区,农民在西部人口中占绝大多数,这种严酷的现实决定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关系到迅速改变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的落后现状,确保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的前提性问题,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一、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1.西部多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稳定转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与农村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同时也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乃至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顺应这一需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运而生并在全国试点区获得成功。本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比较效益的出发点,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土地规模经营热。为使土地规模经营少走弯路和沿着健康轨道发展,探索积极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之策很有必要。经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