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南族人口三万八千多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山区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河池、南丹和都安等县(自治县) 境内,其中百分之七十左右聚居在环江县西部的上南、下南二乡。这里群山耸峙,河谷深切,自古以来,毛南族人民“硗确不独苦”,生息于斯,劳作于斯,世世代代,硬是用自己的汗水将那“高山地瘠”的不毛之地浇灌成了富饶的“毛南山乡”。  相似文献   

2.
花竹帽,毛南语叫“顶卡花”,意即“底编花的帽”。自古以来,毛南族妇女既把它当作遮阳挡雨的工具,又把它当作珍贵的装饰品,后来还把它当作爱情的信物。这种编织精致、花纹工整、帽形大方、美观耐用的毛南族特有的工艺品,多次参加广西、中南地区和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展览,深受好评。 花竹帽是用毛南山乡生长的金竹和墨竹(表皮金黄和墨黑)的篾子编织而成的。帽分表里两层,里层的篾子较粗,由12  相似文献   

3.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周围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无法正确认识而感到神秘。因此,许多民族先人都曾以某种动物为图腾崇拜。侗族及其先人则是以蛇为崇拜的主要对象。千百年来,蛇崇拜深刻地影响着侗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农业生产、婚姻择偶、传说故事等,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蛇文化,并世代传承,直到现代仍保留其遗迹。 解放前,在侗族人的思想观念里,认为山间的蛇不是普通的爬行动物,而是既可降灾又可造福于人的超自然存在物。人们多称之为“蛇鬼”,因它常出没于草丛,有的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诸民族中,有不少动物曾作为图腾受到人们的崇拜。牛也不例外,曾被许多少数民族视为与自己族源有关系的神物加以信仰,从而留下了各种神话。古羌人中的一支被称为“牦牛羌”;珞巴族中流传着“三神牛”的故事;北方的契丹和蒙古人,也把牛当做氏族图腾崇拜;南方的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怒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说明这些民族都曾把牛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可见有关牛崇拜的文化现象,不仅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而且涉及的地缘范围也很广。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向来就有动物崇拜的习俗。牛也不例外,曾被不少少数民族的先民视为氏族图腾而加以崇信。据《山海经》载,作为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就是“人身牛首”形象,古羌人中的一支被称为“牦牛先”,嘉戒藏族所崇拜的祖先“额尔冬爷爷”,也为“牛首人身”,这些都是明显的例证。北方的契丹人和蒙古人,也以牛为氏族图腾。南方的傈僳族、黎族、壮族、傣族、彝族、布依族、怒族等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牛崇拜的习俗。可见中华民族有关牛崇拜的文化现象,不仅历史渊源很深,而且涉及的地缘范围也很广。藏族的先民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6.
毛南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毛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性别比高、生态脆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诸多现实难题.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现实困难,探寻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毛南族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生活质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毛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毛南族的“名从幼称”系统与同属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的“亲从子称”和“亲从孩称”有诸多不同.该系统的基准是“最幼儿”而不一定是“子”或“孩”,即非但中老年可采用“从幼称”,而且青少年也遵循“从幼称”的原则.传统上要求毛南人必须一生中多次改名,以适应这个称谓系统.故该文化特性的功能是确保毛南族群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8.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其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毛南族民歌、毛南族舞蹈和毛南族肥套等内容,是毛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代表着毛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是毛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民间文化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节庆传播、旅游传播、学校传播、媒体传播等途径来促进毛南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毛南族传统节日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南族传统节日文化卢敏飞(广西民族研究所)毛南族操毛南语,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文语言。战国、秦、汉时期,毛南族先民属岭南越系族群之一;魏晋以后,是组成“僚”人群体的一部分。南宋初年,毛南族已有自己独立的称谓“茅滩”。元、明以后,史籍中“茆滩...  相似文献   

11.
场园致富路     
如果仅仅因为九万大山的神奇,我是不会到这地方来的。数万的毛南族兄弟,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过着温饱不得的生活。曾几何时,这里突然涌现出许多小林场,小牧场、小矿场、小果园、小桑园……毛南族县长谭树秧把它定名为“场园经济”。于是,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场园经济”便诞生在这山旮旯里,与“庭院经济”、“生态农业”等一样名闻遐迩。汽车进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內,公路两旁的低山土丘上,树木苍翠,一堵堵砖垒成的墙围着一座座果园,园里的柑桔、柚子等正低垂着沉重的果实。再  相似文献   

12.
前些日子,我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毛南山乡采风,在一个小山村里,看见一群人围拢在一块草坪上,不时地爆发出喝采声。我怀着好奇心挤进人群,只见草坪中间有两个小伙子,共持一根五六尺长的竹杠,各用自己的肚  相似文献   

13.
毛南族有六万多人,聚居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桂西北山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民族传统。本文仅就毛南族优良的民族传统作粗略的探讨。刻苦自励神驰于学毛南族人民所居虽属互岭(?)岩、岞崿荒徼之地,可“云冒山椒雪气豪”,毛南人民不为谷底片天所局限,世世代代决心了解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不甘于糟糠,刻苦自励,神驰于  相似文献   

14.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一说到“花竹帽柳郎咧”,都知道是形容毛南族动听的情歌。花竹帽是毛南族青年男女恋爱时用作定情的精美手工艺品,柳郎咧是毛南族山歌的一种形式,曲调活泼花俏、朴实而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了一个既有宏观、也有微观的毛南族人力资源分析框架,即:首先依据"五普"数据,从总量、质量及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毛南族人力资源的现状,然后又重点从教育、医疗和就业的角度分析了毛南族人力资源开发的典型个案(以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自治县及其管辖的下南乡为典型个案)。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毛南族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由毛南族学者蒙国荣、谭亚洲译注并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毛南族民歌》近日与读者见面。我有幸先睹为快 ,感触良多 ,觉得它与以往研究毛南族的各种著作大有不同。它不仅是耗费时日与精力的浩大工程 ,而且更深层次地反映出毛南族的历史与文明 ,因而更具有科学性与研究性。以民族的形式传承民族自己的历史文明 ,是没有民族文字的弱小民族的显著特征 ,也是他们的智慧结晶。毛南族只有 7万多人 ,自古以来生活在高山绵亘的恶劣自然环境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但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顽强奋斗精神创造了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这些悠久历史和…  相似文献   

17.
象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人口只有三万八千多人的毛南族也流传着飘逸玄妙的神话。包括具有自己特点的宗教生活,它存在着一定规律。它们的独特表现,为神话与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一毛南族的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和文化英雄故事。后一类虽现实因素很强,但其中的幻想部分,仍不乏神话色彩。从总体上看,从神话同毛南族精神文化的现实表现上看,她的神话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在土家族传统的摆手活动中,还保留着一种与摆手舞相并列的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毛古斯”。这种艺术活动,通过原始的化妆、简单的情节、场次和人物对话,历史地再现了土家族从蒙昧时期到近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了土家族各个历  相似文献   

19.
我们毛南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环江县的西南部,现有人口6.45万人,是一个颇具开拓精神的民族。我们民族有句话:“落后不要紧,进步有来人,家穷要育智,富裕会降临”。几十年来,我们为开发智力作出了巨大努力。单从我们环江县看,现在就有毛南族的各种科技人才630多人,其中教育系统里有361人,占全县教师的20%。卫生系统的毛南族专业人员占全县医务人员的19%。其他事业、企业单位的专业人员有150多人,大部分已成为技术骨干力量。全县15个乡镇里,担任县乡主要领  相似文献   

20.
白族地区并存着多种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等都曾有一定影响。其中,本主崇拜是白族最核心最独特的宗教信仰。它虽然是白族特有的宗教文化,但其包容性与多元的精神内涵使其在宗教态度方面,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除保留着本民族原生的原始崇拜的遗风外,还吸纳了佛教和道教的神、教义,以及儒家(儒教)所倡导的祭祀法则、重社稷、忠孝的思想,比如将道教的财神、佛教的大黑天神和观音等神灵移植进本主庙中作为祀神,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宗教文化形态,呈现出以本主崇拜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宗教信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