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专业性年鉴历经"初创、缓慢、快速、持续"4个发展时期,如今已成为我国年鉴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21世纪,进入持续发展时期的专业性年鉴,必须树立全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专业性年鉴的持续发展。 年鉴创新必须同时着眼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只有微观创新和宏观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有整个年鉴事业的繁荣。因此,树立专业性年鉴可持续创新发展理念,应  相似文献   

2.
《专业性年鉴发展及理论研究初探——兼谈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一文,对专业性年鉴的发展历史及其理论研究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并从突破思维定势、创新运作机制、增强实用性和盘活人力资源等4个方面,阐述了专业性年鉴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大连百姓年鉴》执行主编孙颖《树立创新观念 创新年鉴产品——写在首卷<大连百姓年鉴>出版之际》一文,结合本身工作实际,论述了在年鉴实践创新和年鉴理论创新两个方面所进行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就年鉴的成绩与问题、认识新的形势以及找准年鉴的位置等3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与论述了如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创新,使年鉴创新沿着正确方向继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州年鉴社社长谭惠全《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城市年鉴创新发展——兼述<广州年鉴>20年的实践与探索》一文紧密结合《广州年鉴》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城市年鉴的发展条件与创新优势、影响城市年鉴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拓展年鉴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一文,在对关于年鉴创新的动力、创新年鉴的信息渠道、创新与年鉴学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强调指出:创新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年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年鉴获取信息的渠道应该由政府单一型渠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的复合型渠道;加强年鉴学研究也是推进年鉴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年鉴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文在分析与总结2001年以来全国年鉴事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年鉴创新必须要在年鉴性质和读者定位、年鉴出版管理和经营机制、年鉴内容选择和编排等3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促进年鉴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四川交通年鉴》常务主编黄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地方专业年鉴事业创新发展》一文提出,要增强对地方专业年鉴强大生命力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创新发展、文化精品经营理念、群体整合营销理念,力争在地方专业年鉴编纂综合质量、整体实用性运作机制创新、文化品牌打造、年鉴理论研究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把握时代脉搏 体现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以“创新”为号召,努力促进年鉴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成为每个年鉴界同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年鉴的创新不仅是通过框架、内容、个性、特色上的创新,还有彩版征集方面思路、方向上的创新,更要通过出版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达到促进年鉴的生存和发展,拓展年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提出了两个不同而又紧密交织一起的新时代发展战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将成为新时代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和波特创新驱动理论,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践相结合,分析认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种包含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以及组织创新在内的产业升级的综合创新模式,从而创新驱动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价值链高度化和加工程度高度化三大效应,进而在三大效应联合作用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仍面临着瓶颈制约。为此,需要坚持市场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政府生产要素创造和提升机制,同时强化基础性技术攻关,合理引导新一轮大中小企业有序转型。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年鉴永恒的主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事物只有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生存,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年鉴作为一种出版物,它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年鉴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科技年鉴》编辑部主任张芝慧《创新是科技年鉴发展的动力》一文,结合编辑部编纂工作实际,记述了《上海科技年鉴》在内容与形式、组织管理、编辑手段现代化、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3.
年鉴用户使用年鉴时,一般是从年鉴篇目入手,从篇目的细胞--成百上千个条目标题中搜寻所需信息、资料。年鉴的篇目,尤其是条目标题构成了年鉴的"窗口"。重视条目标题的编制,是坚持篇目创新的重要环节之一,不仅有助于用户检索,强化其"窗口"功能,提升年鉴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年鉴条目的编写质量,增强年鉴工作者的信息观念,对年鉴编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创新——年鉴出书、制作多媒体光盘、上互联网的认识与探索》一文,强调年鉴的创新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提倡个性化发展,密切结合年鉴界的现状,记述了在书版年鉴、制作年鉴多媒体光盘、年鉴上互联网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山东年鉴》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创新是年鉴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只有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并付诸年鉴编纂工作的具体行动,才能永葆年鉴的生机和活力。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一是栏目设计的创新。《山东年鉴》创办于1987年,已连续出版16卷。根据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新情况,1991年卷对栏目作  相似文献   

16.
一、必须把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年鉴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要创新发展,年鉴工作者必须要增强紧迫感,走改革创新之路,寻找年鉴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年鉴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彻底改变出鉴理念,强化年鉴服务功能,这是年鉴未来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志鉴同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莫过于年鉴的改革与创新。其中关于如何提高年鉴彩页的质量问题,不少同仁有的在理论上对年鉴彩页的设计创新作了有益的探讨,也有的立足实践,介绍了许多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基于加快年鉴事业科学发展的责任感,本文仅就彩页质量与年鉴质量的关系,谈点个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这些年年鉴界同仁的理论研讨和年鉴工作实践,年鉴创新主要是年鉴形式和内容创新的理念已成为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笔者认为其中有些问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明确和商榷。本文就年鉴(本文所谈年鉴问题均为地方综合性年鉴,下同)风格与形式、内容创新的若干问题谈点粗浅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年鉴》执行副主编张兆安《增强创新意识打造"精品"年鉴》一文,介绍了年鉴编辑部在建立严密的责任制度、构建有特色的框架结构、采用科学的组稿方式和保持超前的发展意识等4个方面,打造"精品"年鉴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创新与转型的根本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考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从理论积淀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在把握时代特征基础上关于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特质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与"科学执政"的目标定位相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