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引领台湾后现代文学思潮的林耀德高举“都市散文”的创作旗帜,其创作的都市散文形成了独特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具体特征为:一、以巷弄、废墟和地下都市为典型的“差异空间”,与现代都市文明空间多重并置,营构出文明和荒原并置的差异美学;二、多重的都市空间与都市心灵空间互相形构,形成既压迫、封闭、稳固,又开放、多元、流动的多元空间格局,而隐藏其后的是意识形态的建构与解构;三、由于精神原乡的缺失,都市散文家无法破解流动不居的都市迷宫,因此每一次的空间想象都试图在抵抗和拆解现实与历史的迷宫情境。林耀德开拓的后现代散文空间美学是1980年代台湾后现代散文美学的重要组成,其典范性和历史意义仍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的家族小说建构了三种不同的叙事时空,小说《红高粱家族》在对现实的家族时空与历史中红高粱世界的对比中弘扬了一种反叛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家族精神。《古船》将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相交织,在对现实改革的叙述中突出家族文化的重负,在对历史的书写中昭示出家族观念在革命中的阴魂不散。而在苏童的家族史叙事中,历史年代与历史意义之间失去惯常的逻辑联系,叙事空间不具有传统家族空间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虚构的空间场所。作家在创造新的时空形式的同时,也解构和颠覆了家族时空叙事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中国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的生成与延展来自于感性审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的二元对抗。人性启蒙和感性解放的历史诉求都通过美学的知识形态得以充分表达,此种学术场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变革。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总体化国家领导策略的调整,另一方面则是知识分子公共启蒙的分化。面对市场伦理对大众文化的推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以及文学审美实践的影响,大众审美文化以面向大众的姿态、平等多元的共存理念和审美意识形态的介入性视角给美学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形成了从“终结”到“延续”的历时性叙事,“美学热”的精神理念与启蒙热情将持久地影响未来美学的发展。反思从“美学热”到审美文化的美学谱系,也存在“光晕丧失”和“主体困惑”等理论缺失,但也显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美学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内在动力是文学现代性、政治现代性和经济现代性的冲突。此一冲突决定着文学革命不同阶段的特征。概言之,90年代以前的文学革命由政治化的新文学工具论和美学化的新文学自主论之冲突所推动,90年代以后的文学革命由市场化的新文学消费论和先锋性的新文学自主论之冲突所推动,此间还包括80年代中后期先锋实验派文学自主论与文学保守主义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列斐伏尔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谓“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他首先赋予马克思哲学一种“诗性实践的本体论”视域,从而架空了物质生产实践概念;其次,他试图瓦解马克思“物质生产第一性”的基本叙事逻辑,提出“消费引导型科层制社会”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概念;在其晚年,他把社会历史辩证法改造成所谓“空间化本体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辩证法“空间化”的“后现代转向”。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守着马克思的政治信仰与哲学理论基本底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至今的百年间,日本美学一直是我国学者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初的“取径东洋学西洋”到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时期对日本存在主义美学的关注,再到21世纪对日本美学研究范围的扩大化,虽演绎迁变,历经多次研究范式的转换,但国人始终以自身的阐释方式理解和梳理着日本美学脉络,用中国叙事重构着日本美学资源,在视域融合中阐释着日本美学的中国化历程。梳理中国对日本美学研究的百年历史脉络,把握历史主动,可蹈机握杼了解中国百年社会变迁的演进逻辑,为构建中国美学的历史叙事和展望中国美学的发展前景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毕飞宇的"历史叙事",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中一种独特的叙事类型,曾为考察先锋文学经验在90年代的继承、延续提供了重要例证。围绕时代背景、作家观念,从毕飞宇小说创作的主题、技艺、经验和人性等角度展开探讨,不但可以印证文学史前后的沿袭关系,而且能够呈现90年代历史叙事的演变与拓展。毕飞宇的创作曾为历史叙事注入了活力,并在历史化的过程中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与理论初创时期。中国现代散文批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0年代的"三足鼎立"———言志说散文批评、社会学散文批评、文本说散文批评。第二阶段,30年代至70年代的政治化散文批评。第三阶段可分两个时期,前期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散文批评开始蜕变,从"自我"解冻深化为启蒙;后期从80年代后期开始,散文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美国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分析美学一直是其主流。艺术的定义问题贯穿整个20世纪美国美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今天仍然是美国学界最热烈争论的核心问题。虽然自20世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分析美学出现了向“新实用主义”转向、合流的新趋势,但总的来讲,“新实用主义”要蔚然成风并进而取代分析美学的霸主地位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闲适"是周作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之一,这一思想既来自西方审美现代性思潮的个体主义和体验主义精神,又受到中国传统庄禅精神的构型。在"闲适"思想中庄禅精神对审美现代性的体验主义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并由此产生了此岸化的中国式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江苏散文家开疆拓土,留下不少散文精品,为新世纪江苏散文创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求真的勇气与实践,革新的精神与创造等方面值得后人学习与借鉴。新世纪江苏散文家继往开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照、体验、把握和描绘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具有不同精神取向和审美特征的散文潮,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空间和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对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共生并相互影响。通过整理分析西方美学中艺术情感理论、美学理论与艺术的关系,从哲学、美学精神及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角度论证美学本质是艺术情感与精神问题,西方现代艺术美学特质是对艺术情感和精神的本体主义追求。从西方美学角度探究西方现代艺术内涵,以艺术生命形式体验并挖掘现代艺术表现语言,为当代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提供美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沈从文为代表的“趣味化传记叙事”,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叙事的共同特征及审美趋向。我们甚至可以说,被丁玲反感、否定的沈从文式的“趣味化传记叙事”,正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现代性”属性中最为明显的特色之一。因为“趣味化传记叙事”的平视角叙事方法,既不把传主当作神(仰视)也不把自己视为帝王(俯视),这样就解决了传记作家与传主之间存在的叙事矛盾,更有利于展示传主那有血有肉的复杂人生。传记诗学理应在理论上为沈从文式的“趣味化传记叙事”正名,以促进当代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繁荣与理论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4.
黔中屯堡地区历史上曾有"抬汪公"的集体仪式,后因特殊历史原因中断.至20世纪80年代复兴,随着现代性诉求日益凸显,该集体仪式保有其族群发生学预设的特有精神信仰内涵,同时又为屯堡地区内外多元主体及其多重竞争驱动合力重塑.重新构建的"抬汪公"集体仪式无疑是屯堡文化当代传承和创造的具体实践,本文对作为仪式主体的人及其实践和文化体验,予以微观层面关注.  相似文献   

15.
市场化年代文学对历史的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与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表现不同,历史不再是作品的叙事依据和精神内蕴,历史由国家政治走向个人,出现了文学中强调个体存在与价值的个人化历史表现;个体的张扬又导致欲望和利益的普遍性和合理化,于是有了对个体欲望任情宣泄的欲望化历史的文学表现;对欲望与利益的极端享受必将导致人性美好品质的失落,所以对久远历史和民族人性的深刻思索,构成了市场现实的人性化历史反思;但文学始终与国家政治一体化的使命,使政治化历史的表现成为市场文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媒介民族主义话语经历了酝酿、发展和成熟阶段.媒介对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在二元化的叙事框架中展开的:一是时间的二元叙事,即介于民族“自我”与“往昔自我”之间的叙事;另一是空间的二元叙事,即介于民族“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叙事.正是通过对这两种框架的策略性运用,媒介完成了对民族以及民族国家的时空想象的描画,实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符号化建构.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以来文学变革的遗产之一是:"现代叙事"品格的生成和确立,限知叙事视角和个人叙事伦理成为新的叙事成规。然而,一种偏至的现代性文化想象下生成的"现代叙事"是否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思维定势和僵滞的叙事法则?现代性的世纪论争揭示了"现代性"的多副面孔以及自身的矛盾和分裂。新中国文学自诞生起,就以克服和超越"现代文学"的个人视角和立场为使命,而力图创建高视点的"宏大叙事"新规范,以社会历史为本事的洞悉人的社会本性的总视点和穿越历史的"作者权威"的叙述声音,正是社会主义文学全知叙事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当下这个个人主义叙事伦理盛行的时代,也许到了调整我们的叙事视角,重新呼唤"作者权威"再度出场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马歇尔·伯曼认为现代性是一种体验,一种充满悖论和矛盾的体验。围绕着这种体验的现代性,伯曼区分了现代性与现代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概念,揭示了现代性的本质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19世纪思想家们的传统资源和现代精神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对马克思现代精神的重新阐释和分析,伯曼指出了现代性的出路和未来,从而揭示了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精神资源和其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对伯曼现代性理论的分析和评介,以期进一步把握现代性的本质内蕴,推动现代性的深入研究,并为21世纪中国的现代性理论和模式提供一种思想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上海现代市民叙事"是指穆时英、刘呐鸥、叶灵凤、施蛰存等作家创作的、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民生活与价值观的现代市民叙事文学."公共空间"则是在这些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空间".在20世纪30年代市民叙事中公共空间大量出现,文本中的公共空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影响叙事视野、改变修辞方式上都发挥了很大的叙事功能.它使20世纪30年代现代市民叙事呈现出全新的空间化特征,也标志着现代市民深层价值秩序的逐步形成.公共空间给我们进一步考察都市生活与市民叙事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雾里看伦敦》是冯骥才20世纪80年代初期访问英国伦敦之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从“他者”镜像的角 度研究发现,正是在这部散文集中,冯骥才表现出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学现代主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念,这种矛盾恰 恰反映了现代性的两种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的性质,即表现为现代性与自我批判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这一特征, 使得冯骥才突破了散文模式化书写,在文体上促使一种具有反思性主体的文化散文产生的同时,也从思想上为散 文书写增添了审美张力,从而对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