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社会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乡村社会的建设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立足乡村社会实际,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发展农业生产,改造小农经济,规范农民意识,改变了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构建了新的乡村社会秩序,把分散的乡村社会纳入到国家设置的政治体系中,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全方位统摄和整合。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乡村社会改造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土地等主要的生产资料由农民私有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这不仅引起乡村土地关系发生改变,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乡村社会建立新的行政关系和统治权威,以及使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依据时代的变化和历史任务,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艰难探索,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促进革命发展、成立新中国,巩固政权、稳定政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乡村权力结构问题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研究乡村社会的重要视角。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地区权力结构经历了多次的重大变革,对农村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央政策的支持,城镇化在我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乡村权力结构在城镇化浪潮的影响下,处在一个"二元权力"为主、权力多元化趋势的形势中。然而,乡村社会只有在一个优化的权力格局和关系中,才能真正的对乡村各个权力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更能切实的改善农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促进我国乡村社会的长久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季塞南 《东岳论丛》2013,34(4):51-54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不仅是深刻的政治、经济革命,而且是深刻的道德伦理革命。在"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中国农业社会以血缘、亲情为轴心的传统家庭伦理秩序被打破,人们的情感方式、道德意识、伦理观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承担着"教育和改造人民"的历史使命,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等显示着当代中国社会感情矛盾与伦理冲突的整合与转型,解读"十七年"小说的情感教育模式和伦理叙事方式对理解20世纪中国家庭伦理的"最后之觉悟"具有深刻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51-156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紧密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新中国乡村社会改革和新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对抗美援朝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不仅加强了抗美援朝思想教育、诉苦和反帝集会游行等方面的民众动员,而且推动了抗美援朝爱国公约、武器捐献和参军优抚等任务的完成,还强化了农民的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观念,为抗美援朝运动展开普及和深入持久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社会稳定工作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确保政治稳定、维护主权独立是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在区分敌我矛盾不同性质的基础上,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社会局面。在经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制度破坏后,中国进入社会秩序重建时期,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稳定从这一时期开始成为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现阶段处理新的社会矛盾、巩固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权力全面渗入乡村,传统乡村政治秩序重置;改革开放后,村民注重个体与家庭利益,集体合作意识消退,难以进行动员,乡村秩序建构出现困境;现阶段,在重拾乡村文化价值、传承乡村文化传统上,乡村秩序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征。文章在社会记忆视角下,从社会—文化、政治—权力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前者指向“乡村文化传承”、后者批判“乡村文化风险”,看似矛盾,实则从不同层面探求乡村文化重建的路径。由此,厘清社会体制、文化习性和基层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中国乡村社会秩序变迁及其内在逻辑持有清醒认识,有助于中国乡村政策的合理制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精准实施。  相似文献   

9.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尽快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党在乡村建设中树立典型,并赋予这些典型引导乡村建设的政治功能。当代中国乡村发展史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以乡村典型变迁为标志的发展史。乡村典型的产生是历史、文化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仅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若干理论和实践来看,其产生的动力机制由四方面构成:(1)中国革命遗产提供了历史动力;(2)群众路线思想提供了理论动力;(3)乡村发展"锦标赛"提供了体制动力;(4)乡村制度的非连续性变迁提供了乡村典型不断更替的现实动力。  相似文献   

10.
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乡村经济社会转型,农民的主体权利意识与民主法治观念逐步提高,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和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与热情度显著增强。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在转型期乡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背景下开始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乡村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是农村基层治理变革的现实背景与基本前提,同时,基层治理变革和民主政治发展又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转型期,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带来乡村基层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深刻变化,农村基层治理变革具有必然性,成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与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出路与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在中共史上曾有过三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即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三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这三次大规模的理论教育活动,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起,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古老中国被动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此后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及后半叶展开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与挑战。司马迁云,究天人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制度变革:政治结构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制度变革使国家权力自上而下逐步深入乡村社会 ,在制度结构、权力结构和人事结构等方面引起了社会的变迁。从乡村政治现代化的角度来看 ,南京国民政府的乡村制度变革只是一个过渡。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来看 ,在这个过渡时期形成了乡村政治的一对基本矛盾 :政治权力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不吻合的矛盾。这种结构上的矛盾导致了功能上的异化和士绅规避主流政治、新旧力量扌干格、农民对政治参与表现消极甚至敌视等一系列问题 ,使国家和基层社会的关系处于恶性发展之中。可以说 ,南京国民政府的村制变革给乡村政治带来了新变化 ,但没有带来新出路  相似文献   

14.
罗弋  唐莉 《学术研究》2023,(10):63-67
农民与土地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土地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塑农民政治文化的功能,重塑中国农民政治文化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通过土地制度改革重塑农民政治文化是一个综合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乡村基层政治体系的重构和乡村社会结构的改造有机地融入其中,在实践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把政治教育贯穿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重塑农民政治文化的目的。通过土地制度改革,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渊源、以拥护中国共产党为根本特征的农民政治文化在农村孕育发展,结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同地区的农民政治心态不一致的状态,实现了中国农民作为一个阶级整体的政治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李中仁 《理论界》2010,(4):39-40
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央政权、乡村基层政府以及民间社会三者权力关系的演变发展,结合当代理论界一些代表性的视角及观点,反思西方经典的"国家-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局限性,并揭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后果和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党、中华民国工党、无政府主义党开启了中国近代"革命"架构的新面向。三党均将劳资关系视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拟通过调适劳资关系整合社会,将处理劳资关系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中心任务,从而提出社会革命、政治革命两种社会发展模式,建立了以工人为主体的"革命"新指向,丰富了工人的政治经验,开启了以"平民教育"传布意识形态的新途径,促进了知识人的"革命化"。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作家被纳入“单位”的体制之中,他们与报刊、出版社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为金钱写作,作家深深扎根在生活的土壤中,转换叙事模式,为工农兵服务,是“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生产的显著特征。尽管作家的总体待遇、经济条件得到了提高,但在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里,政治地位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在政治上被打倒了,作家的一切待遇都可能落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政治制度的变迁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任军深入探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史,人们可以发现:我国乡村政治制度的变迁在社会变革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谓社会变革,是指包括渐进的社会改良和突发的社会革命在内的一切社会结构和层次的变化。社会变革最终要表现在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起,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古老中国被动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此后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上世纪中期新中国成立及后半叶展开市场取向的改革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但也遇到了不少新的问题与挑战。司马迁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加速的新形势下,系统考察一下百多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种种领域之重大转型,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转型前后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政治动员是中共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与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政权巩固、国家建设与社会恢复亟待整合人力资源,能“顶半边天”的妇女自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劳动群体。城市治理中,中共采取丰富多样的动员方式,政治上动员妇女参与城市行政管理、政治运动、新婚姻制度构建;经济上动员妇女走出家门,广泛参与城市经济建设;并涉及动员妇女广泛参与文化事业、学校教育、职工业余扫盲教育、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增进妇女对新生人民政权的认同感,促进妇女解放并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等实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继续走向胜利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