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高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的、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体自身的因素。心理障碍一旦形成,会影响人的身心全面发展,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大学生渡过这一难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心理障碍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要排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可通过对教学的科学管理、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卫生知识课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语言表达的突出问题,它主要表现为羞怯、紧张、焦虑、自卑、逆反以及恐惧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的形成既受到不良个性的影响,还与缺乏必要的训练以及不良经验的习得相关.矫正和治疗大学生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树立自信,消除自卑;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知;引导学生改变性格,完善个性;辅导学生训练技能,优化素质;启发学生求助咨询,解除困惑.  相似文献   

4.
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而教育管理主要体现的院班两极,目前高校的院校两极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的问题是育人目标不能很好的协调统一,目标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分析院班两极教育管理系统目标的协调统一性;系统整体功能最大化的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班级系统在完成整体目标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诸种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因此,帮助大学生解开情绪上的“疙瘩”,割除心理上的“肿瘤”,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系统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探讨和论述了大学生当中最常见的五种心理障碍和具体表现,即:应激心理障碍、情感心理障碍、意志心理障碍、焦虑心理障碍、挫折心理障碍.并在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多角度的防治对策,以通过有效途径和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矫正与调适,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障碍不容忽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极为重要。目前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大一综合症、性困惑、网络综合症、就业焦虑症,考研综合症和贫富差距导致的不健康情绪。对策: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普遍呈现上升趋势。家庭、社会及个人因素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正确对待大学生心理障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心理障碍调适工作的三项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2 5 .39%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这已为许多研究者所证实。我们的近期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欠佳。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相当必要的 ,其意义也是非常深远的。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一 )适应障碍大学生自踏入校门起就面临着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他们首先要完成从中学向大学的生活转变。在大学生活中他们要完成大学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各种人生课题。这些都需要他们从心理上努力去适应。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 ,身心变化大 ,学习负担重 ,受社会环…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的自我调适是防治心理障碍、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大学生若能正确认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病理过程,认识心理咨询和治疗之所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心理基础,就能自觉调整自己不合理的认知结构、渲泄不良情绪、纠正适应不良的行为方式,达到防治心理障碍、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统一的培养计划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共同要求下,大学生分层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大学生分层依据和层次需求入手进行探讨,对大学生分层教育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具有两极性、动力性、非理性、过程性、转换性等特点,情绪的发生融合了生理和心理、本能和习得、自然和社会诸因素,因而情绪管理是一个多成分、多维量整合的过程,对个体成长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针对大学生群体常见的焦虑、抑郁、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情绪问题,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情绪的特点,学会行为调节、掌握认知调节,运用多种方法陶冶性情、调节心境,培养和提高其情绪管理能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山区,由于其自身和生活环境的差别,呈现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通过对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特征的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和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管理,使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以适应预科的生活、学习,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过渡,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面临来自学习、生活、就业多重压力与挑战 ,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困扰。为此 ,在分析影响其产生的自身因素、学校因素 ,以及社会因素的基础上 ,找出相应的心理调适的措施 ,如加强“两课”教育、优化校园环境、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等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学在高校中的中心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主要包括其对象、内容和方法,而搞好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对校园生态现状不甚满意,学生个体发展由于一些原因而存在失衡现象.回归学生现实生活,营造绿色人际关系,走出教育生态中的局部生境,减少校内生态位的重叠,建立校园危机干预机制,是实现高校学生的生态学管理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学校阶段正处于心理活动复杂多变、心理矛盾和冲突比较强烈的时期。据统计,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大多是认识和适应问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作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纠正认知偏差、培养健康的心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用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社会群体特殊部分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的影响下 ,心理负荷不断加重 ,心理障碍发生率日渐增多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加强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交往需求强烈,但缺乏协作精神与交往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依附性强,适应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好逸恶劳心理突出。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独生子女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锻炼其意志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合理利用期望功效,激发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成才动机;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为独生子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0.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维护和保持他们的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