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景祁的《瑶华集》编定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时倡扬醇雅词风的浙西词派已经笼罩了词坛,而其日趋空疏饾饤的弊端也渐显露。《瑶华集》的编纂,一是为了萃集词坛各家各派菁华,保存清初“词为特盛”的一代史料;二是反映清初词坛由百脉汇流归于浙西一统的发展趋向,同时对词坛日渐显露的不良倾向进行反拨,其融通的词学观对后来的清词选本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岳是南宋徽州词坛中作品留存最多的一位词人,也是词作成就最高的词人。方岳存词91首,南宋徽州词坛全部词作共计387首,其词几乎占了南宋徽州词坛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纵观其词表现,约具有题材的多样化、情感的复杂化、及词作的散文化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夏敬观是晚近词坛著名的词学活动家,其词学活动及词学著述对晚近词坛影响甚大。夏氏词学理论及时总结了他和当时同仁词创作的经验,又是晚近词坛继承王鹏运、朱祖谋等人应用小学方法研究词学整理词籍开创词学研究新格局的重要创获。夏氏词论不仅深化了清代以来对词格律韵调的研究,而且深化了对唐五代北宋词的研究,还总结和深化了历代关于"词""学"关系命题的思考和探讨,在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夏敬观是晚近词坛著名的词学活动家,其词学活动及词学著述对晚近词坛影响甚大。夏氏词学理论及时总结了他和当时同仁词创作的经验,又是晚近词坛继承王鹏运、朱祖谋等人应用小学方法研究词学整理词籍开创词学研究新格局的重要创获。夏氏词论不仅深化了清代以来对词格律韵调的研究,而且深化了对唐五代北宋词的研究,还总结和深化了历代关于“词”“学”关系命题的思考和探讨,在词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轼在北宋词坛是继柳永以后又一位改革者。然而,就其革新词体而言,即使在当时亦有一些不同看法,甚至出于同门弟子。研究北宋后期卓有影响的词家的创作实际和词学理论,结合词的特质,对后苏轼时期词坛的走势加以审视,可以帮助我们对东坡之革新做出冷静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词起源于隋,是民间流行的歌曲。入唐以后,在民间尤为流行。中唐开始有文人加入。晚唐五代已盛行。入宋则更盛。到元丰时,词坛已产生了许多好词和优秀的词家,而在元丰后词坛上影响最大的词家当属苏  相似文献   

7.
北宋元祐词林,蔚为壮观,代表着北宋词坛的鼎盛时期。词坛巨擘苏轼,独标一帜,雄放横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苏门六君子”及贺铸、李之仪、毛滂等词坛健将,竞相紧随其后,一时名家辈出,如百花争艳。长期以来,这些词家中,李之仪是一个被人忽视但却独具面目的词家。其词清声绝响,拨动了时代琴弦,为那个特定历史  相似文献   

8.
李珣是五代西蜀花间词人中的一名重要作家.他的词风清新明丽,主要体现在白描手法、清新优美的意境、清丽自然的语言和清空善转的结构等四个方面.李珣的这种词风赋予了其词与花间风调有别的艺术风采,不仅为浓香腻粉的花间词坛增添了一道清新明丽的风景线,也因此奠定和确立了他在花间词坛乃至五代词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袁枚倡导的"性灵"诗说流行于清代乾嘉时期,其本人与乾嘉词坛的关系呈现出一种疏离状态。袁枚极少评词,也不擅作词,并未直接参与当时的词坛建设,其子袁通在创作取径上的转变可以佐证这一点。而"性灵"诗说对词坛的渗透则在郭麐的词论中有不少体现,郭氏对朱彝尊、厉鹗的不同评价,就与袁枚保持了一致,他以"性灵"词学观为核心,否定了词坛上强调忠孝与声律的两股势力,这二者其实构成了晚清词学在解词、作词领域的主流,这一敏锐而有前瞻性的词学观后继乏人,可说是词学史上的一个遗憾。在浙、常交替的词史背景下,"性灵"诗说在加速浙西词派分化、推动词史复古之风的兴起,以及深化晚清词论等方面对清代中后期的词学演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康熙刻本《清平初选后集》是清初重要的词选集,尤其是研究云间词派的重要依据.宣统年间,此书改名为《词坛妙品》重印,研究者遂多以《词坛妙品》代替《清平初选后集》.实际上,《清平初选后集》具有独立的作用和价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与《词坛妙品》存在着诸多区别;二是其中的《姓氏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份较为详细的云间词人名单;三是其中的《凡例》与田茂遇《叙》为研究云间词派创作和理论主张的嬗变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