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微博汇     
《人生与伴侣》2014,(2):53-53
微哲 @星探蓝叔叔 如果你不爱一个人,请放手,好让别人有机会爱他。如果你爱的人放弃了你,请放开自己,好让自己有机会爱别人。有的东西你再喜欢也不会属于你的,有的东西你再留恋也注定要放弃的,爱是人生中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人一生中也许会经历许多种爱,但千万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相似文献   

2.
人生丝语     
烦恼来自于放不下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分担别人的痛苦,可以消解自己的痛苦;拿出自己的温暖,可以得到别人温暖的馈赠。这就是爱的神奇力量。放不下、心底无爱、闲得无聊,都会是烦恼的根源。不要沉浸于幻想心动不如行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就要懂得心动不如行动。因为,  相似文献   

3.
杨医师:您好。我老伴以前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退休以后却变得特别爱说话。爱与人交流是好事情,可他有个毛病:爱插嘴。不管是与家里人,还是和大院里的老年人在一起,总是不容别人把话说完,他就急于发表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4.
沉默是金     
这一期思维魔方的辩题是:沉默是否是金。我们身边的人各异,倒都可以分为“爱说话的”和“不爱说话的”。正如佩弦先生说的: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沉默是好,还是不好呢?不妨来各抒己见一番吧。  相似文献   

5.
了解自己     
谁都想无条件地被爱,但是有谁能无条件地爱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在心理上不独立,不能也不会真的去爱任何人。自己真的爱别人吗?许多人之所以爱人,是因为自己非常寂寞,希望自己真的爱对方,而对方也真的爱自己,这样就能克服寂寞。只有接受人人都很寂寞的事实,人才算互相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有很多种痛苦,是人自己找来的,喜欢和别人作比较,就是一种自己找来的痛苦。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和别人来作比较呢?本来是全然没有关系的两个个体,一比较,事情就多了起来,种种困扰痛苦,也就应运而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别人比自己生活得开心、快乐;也会发现,别人的事业顺利、爱情称心,而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在比较的过程中,在发现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形下,愤懑之心,油然而生;为什么?自己好像在任何地方,条件都不比他差,何以在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该克制支配欲,别企望把别人雕琢成自己的样子,也不希望把自己雕琢成别人的样子,我们应该去用心雕琢自己心中的天使。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蠢才。这话恰如其分。如果人的思想皆如此这般平庸,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就不会再是缤纷斑斓了。正如情歌中有“情歌王子”张信哲“爱如潮水”般的缠绵,也有“苏式情歌”经典苏永康“爱一个人好难”的悲凉;有“歌圣”张学友“饿狼传说”般地火热,也有“浪子歌手”齐秦“大约在冬季”的隽永。没有思想的棱角,便没有个性的纷呈;没有个性…  相似文献   

8.
兵哥 《社区》2012,(30):42-42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缺点,爱看到优点的人比总看到别人缺点的人会更快乐,也更受欢迎一些。所以,我们鼓励每个人多去看别人的优点,多去欣赏别人,它带给别人自信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  相似文献   

9.
从一说起     
戢祖义 《新少年》2010,(1):83-83
甲 你会说话吗? 乙 不会,因为我说话人家不爱听。 甲 那你就得跟我学学,我说别人就爱听。  相似文献   

10.
每个小孩生来就有一个人所具有的爱,甚至超过一个人所拥有的爱,所充溢着的爱。一个孩子出生就是爱,一个小孩就是用被称为爱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却不能给予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遗传——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他们,父母只能假装;他们能够谈论爱,他们会说:“我们非常爱你。”  相似文献   

11.
交际处世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要怎样对待别人,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自己。给人一束玫瑰花,会留下一缕芬芳。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即使不是直接地帮助自己,也是间接地帮助自己。●不要奢望有“许多人”喜欢你,有“一些人”喜欢你就不错了。●与敌手谈话,要  相似文献   

12.
杨医师:您好。我婆婆今年70出头了,依然精神矍铄,与同龄人相比,风采依旧。可婆婆有个习惯:爱“炫耀”自己。无论自己的衣着、财产,或是家庭成员取得的成就等等,都成了她用来向外人炫耀的资本。要是得到他人夸奖,她就会情绪高涨,眉飞色舞;要是招致别人嗤之以鼻,情绪立刻由晴转阴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就爱和爱的缺失写作着。2008年其发表中篇小说《慈悲》也与此主题有着密切联系。这部看似慈悲实却悲惨的故事传达出一种思想:只有通过坚守自己的信仰与文化,追求自我,才能摆脱束缚,获得别人对自己的爱,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爱。  相似文献   

14.
人到老年,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衰退的现象,如视觉不明、听觉不灵、记忆不强、行动不便等。有些老年人当自己看不明、听不清又记不住时,就爱反复发问,如果得不到比较满意的答复,有时会主观臆断别人是在背后议论他,甚至是在有意讽刺、挖苦、欺侮、排斥、冷落和陷害他。个别老年人还会疑神疑鬼地觉得别人是在算计他,想偷窃他的财物。还有少数老  相似文献   

15.
微博汇     
《人生与伴侣》2014,(7):51-51
微情感 @黄奶奶 活在这世上,就会被人攻击。要谈恋爱,就会被感情伤害。要找好人来爱,必然会被别人盯上。别寄希望于社会道德,一切外在的东西都靠不住,最后能让我们撑下去的,无非两样,要么内心强大,要么视而不见。说到底,心软的不如心硬的,心硬的不如心狠的,心狠的不如没心没肺的。  相似文献   

16.
爱是一盏灯     
人常说爱是一盏灯,能照亮别人,也能温暖自己。这话说得一点不错,只有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去爱别人。山西省芮城县邮电局局长李杭杭就是这样的人。他对职工非常关爱,从生活上、工作上处处为职工着想办事,因此在职工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离退休职工,他同样关心、爱护和照顾。有病  相似文献   

17.
兵哥 《社区》2012,(20):42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缺点,爱看到优点的人比总看到别人缺点的人会更快乐,也更受欢迎一些。所以,我们鼓励每个人多去看别人的优点,多去欣赏别人,它带给别人自信的同时也愉悦了自己。而这项本领,可以从小培养。很多家长认为,让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懂得欣赏别人,难度很大。其实并非如此,生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为维护利益生疑心进入老年,有些老年人对个人利益具有过强的自我维护意识,变得爱猜疑、好斗,或者认为自己格外重要,从而出现易猜疑他人的心理,有时就连自己的老伴也不例外。总喜欢把别人接近自己看成是"不怀好意",要么就怀疑自己被他人算计,在某些事情上吃了大亏。因忍受不了被别人"占尽便宜",要么郁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4,(21)
1.房间里挂满自己的照片,甚至是裸体照。2.在人前夸夸其谈,对什么事情总爱发表自己的看法,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有知识、有层次的人。3.爱和他人比试酒量。4.喜欢在人多的舞台上唱歌,希望听到阵阵喝彩,否则就会没精打采。5.喜欢自己写的每一篇文章,喜欢自己在文章中营造的每一处浪漫的细节,然后马上把文章贴到BBS上,自己不停地点击,看别人的反应,如果无人回应,就骂别人有眼无珠,随后自我吹捧一两句。6.喜欢穿与众不同的衣服,把衣服当成一个人一样肉麻地爱抚。7.将自己的居室装饰得别具一格。8.在游泳前精心地描眉,游泳时努力地将头昂着,…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接受过他人的恩惠,可我们是不是都记住了这些,并为此多了一份感激之情呢?有感恩之心,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与敬重周遭的一切:自然、社会、父母,乃至自己的生命。学会了感恩,也就是学会了爱自然、爱别人和爱自己。感恩的心其实源于爱心,“心盲”的人不会感恩!感恩之心是一颗美好的种子,我们不光要懂得收藏,还要懂得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