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与世博     
在世博会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一步步努力登上世博大舞台。从1851年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世博会上,到1904年中国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从1982年新中国正式受邀参加世博会并以国家名义参加了其后12届世博会,到1993年中国加入国际博览局;从2002年中国成功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到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预计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国正融入世界大家庭。让我们重温中国的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2.
世界大豆王是我国农业专家刘汉民历经6年精心培育,超高产特抗倒的大豆新品种。在北京农业世博会上参展的几十个大豆品种位居第一名。现将笔者栽培成功的方法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苏兰 《今日南国》2010,(9):43-43
世博会注定是这个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开幕以来,无论是参展客流量还是世界舆论报道都证明了世博会对于世界的强大吸引力。众所周知,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  相似文献   

4.
赵宗 《金陵瞭望》2010,(16):33-36
自1851年英国伦敦首届世界博览会后,各国参会都由其海关税务机关办理。而中国因海关税务概由外国人“代办”,所以代表中国参加世博会的都是外国人。毕竟是中国参展,从主管到帮办统统是大鼻子的外国人实在说不过去,在宁波海关任职的李圭,于是得以成为中国展览团的一员,成为中国参加世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2010,(7):41-45
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为历届世博会之最。这是人类文明的盛会,是展现世界各国风情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当中国人把热切的目光投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我们发现,中国人自世博会诞生之时就与之交缘。是谁第一个看到世博会?是谁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世博会?又是谁在积极开拓中国的世博事业?往事悠悠,百年追梦,多少仁人志士正是通过世博会这个窗口了解了世界,并感悟到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7.
实话实说。4年前,当云南人得知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需要花200多亿元的投资时,脑中倏地涌出了一个大问号:花这么多钱值得吗?1999年5月1日,当世博会如期举办并巨大成功时,云南人脑中的问号变成了惊叹号:花巨资换来一个发展的好机遇,值!如今,世博会已经落下帷幕,云南人冷静地为世博会算了一笔大账后,脑中的惊叹号变成了句号:无论从经济账、政治账来算,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讲,争辦世博会都是一个极其明智的决策,云南抓住了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 老百姓看得最清楚的是基础建设。世博会申辦成功以来,多年的…  相似文献   

8.
王宣红 《社区》2011,(1):32-32
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万科居民区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不远万里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他们热爱中国文化,关注上海发展,关心小区建设。在临近世博会期间,他们觉得,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志愿者们都要求说流利的英语,  相似文献   

9.
《华人时刊》2009,(5):36-36
最近,美国有可能缺席上海世博会的传闻见诸报端,引起中美两国关注世博会人士的极大关切。由于金融危机,专门为美国参展筹资的上海世博会2010美国有限公司,仍在为6000万美元建馆资金为难不已。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欧洲“中国热”渐入尾声,基督教传入中国,引发了东西方艺术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与和解。西方列强入侵迫使晚清政府的思想观念从固守“天朝中心论”转变到接受“万国观”。在此背景下,中国美术工艺品开始以参展博览会的方式走向国际舞台。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美术工艺品就曾多次参展世博会并屡获大奖,进而形成了一种融合宗教、文化、技艺、经济等的土山湾美术工艺现象。土山湾的艺术创作反映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传习方式受教会和西方技术影响而发生的被动转变,客观上推动了中西工艺美术交流与上海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梁行 《华人时刊》2010,(8):24-26
用宝贝吸引人气可谓是世博会最传统也是有效的办法。连日来,随着上海世博会渐入佳境,为了尽可能吸引人流,并在众场馆中脱颖而出,各参展方纷纷推出自己的"镇馆之宝",叫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2.
叶薇 《今日南国》2010,(10):30-31
在历届世博会上,企业馆往往是其中最出彩的展馆,企业馆也成为世博会展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中国民营企业联合馆”是上海世博会最后确定的一个重要场馆。该馆由复星集团牵头组织运营,一批中国顶尖民营企业联手参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可追溯到首届世博会。在继后的海关代办中国参博期间,世博会场亦不乏中国士宦的身影,为世博史增添了华文的光彩。随着中国士人有关世博会理念的进步,世博强国梦开始升腾,晚清、民国人士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在清理这段历史的同时,不忘述及参与世博会的中国普通民众,藉以提炼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在长达184天的盛会期间,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这里探讨城市生活,实现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可以说,世博会给参展的国家、城市以及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传播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世博营销     
禹雷 《国际公关》2010,(6):92-92
本届上海世博会上公关力量无处不在。伟达、奥美、万博宣伟、罗德等公司分别为上海世博局或参展场馆提供新闻传播、活动管理、政府关系、危机管理等不同服务。而迪思公关是本届世博会唯一负责场馆整体运营和品牌管理全程服务的公关公司,是公关业务范围拓展的一个标志性项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招手,这个即将出世的胎儿在母体里隐隐躁动着对盛世的渴望。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承办者,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顿时亲密起来,对世博会的关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相似文献   

17.
“上海把世博会带回家了!”喜讯从蒙特卡洛传来——中国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上海顿时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浦江两岸成了沸腾的海洋!三年申博路终于划上了圆满句号,三年期盼终于换来了激动人心的一刻!7年后的世博会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狂欢?当申博成功的激情渐趋平静后,这样的疑问也许会出现于每个普通市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以来,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正在迅速显现出来,无怪乎,有人称世博会为“经济奥运会”。呼唤会展人才1996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而预计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造的就业机  相似文献   

19.
《江海纵横》2010,(5):40-40
2009年3月,上海世博会门票设计征稿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一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顶尖设计高手云集黄浦区。看到许多中国本土设计师一个个败下阵来,一个来自上海本地的中专毕业生想:这可是中国首次举办世博会,门票的意义已超出了它功能的本身,它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是一张中国的名片。我不信中国人设计不出自己的名片来。  相似文献   

20.
雯雯 《老友》2010,(8):65-65
历史上许多世博会的成功案例为上海筹办世博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尤其提醒我们,世博会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带来的长远影响需要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前期规划中就应考虑到场馆的后续利用,以及它对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