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想到偶读何立伟的短篇小说《白色鸟》(《人民文学》84年10期)会令我心情如涛奔浪涌,坐卧不安。打开小说,就被一种不同凡响的冲击波震荡着。被那诗的意境,诗的语言,诗的含蓄与浓缩;被那冷静中散发的热烈,蕴藉中透出的深沉,平静,轻松的抒情描写中渗透着的险恶,以及在强烈对比中升化主题的精湛构思和表现力所慑服。  相似文献   

2.
何立伟的小说语言经历了从诗情洋溢向诗性消隐的转化过程。从文化语言学的观点看 ,何立伟早期的“诗化小说”在语言上的试验显示了他力图回归汉语言本质精神的努力 ,而他此后的小说语言 ,则由于放弃了这种努力 ,导致了“诗性”的消隐 ,审美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时间:2012年8月10日地点:宋连启工作室在没见宋连启之前,有关于他从艺的信息知道不多。一位朋友感动于他对绘画的执着,相约与他见面。画家的画室位于大兴区经济开发区一个制冷设备公司的三楼,听说该公司老总欣赏宋连启和他的画,特地给他提供一个一百多平米的画室,供他使用。我们见到宋连启时,他正在画室作画,案头、墙上都是他的...  相似文献   

4.
罗德君 《新天地》2013,(6):20-21
成都有一名84岁的老裁缝王肃中,本应安享晚年的他竟然到大学画室做裸体模特。这件事情被媒体曝光后,有人猜测老人一定是由于生活所迫,有人痛斥老人子女的不孝,老人的子女也和老人断绝来往。然而,王肃中却称自己当裸模很"幸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何立伟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对超常规语言运用的探索可归结为:叠词的多层面实验;超常标点造成诗行效果;定、状串位的激活功能;结构助词的规律性省略等方面。语言结构的变化引起审美效果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吴晓波 《今日南国》2014,(12):37-37
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情景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竞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  相似文献   

7.
本期"师出名门"向读者推荐的是:中央美院一画室胡建成教授和他的三位弟子刘钧、万立和徐紫迪。中央美院一画室是个注重油画传统研究的画室,几十年来,在这里任过教的老师,对于中国写实油画的推进,无不是以写实油画的探索着手,写实语言的精到,无不成为他们手下的"绝活"。可以说当今艺坛瞩目的油画写实高手许多都出自一画室。  相似文献   

8.
施立松 《社区》2012,(11):43-43
那天他来晚了,推开老师徐悲鸿的画室时,心里有几分忐忑。然而就在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看到了自己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画面。这个画面,后来在他的画作里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作家中,象何立伟这样孜孜矻矻于小说语言的作家还不多见。他的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独创的个性。尤其是在语言的创造性运用这一点上,何立伟无疑是新时期作家中的佼佼者。他至少在三个方面向我们证明了他语言的创造力:对“汉文字在文学的绘事绘物传神上,它所潜在的无限表现的可能”的刻意追求,使小说的语言极富有表现力;将五官的感觉融进语言内部,并不断交叉、贯通,形成一种极富感性诱惑的感觉化的语言;不惜背离语言的常规,创造一种鲜活的语言,以显示由于情绪的种种微妙起伏变化所引起的不同的感觉。并以此重建读者的语  相似文献   

10.
高慧 《北京纪事》2013,(5):106-107
书画家田野的创作室有个斋号,叫墨宝堂,画室外的小院儿一到春夏满园芳菲:牡丹雍容、紫藤垂挂、樱桃新绿……小院里的一草一木既是田野写意的创作源泉,也是他物我两忘的“桃花源”。  相似文献   

11.
时间的光线     
音乐家鲁宾斯坦经常到好友画家毕加索的画室看他画画。一次,鲁宾斯坦在好几个月内看到毕加索不断地画同样的东西。背景是阳台的铁栏杆,近景是一张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旧楼里,学画画的画室在4楼,郭久午睡初醒迷糊了,又一次推开了3楼的门。之前总是看到一个胖胖的大妈,这一次,他看见的是一个少女。穿着红色连衣裙,正坐在沙发上对着脚趾涂甲油。  相似文献   

13.
《画室》是荷兰著名风俗画家维米尔的代表作。品读其中的高光,可以感受其在光线和色彩方面的非凡成就;揣摩其中的地图,可以感受其艺术风格的民族性特质;探究画面背后的描画镜,可以感受其既尊重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艺术理念。因此,《画室》成为深刻解读维米尔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20日10时许,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蒋家屯村68岁的杨石清、65岁的杨复清和57岁的杨桂英,被村民发现每人都身中数刀惨死家中。两天后的傍晚时分,4名警察把该村21岁的大学生张凤学押上警车。他的母亲李桂春一边发疯般地追赶警车,一边哭喊:“儿呀!是我害了你呀……”张凤学是一个大二的学生,他和被害人有何仇怨?  相似文献   

15.
视幻觉六     
《阅读与作文》2007,(10):F0002-F0002
永吉县水电小学是永吉县教育局直属小学。校园远离闹区,环境幽雅.占地面积12141平方米,操场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学校教学设施齐备,语音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学室、实验室、舞蹈室、画室、琴房、乒乓球室等一应俱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0岁女孩独居深山家里 10岁,对很多孩子来说,还是刚懂事的年纪。可是10岁的朱振晓,已经在守护一个家,陪着她的,只有7只鸡和3只猫。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无论网上还是平面媒体,都颇有一些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话题。这个话题大概从铁凝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那一天开始就没有消停过。铁凝当选了,洪峰乞讨了,何立伟打人了,现在则是一位德国比较有名的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几乎与此同时,一个叫叶匤政的  相似文献   

18.
彭伟华200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5年代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赴日本女子美术学校交流学习2008年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2009年三件作品获奖并刊登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基础部优秀作品集》2010年三件作品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优秀课程汇报展,并获油画系"画室艺术传承奖"风景写生系列《树》被中央美术学院油...  相似文献   

19.
王希泉 《北京纪事》2011,(11):55-58
打小被狗追 这件事发生在15年前的公安局家属大院。故事的主人公是刑警老汪的儿子汪鑫,还有一条很凶猛的大狼狗。老汪的儿子汪鑫10来岁,正是淘得不行的年岁,用俗话说就是猫嫌狗不待见。他远远地拿着个小石头,向狗砸去,挺好玩,但狗一声狂吠,挣脱主人手里的牵绳,呼呼地追过来。好玩瞬间变成好可怕。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出发》这个展览聚合的是一个具有特别性质的艺术家群体,他们都受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那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标志性成果的教学组织,在中国油画教学的发展与沿革中,这个画室以"现代"观念为主旨,倡导综合的创造能力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在思想和语言上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同门受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