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年母亲病逝后,父亲从铁路沿线小镇搬来我家。我以为父亲年龄大了,给他做好吃的,穿得好一点就是尽孝道了。妻子却不这样认为,她说,时代在变,孝敬老人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赶上时代潮流,不能沿用传统的老办法。像父亲这样的老人,不仅需要生活上的关心,还需要文化关怀。  相似文献   

2.
孝敬老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延绵不断的根本。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孝亲之人:舜诚孝动天,因此他耕田、锄草,神象、神鸟成群结队都来帮他,就连尧也感其孝行,将帝位禅让与他,把两个女儿嫁他作了妻子;和儿子一同成就“文景之治”的汉文  相似文献   

3.
运城市盐湖区东阜居委会丁明俊、叶秀兰老人,一提起两个儿媳朱雪玲和解秋菊,就激动不已,饱含热泪说:“没法说,实在好得没法说。” 两位老人年届花甲,年事虽不算高,但都沉疴在身。老丁14年前因车祸虎口余生,老伴老叶患脑血栓腰腿疼等病,多亏了一双好儿媳,精心照料、百般孝敬,才使二老生活得幸福、欢乐。近日,两位老人向笔者讲了几件平凡而感人的家务事。 公爹被“逼”躲在外 老丁是一位汽车司机,1987年在河津拉炭时  相似文献   

4.
在黎城县麦仓村,人们热情传颂着韩森田孝敬并安葬岳父的事迹。 1993年春天,韩森田和妻子王乃苗将年过古稀的岳父王支魁接到家中奉养。老人感到生活有依托,心情特别舒畅。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腊月,王乃苗病故,老人伤心至极,认为失去亲骨肉,万事皆休,不如一命呜呼入黄泉。森田  相似文献   

5.
为尽孝道,每年我都要把父母从老家接来住一阵。可是二老每次来了只住几天就嚷着要回去,弄得我和妻子好扫兴。 这次我们决心让老人多住些日子。根据父亲总是住几天首先要走的“不配合”表现,我向母亲了解原委。母亲  相似文献   

6.
吴国庆  肖金铭 《老友》2011,(12):28-29
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电工,凭着…陛本善”的爱心,19年来照顾了14位非亲非故的老人,他孝敬老人的义举在浮梁大地广为流传.他就是浮梁县供电公司江村营业站电工胡发善。近13,胡发善被评为“景德镇市第二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相似文献   

7.
阿冰 《社区》2007,(10)
母亲在我们三番五次地请求下,终于从乡下来到了我家。妻子高兴地说:“我这个儿媳过去没机会伺候婆婆,这次可得好好孝敬孝敬她老人家。”妻子为母亲把床收拾得又软又舒服,还每天都做不少好吃的菜,一切以母亲的口味为准。吃完饭,母亲总是像在家一样起身收拾碗筷,妻子却总是  相似文献   

8.
国强 《新天地》2011,(4):36
最近,我的老友老王与已共同生活50年的妻子闹起了离婚,这在家人、亲友以及邻居之间,引起轩然大波。离婚的导火索是老王跟邻居纪女士关系暧昧,两个人常去跳舞。老王的妻子十分生气,而老王认为夫妻性格差距太大,下决心离婚。很多人不理解:老王儿子在美国,女儿在日本,儿女每年寄回不少钱孝敬,是饱暖思淫欲吧?他的儿女也不理解:母亲为他烧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10.
谭向荣同志是南风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多年来一直分管离退休工作。他与老同志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待老同志,就像孝敬自家老人一样。谭书记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上班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离退休管理处打电话,了解老同志的情况,即使到外地出差,仍然坚持不懈。他经  相似文献   

11.
周胜尔是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大木桥社区第一支部的一名普通退休职工。退休后,他在社区党建、社区服务、社区文体、志愿者服务等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余热,成为一名社区的痴心人。居民冷暖挂心头在他家5楼住着两位耄耋老人,日常生活和行动都不方便,儿女又不住在身边,老头子患有心血管、高血压等多种老年病,老太太也患有青光眼,生活上需要人照顾。虽然居委会定期为二老服务,但毕竟精力有限,就把照顾二老的任务交给了周胜尔。从此,周师傅把二老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对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成为本社区的一段佳话。夏天,周师傅会…  相似文献   

12.
在山西省临猗县,只要一提起赵麦娃与原约西老人这一对再婚夫妻,人们都会称赞这是一段“至真至爱的夕阳情”。 县政协委员原约西老人是离休老干部。2O多年前,他的妻子因故去世,后来,老人和比他小11岁的赵麦娃女士结为秦晋之好。在一部分人的旧观  相似文献   

13.
艾叶 《百姓生活》2013,(9):34-36
4年前,八旬岳父在车站意外走失。4年来,他抛下生意,和妻子驾车行程3万公里,到处寻找岳父。旅途中,只要见到流浪老人,他都会收留,并千方百计帮老人寻找亲人。有人说,他从"寻亲专业户"变成了收留流浪老人的"慈善专业户"。如今,岳父仍杳无音讯,他却先后收留过98名流浪老人,并帮助35人找到了家。因为生意暂停,他负债10多万元,有人说他是"傻子",而他不以为然。他就是从福建龙岩来福清做生意的黎本宣。黎本宣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天下流浪老人都活得有尊严!  相似文献   

14.
焦鑫恒 《老友》2012,(12):30-30
一个秀美的小镇,一条绵延15里长的河流穿境而过,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南江因此而得名。在南江乡中顺村,居住着一位64岁的乡镇退休干部康垂凰,他的继母姓方名春香,康垂凰叫她"娘",但老人实际上是他的亲婶婶。康垂凰几十年如一日把婶婶当亲娘孝敬的感人事迹,在全乡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5.
15年前,一位不识字的东北老人在出远门探亲时,与侄儿在火车站走散了。此后,他靠乞讨活命,在外流浪了两年多。就在老人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善良的苏北农民徐为余搭救了老人,并将老人带回家。13年来,徐为余和妻子克服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把老人当作父亲一样赡养……  相似文献   

16.
江文胜 《百姓生活》2014,(10):49-50
1956年,23岁的裴道益入赘岳父母家时,答应双手有残疾的妻子,要好好赡养她的双亲。结婚50多年来,裴道益本着爱妻子就要爱她的亲人这一信念,一直践行对妻子的承诺,把岳父母当成自己的亲爹娘一样孝敬与照顾。如今,裴道益已经81岁,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年过百岁的岳母王集娥耳不聋、眼不花。这位百岁老人说,她这辈子最值得庆幸的是,女儿"娶"了一个好丈夫,让她也得到一个好"儿子"……  相似文献   

17.
新绛县柳泉乡翟家庄村,有个中年妇女杨淑梅,她孝敬公婆如亲生爹娘,在广大群众中,传为佳话,并多次受到县、乡、村表彰与奖励。 淑梅性格开朗,做事通情达理,结婚18载,一贯对公婆视为亲生父母,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精神上尽力慰藉,尤其是遇到老人患病后,就更加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1995年农历五月间,婆母不幸突然半身不遂。当时公公年近七旬,有时还有些小病,儿女年幼在校上学读书,独子丈夫张民娃要在田间劳动,侍奉婆母的重担完全落在淑梅肩上。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先给二老每人用奶粉冲个甜鸡蛋。中午和晚上两顿饭,淑梅从不按自己的意愿,总是根  相似文献   

18.
平陆县张村镇张村二组居民共产党员李玉珍,40多年如一日地孝敬公公,多次被评为好媳妇、敬老模范。李玉珍的公公王永茂,今年89岁。1949年玉珍与老人的独生子四娃结婚。婚后不久,丈夫下沟割草时不慎掉入深沟,大腿骨折,落下个终身残疾;婆婆1964年也因病与世长辞。永茂老人曾想,老伴病故,儿子残疾,自己没有闺女,吃穿要靠儿媳,长此下去,行吗?细心的玉珍看透了老人的心事。她想: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践党的宗旨,为党增光添彩,首先要赡养好老人,如果连自己的老人都不好好赡养孝敬,那还算什么共产党员,一个真正的共产…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这样那样的“星”可谓多矣。最近在天津开展的评选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孝星”活动,独具一格,值得称道。 正式为“孝星”命名的是天津市汉沽区。经过层层推荐,最后从20名候选人中投票选出的“十大孝星”,个个事迹感人。 “孝星”,顾名思义,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孝”字。如被评为“十大孝星”之首的汉沽盐场职工韩士和,20多年如一日,尽心尽力侍候家中的奶奶、岳父母和孤寡姑母四位老人,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在岳父病重住院的半年中,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常常衣不解带,从不嫌脏怕累。周围的人们慨叹:“这个女婿比亲儿子还强!”其他的“孝星”也各有一部动人的故事,都离不开“尊老、爱老、孝敬老人”的共同特点,为人们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20.
老歌 《山西老年》2010,(11):20-21
家住合肥市的73岁的汪关顺老人,退休前曾是合肥一家汽车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在老伴突患中风生活不能自理的困境中,他把对妻子的殷切爱意化作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