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体育美学本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从体育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属性入手,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性,提出体育运动美是包涵着自然属性或自然因素的社会现实美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属性、质和本质是严格区分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弄清楚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教育工作者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本质十分重要和必要;对于国家确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确立教育评价标准、尺度,制定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也具备理论上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文化与美学研究的关系,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从文化概念的滥用,分析了文化的内涵,认为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把物质实体说成文化是概念的滥用;(2)论述了文化的性能与美学理论建构的关系,认为艺术和美的本质规定来自文化,美学研究必须以文化为背景和参照系;(3)反思了历史经验,认为以往的美学理论建构的根本缺陷是对文化的忽视。  相似文献   

4.
思辩与感悟--关于"美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即在教学过程中兼顾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使理论思辩与感悟相结合、在美学教学中贯穿审美人生、智慧人生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先哲贤人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求索。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和人的具体本质的统一,并提出较为系统的人的本质理论,使人的本质观获得了科学的形态。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路,对人的本质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西方美学史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谱写了艺术本质的三部曲:第一部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这是西方美学的古代自然本体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以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自然论”为主旋律,以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自然的镜子说”为变奏曲,突出艺术的客体性。第二部是从启蒙主义到德国古典美学(公元18世纪-19世纪中叶),这是西方美学的近代认识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以认识论的观点改造过的“模仿论”和“镜子说”为主旋律,以“艺术的表现论”为变奏曲,高扬艺术的主体性。第三部是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同时开始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末),这是西方美学的现代和后现代人类(社会)本体论美学时期,这时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一曲曲无主题变奏曲,形形色色的观点的艺术本质论交混回响,新曲层出不穷,怪腔怪调甚嚣尘上。尽管如此,这第三部曲的种种声音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的某种精神因素、人类的语言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艺术美学建立的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美学研究的走向深入,在现代条件下重新思考美学与艺术的关系,并进而建立一门从中国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出发的“艺术美学”遂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有关研究成果加以回顾和梳理,从几个基本概念的厘定入手,提出“艺术美学”应当包含四个层面,即:艺术美的文化哲学研究、艺术实践之美学思考、审美文化学意义上的艺术价值理论和中国艺术文化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科学认识人的类本质的基础上,从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类本质一起构成人的统一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发展和类本质的发展一起构成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美学作为一门并不古老的学问,在其一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几冷几热的升与沉。在当今这个"技术至上的时代","技术"不仅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外在,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对包括美学在内的精神科学的根本挑战。当代美学研究应回归到对人的发问和对人生存状态的一种可能性的追问中才能拥有一份真实。  相似文献   

10.
关于艺术本质问题,西方美学史大体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公元前6世纪-公元17世纪),这是西方美学的古代自然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古希腊以来的“艺术摹仿自然论”为主旋律,以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是自然的镜子说”为变奏曲,突出艺术的客体性。第二阶段是从启蒙主义到德国古典美学(公元18世纪-19世纪中叶),这是西方美学的近代认识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以经认识论观点改造过的“模仿论”和“镜子说”为主旋律,以“艺术的表现论”为变奏曲,高扬艺术的主体性。第三阶段是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俄国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和西方现代主义美学到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末),这是西方美学的现代和后现代人类(社会)本体论美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本质理论是一曲曲无主题变奏曲,形形色色的观点交混回响,新曲层出不穷,怪腔怪调甚嚣尘上。尽管如此,这三个阶段如同历时演进的三部曲,其间的种种声音都或多或少、或隐或显与人类、人类社会、人类的某种精神因素、人类的语言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英汉翻译在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只有正确区分科技文献和文学作品翻译的差异,掌握长句、新词及俗语的技巧,才能准确理解原著,准确表达译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学界流行着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观点,它们积极地推动了以往的司法改革,对当前的司法体制改革更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司法体制改革的相对保守的看法对照着目前主流观点,从司法体制改革的政治视野、制度逻辑、具体措施等若干方面,强调改革与现实的关联性,简解司法体制改革与政治文明、政党执政规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互关系,以及独立司法区划、法官职业化、陪审制度、司法行政事务与司法业务分离等实践课题,关照司法体制改革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塞尔认为科学意义上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我们为日常生活世界量体裁剪的一件理念的外衣。一旦反思科学世界及作为它意义基础的生活世界,一切都陷入谜中。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还原所获得的纯粹意识教师世界之根源、本质。这种追求对世界根源明证性的理解却使他隐入了认知理性逻辑的绝对主义之中。本质上说,他是在使世界屈从于人的理性,其不知人类理性精神本源于人在世界中的现实实践。因而,只有从实践中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属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构建"宁镇扬经济板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宁镇扬经济板块”的构想,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宁镇扬经济板块整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实施,在交通、信息、制造、商贸、服务、科教文卫、管理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当前,应制定规划,建立协调制度,注重市场作用与政府推动的协调统一,打破要素流动的桎梏,培育统一的要素市场,促进经济板块的形成和壮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用人单位反馈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实践动手和创造能力较弱”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益率过低,保险公司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危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转变保险资金运用理念,开拓运用渠道,调整经营方式,加强国家政策的导向,促进保险公司闲置资金不断保值增值,以发挥更好的社会经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有关"三峡学"的几个理论问题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学"是一门由多学科组成的、旨在研究三峡地区的综合性学说.它的前身是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三峡文化",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广,单一的文化学已无法涵盖对三峡研究的诸多学科,"三峡学"应运而生.本文对"三峡学"进行了学术界定和时空定位,阐明了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建构,叙述了"三峡学"的五大特征,论证了它的可行性与可能性,以及具有的国际、国内与现实意义,最后,介绍了形成"三峡学"的三大地缘因素:自然地理、历史地理与人文地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先秦至唐代具有代表性的语料,通过统计和描述其中单音节动词 "断"的基本使用情况,揭示"断"由他动词演变为自动词的历史发展过程,并结合"断"的语义变化对"断"自动词化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徐念慈的小说美学研究 ,对近代小说美学理论有突出的贡献。他以公允的态度对小说与社会、人生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论述。其小说社会学研究 ,开中国小说社会学研究之先河。他参考黑格尔等西方美学家的理论 ,对小说的艺术特性进行美学研究 ,发表了一些颇具学术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时代主题。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发布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经济学的理论支撑,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理论欠缺;另外关于"以人为本"目前仍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亟待澄清认识,正本清源;存在的第三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思想和指导原则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具体行为的脱节。只有以上三个基本问题得到解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逐渐导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