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大学生越轨的行为进行了德育角度的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全面剖析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并对导致大学生越轨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越轨行为背景下的德育现状并以此为基对大学生德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如何消解差生越轨行为的诱因──试析“三类”中学的学生怎样保持无犯罪记录丁桂萍所谓越轨行为,系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中学生越轨行为的产生,从外部环境来看,与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存在的可能引起越轨的因素密切相关。上海市沪新中学是一所三类...  相似文献   

3.
将"青少年是否实施越轨行为"看作一个"因变量",通过对越轨社会学的七大理论取向进行分析和评估,从中提取符合中国社会情境、可以解释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即对本文设定的"因变量"产生作用的12个"自变量".在提取"自变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整合,建立了一个可以分析我国青少年越轨现象的整合性理论模型,并根据整合后的理论,对预防和解决中国青少年越轨现象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越轨” ,本研究是指青少年具有偏离了社会所要求于青少年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 ,并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否定评价的行为和价值观。面对严重的青少年越轨问题 ,人们试图从多种层面寻找原因和对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越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 ,尤其是其对人生、社会、越轨等与越轨相关问题的看法。对越轨青少年主观观念的检验可以使研究者对青少年越轨问题获得更为本质的理解 ,并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越轨青少年防治对策。本文试图从越轨青少年对人生、社会和越轨行为本身的认识这几个相互关联的角度 ,对上海市越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进行现…  相似文献   

5.
以默顿的越轨理论为研究视角,从对社会文化目标的期待和实现文化目标制度性手段的缺失两个维度分析,可揭示农民工组成"临时夫妻"越轨行为的发生机制与成因。研究发现,制度化手段的缺失与社会规范的弱化与农民工越轨行为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于农民工的教育和引导,建立更加多元的社会文化目标,并鼓励农民工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现社会目标,并达到两者平衡的状态,这对防止农民工发生"临时夫妻"的越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巍 《职业》2007,(15):73
近年来,技校生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如吸烟、酗酒、酒后寻衅滋事、早恋、同居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顶撞老师、辱骂同学,旷课、逃课、考试作弊等违反学生守则的行为;以强凌弱、打架斗殴、持刀伤人、敲诈勒索、盗窃等违法行为;参与黑社会性质的非法组织、合伙抢劫、抢夺、诈骗等犯罪行为.这些越轨行为的出现给学校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使相关家庭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也使越轨者的个人发展陷入低谷.因此,急需分析技校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从而控制和预防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亚文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对一种有别于社会主义文化的现象的界定,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自美国,指的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本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特别是西方社会青年反叛运动的崛起,青年亚文化又获得了新的内涵,成为“一种与我们社会的主流信念完全分离的反文化现象”,①当然,青年亚文化与青年越轨文化并不是一回事,但从亚文化角度分析青年越轨行为无疑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对此,目前所见的比较系统的资料当推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布雷克有关青年亚文化与越轨亚文化的研究。②事实上,众所周知,从亚文化角度研究并建构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  相似文献   

8.
角色过渡问题是青年越轨理论研究的一大薄弱环节.过去,我们在越轨行为研究方面常常忽略青年角色过渡的主体性,忽略青年角色过渡的过程性,简单认识青年角色过渡的单线性,片面认识青年角色过渡的和谐性,在和谐社会的创建时期应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越轨行为诱因辨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在研究了已有的关于越轨行为原因的主要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越轨行为、社会条件、个体心理和生理条件及越轨行为后果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的分析,主张把越轨行为的原因放在动态的系统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性越轨是指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准则的性行为。现在习惯沿用的青少年“性罪错”的用语,把性罪错融合于一体,容易混淆罪和错的界限,概念很不明确。而且“性罪错”的提法,又容易给涉世未深,在性问题上有一般越轨行为的青少年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对他们的教育。将已经习惯沿用的“性罪错”这一用语,改为“性越轨行为”和“性犯罪行为”比较妥切。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性犯罪是指“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的“强奸罪、轮奸罪、奸淫幼女罪”以及“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的“流氓罪的侮辱妇女和男女流氓之间性关系淫乱”。青少年性越轨行为,狭义的概念是指性犯罪以外的一般的性的失误和错误,如未婚青少年的性行为,未婚先孕等。但是,性越轨行为有时和性犯罪两者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人性越轨行为往往是性犯罪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现有的关于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主要范式进行了评述,揭示并详析了以强调流浪儿童的脆弱性为主要特征的“脆弱性视角”、以关注流浪儿童的能动性为基本特征的“能动性视角”和强调流浪儿童的越轨行为的“越轨性视角”。这三种视角强调的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以内涵广泛并内在地强调动态过程的“社会排斥”可成为流浪儿童日常生活研究的一个更适切的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12.
张国平 《现代交际》2012,(5):213-214
大学生考试作弊往往既不是有组织的、也不是个体性的,而是其对外部刺激作出的自发和临时性的群体越轨行为。文化传递理论认为,考试作弊是个体从社会环境中习得的行为,是社会诚信问题在学校中的反映;社会失范理论认为,考试作弊是一种失范现象,它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亚文化群理论认为,学生受到同辈群体的长期影响,如果个体越强调越轨的价值,那么其就越容易出现违规行为;成本理论认为,作弊是个体权衡得失后的理性决策。  相似文献   

13.
本篇文章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大学生越轨行为。首先是从不同的类型分析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种类及表现,然后从个人与环境两个大的方面对越轨行为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整理的分析探究找出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提出了几条预防及矫治的方法,以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初期,而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情感因素的关系十分密切,由于社会控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越轨行为。因此,高校应该积极运用情感关怀的方法,有效的控制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结合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特点及危害,分析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并研究情感关怀对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越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促生了网络交往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越轨行为,这在青少年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的特点、网络交往中越轨行为的判定、类型、处罚、影响等内容的详细阐释,对青少年网络交往中的越轨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校园霸凌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学校中.人们大多从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它。社会学对校园霸凌的解释有所不同。文化传递理论关注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遵从和越轨的社会事实对学生的影响;结构性紧张理论分析因处于弱势群体而影响了学业成功的学生,通过非常规手段获得别人的关注、“认可”、“社会高位”;社会控制理论认为施霸者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被弱化;标签理论解释越轨的标签是如何“烙印化”的;破窗理论认为校园霸凌长期存在是由于教育部门和司法部门对越轨者没有有效地制约措施所致。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同时也能让孩子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科学的奥秘。为了激发孩子在科学活动中的参与热情,同时也为了能够让孩子充分理解科学活动开展的意义,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讨论,首先讲了目前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开展的意义,然后讨论几种生活化科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对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接下来结合实际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有效开展科学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