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程式化是东方古典戏剧的共同特征。戏曲程式是一套特殊的符号体系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广泛而持久的因袭性和不容逾越的规范性上。作为古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手段 ,程式保留了一代又一代戏曲艺术家的经验和智慧 ,促使传统戏曲走向辉煌 ,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的暂时性质”。它以屈己从人、率由旧章、循礼守制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依托 ,折射出东方民族重视文化传统、顺应束缚的文化精神。随着这一时代的逝去 ,程式迅速表现出严重的不适———难以适应反映现代生活的时代要求和青年观众的欣赏趣味。现代戏曲符号体系的建构以飞速发展、追新逐异、张扬个性的时代为依托 ,不大可能再重复以故常为法度的程式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的民族戏曲剧种,布依戏彰显出鲜明的审美个性。但作为中华民族戏曲的组成部分,布依戏与传统戏曲在审美风格、审美气质、审美取向等诸多方面亦具有审美互融性、审美相通性,而且,二者在审美品格上,都深蕴着民间性格,都代表了一种民间文化本位立场。布依戏审美价值与审美意义的最终旨归在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从大众审美情趣变迁的角度论戏曲动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形态,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戏曲曾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然而时至今日,戏曲的没落有目共睹。因此,戏曲艺术既要传承更需发展,将戏曲与动漫相接合,借用动漫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来传递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中,我们既要时代化、时尚化,又要避免肤浅化和幼稚化。  相似文献   

4.
在界定审美教育的概念基础上,探讨了审美教育的特性与功能。揭示了审美教育的普遍性与共通性、深刻性与广泛性、直接性与创造性等六个特性以及基本功能、初级功能、中级功能和高级功能四类功能,得出在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过程中,审美教育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格和优势,发挥出独有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戏曲表演指的是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它以其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化的表现手法,反映中国戏曲独有的的一种表演风格。它是以虚拟的艺术构成、程式化的表演手段来完成舞台人物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徽州目连戏、南陵目连戏与东至目连戏是安徽境内的三支主要目连戏。文章从音乐体制、声腔、音乐发源和戏曲曲牌方面对三支目连戏的唱腔音乐程式分别进行解析,并阐述了三支目连戏唱腔音乐程式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教学中,优秀的教学语言,既要体现出严密的科学性,也要体现出审美的艺术性.教学语言艺术的美主要从音、情、意、形四个方面体现出来.注重教学语言艺术美的实践和探讨,对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艺术会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活动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活动的审美特性表现在它显在的社会功利性 ,美对真的从属性及流变中产生的美。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新闻 ,应重视美学的研究和应用 ,既写出有新闻价值的新闻 ,又写出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9.
10.
西藏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所表现出的审美特性与藏民族的原始积累、艺术积累及其生活积累密切相关。主要从小说的形式、形象及意味彼此渗透交融的三个层面来挖掘西藏魔幻现实主义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民族歌剧,始终坚持民族化和大众化的审美选择与价值取向,以体现高昂时代主旋律的审美创造,显示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和审美效应。中国民族歌剧经受着时代和中外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文化选择、美学追求、精神内涵、审美功能等诸多因素的交融和整合过程中,形成并逐渐完善了美学风格:以歌唱为主,多元综合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悲壮”、“优美”和兼容于二者之中的“幽默”这3种审美形态。  相似文献   

12.
胡适在五四时期对于传统戏曲的批判和对李渔戏曲的肯定,都出自于剧场性这一戏剧的根本特性。胡适认为李渔戏曲特有的曲折而充满矛盾纠葛的情节,性格丰富复杂的人物,恢谐风趣的宾白,对生活和人情的细腻体会,决定了李渔戏曲是活的文学的样本。胡适这种客观和充满学理性的态度,决定了他在五四时期的戏剧理论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对于中国戏剧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画论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与“气韵生动”就是对自然规律与“天人合一”思想在艺术创作上的诗意提炼。认为绘画创作就是审美主体与自然通融感应后领悟自然的过程,弥漫着浓郁的生态审美智慧。“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相融相生关系,人与自然亦师亦友关系,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关系。“气韵生动”反映了生命与自然生生不息之美,生命与自然共生之美,生命与自然的象外之美。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国学教育呈现出"复兴"状态,本文主要从国学的概念、国学教育现状以及国学教育回归的意义三方面重新审视现在的国学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15.
对传统武术审美之“和谐”特征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李高  陈冲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45-47,6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传统武术的审美特征中的和谐美、形神美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弘扬武术文化,更好、更快地推动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农业的生态化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农业在“天人合一”思想引导下,坚持天地人物的协调与统一,农业生产实践具有明显的生态化取向。由“天人合一”到“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农业生态化实践的思想基础;农业生态化实践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实践中循环运作和农业生态环境条件选择及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因子的把握,主要包括作物轮作、土壤轮耕、多业循环以及气候土壤条件、茬口安排、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内容,这构成了农业生态化实践及其精耕细作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冯梦龙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导演理论传世,但在《墨憨斋定本传奇》的总评、小引和眉批中遗留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文字阐述。这些阐述反映了我国古代戏曲导演艺术在当时所达到的水平,是中国戏曲史上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魅力,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中华民族的审美体现和精神体现。它为现代设计者继承和发扬并应用到我们的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匠美术教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文明时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手工业的种类日趋丰富,技艺日益精湛,相应的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任务的工匠美术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不断完善,历朝历代均展现其一脉相承又各俱特色的风貌。唐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确立的粉本样范、师徒合作亲授为主要手段的工匠美术教育机制在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发展历程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也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本土道教以及产生于明清二代的民间宗教构成中国传统宗教的内容。中国传统宗教形式多样,历史久远。"敬天法祖"的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的核心。道教和民间宗教是中国自己创立的作为社会形态的教派宗教。中国传统宗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神崇拜及其互融、宗教信仰的政治化、入世情怀和天(神)合德等诸多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以及深层的民族心理结构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