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体语言作为沟通媒体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其功能对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媒体语言规划的研究者、还是媒体语言规划的制定者(政府相关部门),都应该遵循媒体语言功能规划的原则,来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从而指导媒体语言更好更稳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3G的发展,手机媒体为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它使公众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政府信息,但目前政府并未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发布信息的优势。为了使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手机媒体,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了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系统模型,建立了由党的新闻宣传部门牵头,新闻出版、广电和电信等部门相配合的体制。  相似文献   

3.
张满生 《学术界》2004,(2):211-216
中国深受恐怖主义之害。在“恐怖情境”下 ,公安机关要采取措施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 ,既要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又要把公众对危机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 ,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信息公开与媒体理性--试论危机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雪琴 《中州学刊》2004,(6):183-185
信息公开是一柄双刃剑.媒体在有了充分自主权的同时,更应该负起对受众、对社会的责任,采取一种更具理性的态度去报道事实真相,讲究传播策略,科学引导舆论,促使政府和民众尽快地摆脱危机,在不知不觉中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维护社会稳定.科学的态度、理性的精神、客观的尺度,是媒体在突发性危机事件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媒体应尽的责任.应加快新闻法制建设,为传媒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政府转型和民生工程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推进民生工程,促进政府转型是政府针对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推进民生工程与政府转型密不可分,民生工程的提出是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民生工程建没也是促进政府转型的重要依托.同时,政府要不断地依托民生工程的推进,加强内部机制建设、完善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6.
国外新媒体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正确认知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成正比。以英国广播电台对乌坎事件的网络报道为样本,基于接受理论分析报道体现的中国政府形象的正解、误读及成因,提出了基于报道改善中国政府形象的思考:政府以人为本,重视民众的合理诉求,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增强自身责任意识,满足人民的知情权;政府联合媒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资源,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微生活"。  相似文献   

7.
政府投资项目是以政府财政基本建设资金为投资主体的项目,是不同于一般投资项目的非赢利性投资项目,其经济分析有其独特性。本文在介绍了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进行政府投资项目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论述了现行的几种政府投资项目经济分析方法的理论及其应用,其中主要介绍了效益费用分析法。文章通过这些分析方法的介绍希望能更有效地为政府投资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论诚信政府的法律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添生  邓彦 《理论界》2005,(9):81-8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应该是诚信行为,然而,实际上政府的许多行为是不诚信的,政府机构及其公务人员失信行为有意无意地损害了社会的公信力,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建设诚信政府不能仅依靠道德的力量,更需要法律的支持,法律上的诚信原则是政府诚信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
美国媒体和媒体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这就使得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尤其是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美国的媒体作为“无冕之王”、美国政府的“第四 部门”,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10.
杨丹  陈晓妆 《云梦学刊》2010,31(4):152-156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与新闻媒体都有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但是,目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相处现状不尽如人意,政府向媒体提供信息不充足,甚至隐瞒、扭曲事实,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缺失、社会公信力下降,这些都造成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如何构建政府与新闻媒体的和谐关系?一是政府要以民为本,主动搭建与媒体合作的平台,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提高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服务媒体,引导媒体健康发展;二是新闻媒体要通过矫治新闻职业道德缺失、创新政府新闻报道形式等手段不断完善自我,架起政府与公众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行使监督权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然而,现实却是媒体监督阻力重重,发生了诸多不愉快的事件,产生很多不和谐之音。面对监督这一题目,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人民代言人的媒体,必须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同时,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打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实现和谐互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府的媒体应对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错综复杂,政府依靠媒体执政,媒体又监督政府.在长期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深深感受到媒体的威力,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应对媒体的机制.通过研究美国政府应对媒体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揭示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能够为我国各级政府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体与政府形象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重要内容 ,媒体作为重要的公共领域在塑造政府形象方面 ,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对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公民社会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介舆论的异同 ,从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入手 ,就如何塑造政府形象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媒体通过借助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政策话题,或通过自身活动主动发现政策话题,组织和引导社会公众进行相关的论辩,以此作为辅助政府制定政策的有效手段.新闻媒体作为政策论辩公共设施,能够达成政策参与者在形式和实质上平等表达的要求,政策辩论意见的充分公开,可以强化政策宣传或政策社会化的效果.媒体论辩以知识、信息的充分公开争论为主,使得决策的理由更理性,使被隐蔽的利益分配问题社会化、大众化和公开化,能够较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的公益精神与公平价值.在论辩意见的适时扩散方面,目前媒体作为主动的发起者和辩论设场者的角色意识还比较薄弱,媒体意见中的非精英主义话语影响力微弱,这是媒体论辩功能优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梁莹 《人文杂志》2007,63(6):58-67
"信任"社会资本不仅对一国的繁荣与竞争力有重要的影响,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文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信任与公民政治知识之间关联性的方差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深入探讨人际信任、公民对媒体的信任以及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对公民政治知识的成长究竟有多大以及何种程度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地剖析与研究,阐明提升"信任"社会资本存量从而推进公民政治知识成长的重要意义与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产业化经营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政府职能和运行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媒体产业化经营意义重大;同时正确认识媒体属性和运营规律,也是我国政府深化传媒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本文从分析新时期政府和媒体的性质、地位入手,提出变革中的政府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仍需加强与媒体的联系和对媒体的管理,而媒体也能够以企业组织形态经营,以利于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实现其政治、社会功能.在上述前提下,文章从改革中的角色、社会政治和经济层面、微观经济运行等四方面进一步论述了当前我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尹洁  杨文选 《学术界》2006,(4):194-198
把听证会制度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工作之中,是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发扬民主的创新,是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行政是公共事务的管理,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听证会制度就是给人民群众对决策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平台,是构建亲民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要做到听证的透明,决策民主、科学,必须制定听证法规;依法有序地开展听证。  相似文献   

18.
汪浩 《理论界》2013,(4):15-17
政府的政治责任是政府责任体系理论的核心内容。政府政治责任的逻辑起点是政府的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与政府的关系是公共权力所有者与行使者的关系。作为公共权力的政治责任主体之一,我国政府的政治责任就是对人民负责。现阶段,我国在实现政府的政治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困境亟待解决。通过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完善民主制度,利用一定的必要条件,在政治责任的实现过程中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事件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政府面临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新时代要求政府和社会管理者要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有效应对以减少负面影响。运用案例分析法,按照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希斯的4R理论,通过对两大生态环境事件案例进行分析,透视了当前政府在自媒体背景下应对生态环境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终提出了生态环境事件的政府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和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山东社会科学》2007,(12):142-144
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作为塑造政府形象和沟通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正日益广泛地深入到政府工作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