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经过短短几十年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兴交叉性理论学科。尽管取得了方法论和价值分析上的许多革命性成就,对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但法律经济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法律经济学发展的未来路径就是对这些不足进行超越,不断增强自身的解释力。中国对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和法治实践在深受法律经济学影响的同时,也将有力促动法律经济学的崭新发展,从而构成法律经济学的"中国运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美国法律文化特色的工具主义法律观,其兴起得益于一场法律的工具主义改革.面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普通法遭遇到了严重的危机,甚至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负面力量.为解决这场危机,美国爆发了一场法律的工具主义改革,其主张是革新普通法的观念,以工具主义法律观取代形式主义法律观.这场改革拉近了法律与社会的距离,奠定了美国法律实质化特色的基础,并对后来的法律理论与实务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美国几乎所有主要的法学流派在根本上都对法律持工具主义态度,在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的实务中也更是处处体现了工具主义法律观. 相似文献
3.
刑罚威慑理论:过去、现在和未来——刑罚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慑理论是法经济学在刑法领域的核心贡献。自贝卡利亚和边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威慑理论归于沉寂,贝克尔复兴了这一理论,近代波斯纳、沙维尔、莱维特等使之更加细致,深入研究了刑罚决定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尽管一些实证研究证明威慑效应确实存在,但批评意见始终不绝。在批评意见的激励下以及借助于经济学的新进展,威慑理论在向着更加精致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其中行为经济学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威慑理论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归纳国外宗教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供给-需求”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既有宗教经济学理论主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来解释信仰选择的作用机制。宗教市场理论从供给出发,认为宗教市场结构是宗教信仰的重要决定因素;宗教社会资本理论、宗教家庭生产模型、宗教人力资本模型和宗教事后保障模型则从需求角度出发,分别强调社会网络的人际依恋、宗教参与的机会成本、宗教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宗教组织的公共物品供给因素等在宗教信仰选择方面发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领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引入宗教经济学视野一方面能为考察分析当今中国宗教信仰现状及推动其理论发展带来相应的契机,另一方面应考虑中国与西方社会之间的差异以及特殊性,对该视野的运用要有所甄别。 相似文献
5.
法律学与经济学在始于上世纪 70年代的相互融合的运动中 ,各自以对方的经验规律与研究方法诠释自身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存在与发展的价值性和实效性 ,使法律学与经济学领域在方法论上开辟了全新的天地。本文主要依托“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旨在分析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及其当前研究状况 ,并以公平与效率为切入点 ,试以评析其对我国当前法治改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功利主义和法现实主义的铺垫,法经济学在美国攻城略地,突显张力。行为法经济学修正了主流法经济学理性人的假设,令法经济学的解释力进一步增强。行为法经济学在转型期中国发展过程中将遭遇外在和自身的双重壁垒。然而中国的经济转型为行为法经济学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平台和素材,加之与中国的传统智慧不谋而合,如若能够完成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的本土化,该理论能够为中国的法治进程提供创造性思路。以行为法经济学对于征收问题和董事义务提供的灵感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一个语言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论从国际经济学界,还是中国经济学界,主流的经济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边际革命之前为萌芽阶段;边际革命到新古典经济学期间的地位提升阶段和新古典经济学之后的大行其道阶段.新古典经济学之后,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包括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博弈论.与此同时,许多经济学家对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批评.如果将数学看作经济学表达和理论推导的一种语言或工具,那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也应该遵循节约原则,即要用最节约的语言表达最多的信息,或者,在表达同样数量信息的条件下,采用最少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利用法律来引导和保障中央政策在地方的贯彻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美国在立法和执法引导,及司法保障方面的实践,研究其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美国传统少年司法曾经长期不受正当法律程序的约束,这样的特例被认为是为了有利于保证罪错少年获得最有利的处遇。但这样的观念和实践在1967年高尔特案件后开始改变,罪错少年也逐步获得了类似成年罪犯那样的正当法律程序权利的保障。与美国少年司法进行正当法律程序改革之前相似,中国目前对于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的处置,同样基本上没有任何正当法律程序的保障,这样的状况急需改变。 相似文献
11.
对于西方经济学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和学习,应避免过多意识形态化的争论。西方经济学及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其演变与形成过程来看,是一门经验或历史的科学以及逻辑实证的科学。其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主要是学术范畴的问题。当前需要澄清一些对西方经济学包括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均衡理论是经济理论能够应用于经济分析和预测的基础。同时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对均衡的认识及分析方法都显著相异,并表现为对于经济系统的静态均衡与市场过程、简单性与复杂性、时间的可逆与不可逆性,以及经济发展动力等的认识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均衡分析的理性与知识,以及相应的行为假设的不同。经济理性和知识的进步不应仅体现在经济学形式化、数学化的发展上,更应包含关于经济活动深层结构和机制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来轮廓,其已经超出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不仅涉及国际关系,更涉及一国国内的问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信息等方方面面。美国早在1947年就出台了《美国国家安全法》,并开始谋划国家安全的新理念。美国也是最早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假借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之名,已将国家安全的"防火墙"扩展至非涉密信息、经济、贸易等诸多领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安全观、战略和法律规制等述评,以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和战略的构筑以及法律规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内涵及其制度性功能、成功意识形态的特征、在维持国家稳定中的作用以及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中国学者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解读主要涉及意识形态与理性选择的关系、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内在机制及功能限度、意识形态与人力资本的关系等.此外,学者们还对诸如意识形态起源、意识形态产生差异的原因、意识形态成本等问题做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诠释.总体而言,我们对于该理论引介和阐释较多而应用较少,其实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理论重政治与社会功能而轻经济与管理功能的不足,可以用其来分析中国很多的现实问题,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制度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决策理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的模型化方法开始用于分析有限理性、知识、信息传递、授权和声誉等问题,决策过程的微观机制由此得以揭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对实践的启示上,决策理论的模型化方法都是一种有前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交易政治观是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基础之一,其在交易经济学视域下将政治过程视为一个交易过程,认为政治就是理性经济人通过相互交易而实现个人效益最大化的场域。交易政治观用交易政治的假设和观点进行政治分析,在公共决策、选举—投票、利益集团、寻租以及控制方式等问题的阐释上取得显著成就,从而为审视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创新了政治分析的范式。本文通过交易政治观的演变,考察其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认为交易政治范式存在难以圆通的适应障碍和理论局限,政治的经济学研究势必向新制度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研究,以人工智能工具体和意识体的区分为视角,主要讨论了人工智能的言论自由、人工智能对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影响、无人机对隐私权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可否拥有公民权利等宪法问题;人工智能的民事主体定位,能否拥有民事法律权利、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拥有和继承财产等民事法问题;控制人工智能风险的责任分工、制定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体法律法规等行政法问题;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能力、自动驾驶汽车等机器人造成危害结果后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等刑事法问题;人工智能可否决定国家使用武力、如何使用武力以及相应责任等军事法问题。这些研究成果视野开阔、范围广泛、内容具体,展现了较强的理论逻辑和学术想象力,值得借鉴。由于人工智能处于大规模使用的初期,现实法律问题的个案有限,相对于解决问题,美国学者的研究更多的还是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与德国劳动法律体系概述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劳动法律体系十分健全,而且经过长期的修改和完善,不仅领域广泛,法律条文明确,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德国的劳动法律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虽然条款繁杂,不够系统,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却颇具特色.本文介绍了两个国家劳动法律体系的概况,包括法律渊源、具体内容以及劳动法律机构等,并对二者进行了简单对比.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法学作为后批判法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的理论界和司法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女性主义法学在批判传统法律理论和现行法律制度的时候,运用了意识觉醒、女性主义实际推理和询问妇女问题的方法。这种法律观(包括其法律实体观和法学方法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无法与传统的理论相抗衡——这也决定了女性主义法学无法实现其解构传统法律文化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法官作出判决的过程并非如传统涵摄推理模式所显示的那样直接.拉伦茨的"确定法效果的三段论法"也未能从根本上摆脱传统涵摄推理模式的某些缺陷.在法律论证理论中,为保证裁判的合理性与可接受性.必须重构使三段论完整所需要的要素.跟传统涵摄推论模式不同,法律论证的优势在于,具有比较清晰的规则和形式来使法律决定正当化.当然,三段论逻辑形式在法律论证中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