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36~1940年我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期间,曾选读吴宓教授的<欧洲文学史>课程,是他的及门弟子.1947-1949年我在武汉大学教书期间.吴宓教授是我的同事和邻居.我们虽无私交,但他的传奇经历不断引起我的注意和兴趣.增加我对他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去秋(2003年),戏剧家张庚先生①病逝,终年92岁.我先是他的学生,后为他的下属.住医院期间,我没有去问病;撒手人寰时,我没有去告别;连戏剧界召开的追思会,我也是缺席的.  相似文献   

3.
正我和山姆谈了两年的恋爱。当我70岁他80岁的时候,我们合办了一场"150岁生日会",生日会上我们宣布了订婚的消息。一年后,我们结婚了。电影计划我们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山姆,一个日裔美国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关押在集中营。他为人勤勉而专情,与同为日裔的妻子相守40多年,直到她去世。我的祖辈是纽约的佩勒姆庄园领主,我曾离过两次婚。我们同在旧金山地区的跑步俱乐部。他是个有着好身材的77岁单身汉。我想要了解他。  相似文献   

4.
问:我在与王某结婚后的第五年因双方感情不和而离婚,后来为了有利于子女的成长,在离婚2年后复婚。但复婚4年来,王某经常打骂我,我再也难以忍受了,于是我又提出离婚。王某在结婚前就购买了一套住房,是他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现在我以双方两次婚姻关系期间已经过8年、且该房双方共同使用为由,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费孝通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十年了,但他的精神以及当年对我的教诲一直影响着我这些年来的工作与生活。先生的年纪、学识、身份和社会地位超出我们这些学生很远,我们要完全了解他和理解他是不容易的。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之后,与在社会学领域的感受相比,感觉对先生的理解更加深了一层。不论读书期间还是工作之后,费先生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深远的。我和先生的直接交往可以分  相似文献   

6.
去秋(2003年),戏剧家张庚先生①病逝,终年92岁。我先是他的学生,后为他的下属。住医院期间,我没有去问病;撒手人寰时,我没有去告别;连戏剧界召开的追思会,我也是缺席的。“人去愁千迭,心伤恨万端”。我不是不想去,而是怕去。怕去了自己也倒下,再也爬不起来。我打电话告诉先生家人,说:我会以自己的方式纪念他。这个方式就是要写一篇记述他的文字。其实,老师活着的时候,我就想写,内容也是早想好了的———一个涉及人的底色的话题。有人言:张庚是延安牌的老革命,是“跟着毛泽东在陕北窑洞‘落草’,是‘秧歌王朝’的文人”②;和北大教授、社科院…  相似文献   

7.
一九六二年,维吾尔族著名诗人铁衣甫江在一首《柔巴依》中写道: 我写诗,不是出于兴趣, 对于我,诗与良知和生命浑然一体。这两句诗,是诗人对自己的创作道路、生活道路和人生观富有哲理而又形象的概括。写这两句诗时,他已经历了十五、六年的创作生涯,写了许多好诗,而在十年浩劫期间,他为了诗,为了诗的良知——人生的态度——他遭受了诬陷与迫害,几乎丧命。因此,这两句诗可以成为理解他全部创作的要旨,是开启他创作密室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学教师的成长经历他是一所知名高校的教师,从博士毕业到在高校任教再晋升高级职称,短短的几年,一路凯歌。几分惊讶之余,我开始冷静地梳理他的成长之路。该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了多篇论文,博士论文近乎就是这些已发论文的汇编(在已有论文的基础上进行结构调整和增  相似文献   

9.
我老头去世后,有人给我介绍了老张。老张是一名退休干部,和我结婚前他就倒倒腾腾的,不时雇车倒个蔬菜、牛羊啥的。和我结婚以后,他一直没停止倒腾。前不久,老张因心脏病突发死亡,死前没有留下话,也没有留下啥值钱的东西。他死后不久却来事了,债主不断上门,欠下的债务共有三四万,说是在我们婚姻存续期间他“倒经济”借的。  相似文献   

10.
光阴荏苒,余虹兄离开我们已快一年,期间朋友们聚会的时候总会念及他,依然不胜唏嘘。然逝者已逝,生者却依然要努力活着,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就是编选一本余虹文集,赶在他谢世一周年时出版,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同时也聊以寄托我们对他的怀念和追忆。这是我和朋友们的一个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1.
为写“奚啸伯往事”(奚啸伯,1910—1977,男,满族,北京市人,京剧老生演员)一文做资料准备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这个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名伶。在公开场合居然没有说过一句反党的话。我托在石家庄工作的朋友去查阅相关材料.得到的回答是——1957年河北省所有的报纸没有一篇关于奚啸伯鸣放期间的言论的报道,也没有批判他的文章。我又去问他的弟子、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得到的回答也是同样的——奚啸伯在1957年夏季没有反党言论。这岂不怪了?  相似文献   

12.
“迈进毋畏路途艰”,这是我父亲在桂林时为改革桂剧所题的诗句。的确,父亲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除了1938年秋到1939年秋在香港开展话剧活动外,其余时间都在广西渡过。他在广西一直在为开展桂剧改革和话剧运动,与当时的黑暗统治斗争,与艰苦的环境斗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他这一段生活和工作的写照。日寇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抗日战争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上海沦陷,孤岛沉入黑暗和恐怖之中,深夜里静安寺路出现过被害者的人头;我父亲当时在上海从事戏剧、电影工作,他也收到了血淋淋的恐吓信。日寇汉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给他们写剧本,就要使我们全家流血。1938年舂,父亲和杨帆同志商量后,接受他的劝告离开上海去香港,同年夏天他到了桂林。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 30年代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1 942年至 1 948年上大学期间学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史 ,毕业论文是关于康德的。 1 948年至 1 950年作研究生期间 ,我仍研究西方哲学史 ,导师是康德专家郑昕 ,但实际只上了半年。 1 949年初北平解放后 ,我就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后来就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 ,我在大学期间和后来的工作中也经常接触现代西方哲学 ,因此对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也形成了一些想法。下面就此谈三点看法。一、西方哲学是…  相似文献   

14.
为写"奚啸伯往事"(奚啸伯,1910~1977,男,满族,北京市人,京剧老生演员)一文做资料准备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这个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名伶,在公开场合居然没有说过一句反党的话.我托在石家庄工作的朋友去查阅相关材料,得到的回答是--1957年河北省所有的报纸没有一篇关于奚啸伯鸣放期间的言论的报道,也没有批判他的文章.我又去问他的弟子、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得到的回答也是同样的--奚啸伯在1957年夏季没有反党言论.这岂不怪了?  相似文献   

15.
一多年来我一直想要写点纪念文字来献给锡予师,因为在昆明西南联大期间,曾受到汤先生的亲切关怀和春风化雨般的教诲,那是我终生铭记在心的。我原是清华哲学系学生。1937年抗战爆发,离校到山西前线参加工作,后又到延安和晋察冀、冀中等敌后根据地。1939年秋回到昆明西南联大复学。这时哲学系主任是汤先生,我这才和他相识。我先后选读汤先生的课程有:“印度哲学史”、“魏晋玄学”、“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等。他一个人能开设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印和西方)的课程,并且都是高质量的,学识如此渊博,真令人敬佩!我因为要参加联大地下党领导的“群社”的许多活动,如办壁报、组织同学学习革命理论和时事政策等,所以有些课程常常缺课,但汤先生的课我却总是认真学习的,除  相似文献   

16.
<正> 陈寅恪先生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大师,虽然他已经逝世十几年(1969年逝世),但在人们中的记忆犹新。我和陈先生只有一面之识,那是在1944年的暑假中,当我从外地来到成都,住在华西坝,和当时任教于燕京大学的陈寅恪先生、任教于华西大学的钱宾四先生都是比邻而居,我和钱先生几乎每天见面,总是在晚饭后,我去看他,他就和我在华西坝的一个广场上散步谈天,同时我也曾经去看望陈先生。我和陈先生本不相识,看他,一方面表示我的仰慕之情,一方面打算向他请教有关隋唐史中的若干问题,因为当时我正教这门  相似文献   

17.
王元化 《学术界》2001,(2):220-239
小 引  一九九一年的日记只零零碎碎记了几天 ,就没有记下去了。这是由于我于一九九零年十二月间与张可同去香港 ,离沪前一段时间 ,诸事忙乱 ,无暇动笔。抵达香港后 ,我们住在承义家。他和倬如让出自己的房间 ,在起坐间内打地铺。香港居住条件困难 ,他们的家没有供我单用的写字桌。在这样的环境中 ,写日记只能停下来。 (不过为写杨朱论文积累资料 ,我还是写了一点读书笔记。)在香港期间 ,得到辗转转来的杜维明的信 ,他邀请我于二月间去夏威夷参加中国文化研讨会。出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需要去联系、去交涉、去请假、去奔走 ,去办理一些…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说产权比财富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我在哈佛大学期间不断有人提到一本书 ,书名是《资本主义之谜 :资本主义为什么在西方成功而在其他地方失败了 ?》。这这本书的作者是秘鲁的一位经济学家。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2 0 0 1年 1月 5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上看到了该书作者的一篇名为“为什么资本主义仅仅在西方成功了 ?”的文章 ,不用说 ,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主要内容均来自于他的那本新著了。于是 ,我把这篇文章从网上载了下来 ,一读为快。我知道 ,他的这本新著是基于一个研究项目的结果而写成的。数年前 ,作者所在的一个秘鲁的研究机构组织了一个来自很多国家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9.
陶铸的风格     
这次到广东和四川,我拜访了许多陶铸同志的老战友,在陶铸同志离开我们十年之久之后,他们依然那样沉挚地缅怀他的革命业绩,钦仰他的高尚品质。不论在是非颠倒与林彪、“四人帮”交锋较量的往日,抑或在拨乱反正、进行四化建设伟业的今天,都要从他为改天换地而革命,为除旧立新而建设的光辉一生中吸取前进的力量。笔者正是怀着这种企望仰止的心情,来到岭南花城和巴山蜀水,通过他的战友访求他遗爱人间的风范。在这期间,心中  相似文献   

20.
西藏与欧亚早期中世纪繁荣——吐蕃王朝经济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值此霍夫曼教授六十五寿诞之际,我能有机会试着对他曾给予我数载的教诲与友谊作一点点报答,真是不胜欣喜之至。早在1950年,他的《西藏进入世界历史》一文就已大胆地提出了西藏的历史大概不会与世界上别处的历史无关这一看法。该文也企图表明,在欧亚经济史这一领域里,吐蕃王朝是不容忽视的。 在早期中世纪繁荣期间(年代为公元600年至840年),欧亚大陆为一些大国所分治,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便是吐蕃帝国、回纥帝国、大唐帝国、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