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语录     
《伴侣(A版)》2015,(6):64-64
友谊和爱情之间的区别在于:友谊意味着两个人和世界,然而爱情意味着两个人就是世界。--泰戈尔
  人应该好好工作,完整地榨出自己,这也是一种修行。把能量与他人交融,与更多人分享,越过一切标准与障碍。这是让生命自然完成的方式。如同一盏酥油灯,发亮,燃烧,慢慢点完,结束。这个过程就是结果。  相似文献   

2.
仇明  天一  张皓 《女性大世界》2004,(9):114-116
生命并不仅仅意味着“活着”,还意味着活得好坏,既有无生命的质量。 健康的口腔和牙齿能让你充分咀嚼,享受美味佳肴,获得充足的营养; 健康的口腔会让你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 健康的口腔能增加你的自信心,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 健康的口腔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和糖尿病、冠心病、胃病等病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生命哲学是以生命、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追求人的生命的完整性和主体性,促使生命摆脱"物化"的单向度的世界。生命哲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主要是对人生命体验、生命完整性和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哲学为我们的学校走向优质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对我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一种存在,而存在就是一种过程。没有永恒的存在,生命的存在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一纵即逝的过程。哲人说,人永远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水逝永昼,一去不复。生命如水,永远是流动的过程——对于世界这个大范畴的生命形态而言。而对于每一个具体、个体的生命,生命却有不可逆转的自然“截流”——死亡.死亡意味着生命过程的结束。一切的荣华富贵都是灰飞烟灭一般,包括人对生命的幻想与追求。深知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的人类为什么一代代“迷途不知返”地苦苦追  相似文献   

5.
李海  张玲 《职业》2013,(6):49-49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途径,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着力构建科学高效、自主合作、充满激情的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6.
关于节日     
又是新年从童年时代起,记忆中就储满了各种关于节日的期盼和追念。节日意味着从大量乏味的课业中的解脱。节日意味着一贯节俭的父母的慷慨大度,意味着新衣服和许多的美味佳肴。节日意味着可以尽兴与伙伴嬉戏,直至夜深,可以充分眷顾被窝的温馨,直到近午。节日还意味着难得相聚的亲戚、朋友们喧闹一室,通宵达旦。生活中充满了太多太多的规则,我们承受着太多太多的限制。规则与限制把社会有效地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使之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却也因此扼杀了人类许多最深刻的生命冲动。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接受那些被认为是基于规律、…  相似文献   

7.
1.“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这是我经常诵读的一段经文,也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2.“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这是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  相似文献   

8.
尊严这一词语在生命伦理中出现次数越来越频繁,这就引起了关于尊严与生命伦理关系的争论。尊严在生命伦理学中核心价值的五个方面包括:理论、政策、临床、文化、研究。尊严是生命伦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尊重人的尊严是生命伦理学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李媛 《现代交际》2010,(3):56-57,19
道德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是人之为人的存在。作为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形式,遣德薮青写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同时,道德教育的现实呼唤着道德教育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成长与生命价值的实现。因此,从人的维度把握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的本质要求,也是道德教育得以实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闫丽丽 《职业》2015,(9):126-127
当前,大学生杀人、自杀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给行为者自身和家庭带来危害,也给高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就使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得不重视对学生自身的生命教育。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课程,其教育功能具有多元且整合性,在实施生命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功能。本文提出,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将生命教育渗透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完整理解音乐中的生命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最终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站在教改最前沿的中职语文教师,作者以中职语文教材为立足点,以生命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典型篇目为例,列举了几种生命教育理念下中职语文课堂导入方式的设计,力求引导学生对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崇高追求,彰显出语文学科的生命意识,把语文课上成"立人之课"。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韵律     
有的人主张把人生看得很短,但也有的人喜欢把人生看得很长。这都不无道理。因为看短了,会使你更加珍惜生命的时光;看长了,会使你对生命更加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3.
温超  张谊  吴桂新 《职业》2011,(11):115-116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1.生命教育的定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生命,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并实践了生命教育,这个理念在全球逐渐得到认同和推广,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14.
奔赴在第一线的他,救过许多人的生命,也见过太多的世间百态。他所见证的不仅仅是生死,还有这背后许多家庭的悲欢离合。很多人都会觉得,120急救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但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的人来说,它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生死存亡。急救医学把急救过程分为3个阶段:院前急救、急诊处置和ICU观察,120急救便属于院前急救。作为第一现场的救援人员,120急救医生通过采取许多措施来延缓患者的病情,或者是延长患者的生命,使其在到达医院时具备更好的治疗条件。作为第五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候选人之一、北京120医疗救助专家,李贝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0年,他从死神的手里挽救过一个又一个生命,看过一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时代最强音,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命价值。要体现"人本理念"就要关注个体、尊重个性、成就生命,其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增强教育软实力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导刊》2010,(15):22-23
我们导入社会工作价值,强调对人的尊重、个人的尊严和平等的机会,把人文关怀作为福利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提出“传播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家园”的福利文化建设目标。这一过程中,强调不是某个部门,某些人。也不仅仅是针对老人,而是参与福利机构建设的全体人员,都应树立尊重平等的观念,传递对生命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马云梅 《职业时空》2008,4(4):26-26
尽人皆知,"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概念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今天,知识也就意味着价值,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同等的、同样的知识所产生的力量和价值因人而异,有时相差很远。知识仅仅是转化为力量的基础,至于产生多大的力量和价值,则要看人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教学最终应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只有达到了这个要求,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才算完成了。  相似文献   

18.
《公关世界》2015,(1):42-45
认真踏实地做事,是生命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负责。细节造就质量,质量赢得美誉,美誉获得尊敬。这是德国人在世界上受人尊重的奥秘。德国人对细节的重视、对质量的苛求令人惊叹。去过德国的人都会注意到,德国马桶的水箱是镶嵌在墙里的。这意味着,马桶水箱里的机关零件必须泡在水里几十年不能坏,水箱一旦出问题,必须把墙拆掉。想想后果挺可怕,但德国人就这么自信。德国的窗户德国的窗户有两种打开方式,一种是常规的横向内拉全开,一种是纵向小角度内倾,后者相当于在窗户上  相似文献   

19.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教育孩子关爱老人。1.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眼里,父母能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可以怎样做。所以,父母如果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外给老人让座让道,孩子就会把这些行  相似文献   

20.
这次抗灾,最为响亮、最激动人心,也最具有凝聚力的口号,大概就是“人的生命重于一切”。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生命至上”的理念,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价值的至高性与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