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前些时期,社会上存在着一股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的思潮。它突出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于励之说:“我一直反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①“我认为科学在发展中没有一个外在的指导。”②,此外,他还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谬论。对这种露骨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时,不仅没受到应有的批判,相反,竟有人写文章为之喝彩,一篇题为》方励之——共和国需要这样的学者《③的文章,给他戴上“伟大的哲学家”的桂冠,认为他在下列问题上发展了哲学:“1、哲学不断地从自然科学正在进入的领域中退出是历史的必然……3、存无物理的‘第一推动’,……6、‘灵魂不死’是可能的”④等等。  相似文献   

2.
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方励之,公然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1981年,他说:“哲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我是不同意的,如果进而认为存在着指导科学研究的‘最高’哲学原则,那就更是不恰当  相似文献   

3.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老问题。每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气候的时候,这一问题就要被提出来争论一番。前几年,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泛滥时,这一问题也就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就是承认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当时,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从而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受这股思潮的影响,在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继续弄清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我国科学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一个老问题.每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气候的时候,这一问题就要被提出来争论一番.前几年,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我国泛滥时,这一问题也就成了学术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就是承认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自然科学工作者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当时,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从而全盘否定马克思主义.受这股思潮的影响,在学术界也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因此,继续弄清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我国科学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衷于全盘西化的方励之,近几年来公开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他说:“马克思主义有很多论断今天看就是错的。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的问题上,有很多论断是过时了的,甚至是不对的”,“我一直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这一观点是违背历史与现实的实际的,是极其错误的。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我们改造社会和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思想武器,而且是指导我们改造自然和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思想武器。众多事实已经证明,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取得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正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87页)。在本世纪以来,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全世界每小时就有近二十项发明,自然科学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哲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是科学研究的中心,“是我国科技工作重要方面军”,一个高校办的如何,在考察教学水平高低的同时,其科研水平的高低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对思想工作的放松,使得高校很大一批自然科学的科研人员产生了一种错误的倾向,无视或怀疑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认为“不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样搞科研,”还提出“资本主义国家不搞马克思主义,不也一样出成果”。这种观点影响面相当大,不但科研人员中有,就是一些学生也因“重科研轻哲学”而放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长期被“四人帮”弄混了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他们通过歪曲毛泽东同志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指示,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自然科学对立起来,把师生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说成是走“白专”道路,极力阻挠和反对学校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甚至明目张胆地提出了所有大学都要办成“政治大学”,并且只办一个“同走资派作斗争的专业”的反动口号,妄图把理工科大学也变成他们篡党夺权的工具。事实证明,这种把所谓“政治教育”、“抓阶级斗争”看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唯一手段和途径是极其有害的。它在教育战线上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四人帮”还通过他们控制的舆论工具,在报刊上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用现代自然科学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是我们哲学工作者十分艰巨而又应当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否则,如果仅仅满足于几条哲学原理的一般性叙述,不但教学内容和形式与中学重复,而且还会有意无意地助长“哲学无用论”,或给“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留下更广泛的地盘.以下谈谈我用现代自然科学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内容的几点尝试.敬希哲学界博雅君子不吝教正.  相似文献   

11.
<正> 三大发现,即十九世纪30—40年代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50年代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历来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当有文章指出达尔文阐述进化论的著作《物种起源》发表于1859年这一事实后,有的教科书仍认为“这三大科学发现中的前两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我认为这不符合实际情况。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包括三大发现在内的自然科学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必须从历史事实出发加以考察,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首先,我们必须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年代界限。现在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在1845—1848年之间。马克思说:“当1845年春他(恩格斯—引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马恩选集》第2卷第83-84页)。列宁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已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列宁选集》第2卷第437页)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2.
哲学同自然科学相互关系的问题,历来总是引起无数哲学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的关注。自然科学的理论离不开哲学思维形式的指导,而哲学又要通过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面貌。恩格斯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无论在历史上,或者在现实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超哲学的”科学,也没有脱  相似文献   

13.
哲学的功能问题是近几年来哲学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要充分发挥哲学的功能,必须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哲学的作用,用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倾向,二是否认哲学的指导作用,鼓吹“哲学无用论”的倾向。鉴于目前我国思想界的实际状况,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我认为否认哲学的指导作用,主张“哲学无用论”的倾向,是妨碍我们认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错误倾向。为此,本文特就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作一些阐述,为全国的哲学学习扫清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科学作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总结,始终同自己时代的哲学——不同的哲学发生了一定的关系。唯物主义哲学一开始就把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重要立足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就是在同古代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在反对宗教、天命等观念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在当时,提出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非常了不起的,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15.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经常探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我们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建国初,在自然科学领域开展学术批判,许多科学理论受到哲学的“裁判”;文化大革命中,哲学“代替论”盛行,自然科学又遭受劫难。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深切认识到哲学“裁判”科学、“代替”科学的错误,开始了对哲学与自然科学关系的重新认识。但从目前的讨论来看,仍然是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哲学“指导论”占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没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为什么人家科学技术那么发达?我国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为什么科学技术还是比人家落后?”这是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时大学生爱提的问题之一,是许多大学生长期感到困惑的问题。正是这许多类似问题的困惑,使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热衷散布的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在大学生中颇有市场,是他们一些人产生“信仰危机”的思想根源之一。这个问题是现实的、严肃的,我们必须作出回答。但这个问题又是不容易回答的,我也只能作个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愧为我们时代精神之精华,是哲学与科学关系问题的具体化。从科学的本质及其整体化的角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属于现代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科学大发展的根本指南,它对科学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来发表的一些哲学文章或出版的哲学著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有两种提法,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另一种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实践性。如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中指出:“总起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见50页)那么阶级性还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呢?《原理》对此则未作论述,既没有说是,也没有说不是。但是,把该书论述哲学阶级性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看,显然是不同意把阶级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哲学能否指导科学技术特别是自然科学是我国哲学界经常探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初,在科学技术领域开展学术批判,许多科学理论受到哲学的“裁判”;文革中,哲学“代替论”盛行,科学技术又遭劫难。粉碎“四人帮”后,人们深深认识到哲学“裁判”和“代替”科学技术的错误,开始了对哲学和科学技术关系特别是哲学能否指导科学的重新认识。从目前的争论来看,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哲学能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对待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两种基本的错误倾向:一是不适当地夸大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甚至把哲学的指导作用变成了“代替”;二是怀疑、否定自然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前一种倾向在哲学史上和我国哲学理论界都曾经出现过。实证论是后一种倾向的突出表现。在我国,目前有些同志对哲学,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然科学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同志看到科学史上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一些对哲学不感兴趣,或者信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自然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照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便认为自然科学与哲学无关,科学技术工作者学不学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无关紧要的。以上两种见解从不同的侧面割裂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对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哲学的发展都起了不利的影响。本文拟结合科学史和哲学史的一些事实对有关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的若干认识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