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人张涤华《类书流别·存佚篇》著录了《彭氏类编杂说》一书①,庄芳荣《中国类书总目初稿·书名著者索引篇》因之②。《彭氏类编杂说》六卷,明彭好古辑。此书最先著录在《千顷堂书目》子部类书类,“彭好古《彭氏类编杂说》,六卷”③。《明史·艺文志》本于此④。然而有清一代重要的目录书,如……  相似文献   

2.
《燕丹子》一书,《汉书·艺文志》不载,始著录于《隋书·经籍志》小说家类,一卷,不题撰者姓名。《旧唐书·经籍志》作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一卷,皆题“燕太子丹撰。”其后传本罕见流传。清修《四库全书》时,纪昀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列入小说家类存目。此书钞本后为孙星衍所得,由孙冯翼刻入《问经堂丛书》。孙星衍后来又重加校订,先后刻入《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清光绪时,又刻入《百子丛书》。《平津馆丛书》本有孙星衍题叙,并有详细的校勘,故《燕丹子》通行之本皆源出于此。古人著书多有不题篇名之例,后人常…  相似文献   

3.
《八旗通志》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分别著录的一部官书。在检索目录与阅读《八旗通志》时,不难发现《四库全书》对此书的著录存在某些疑点。本文仅对以下3点作初步考释。一、《全书》和《总目》关于《八旗通志》的著录为何不符《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本来是检索《四库全书》的工具书,但是,两者关于《八旗通志》的著录却不一致。《总目》卷八二《史部·政书类二》“军政”条著  相似文献   

4.
《列子》中关于称数法的运用──兼论《列子》的成书年代马振亚关于《列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列子》八篇,它是经由刘向、刘歆整理而成的,现已佚亡。当今流传于世的《列子》八篇,肯定不是班固所著录的原书。对此,历代考证的文字颇多,马叙伦在《列子伪书...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传本,仅郭象编注的三十三篇流传下来,其中是没有“惠施”这一篇题的。但《北齐书·杜弼传》云:“(弼)注‘庄子·惠施篇’。”王应麟根据这句话,疑《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五十二篇旧本,原有“惠施”一篇。谭戒甫先生又进而推考:杜弼注的“庄子·惠施篇”,其实就是《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惠子》一书,刘向校定群书时,按“篇名互见例”附入《庄子》五十二篇,其后晋人删注《庄子》,又将其  相似文献   

6.
《司马法》编成于战国初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专著之一,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历史必读的重要文献资料。《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说:“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这是关于《司马法》的最初的一个记载。刘向《七略》始入于兵家,《汉书·艺文志》则列为《礼》类,称《军礼司马法》,一百五十五  相似文献   

7.
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完成于公元6世纪初期。它详记全国以及邻国水道,著录河流千余条,征引史书、地记以及其他著作达四百余种,于水道所经之处,记叙山陵、城市与地理变迁,旁及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稀有物产、军政要事、名人活动等,具有较高的史学和地理学价值,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然书成之时,我国雕板印刷尚未兴起,其流传完全依靠辗转传抄。直到北宋,方才出现《水经注》的第一个刊本——成都府学宫刊本三十卷,比《隋书·经籍志》和两《唐书》经籍、艺文志注录的少了十卷。此书刊行的时间究竟在何时,尚难最后考定。但从北宋初期看,刻书甚少,连《史记》和前、后《汉书》等重要史籍,也是淳化五年(994)才付刊的,而朝廷十分重  相似文献   

8.
贾谊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五十八篇,贾谊赋七篇”;《隋书·经籍志》著录“贾子十卷;录一卷”;《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贾子九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新书十卷”。应劭、颜师古、司马贞等称贾谊作品为《贾谊书》;《崇文总目》说:“本七十二篇,刘向删定为五十八篇”。这些材料说明,北宋以前贾谊的著作已有《贾谊书》、《贾子》、《新书》三种名称,9卷、10卷,10卷录1卷、72篇、58篇等记载。而《新书》的真伪问题,历来就存着怀疑和争论。  相似文献   

9.
《孟子》是孟子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为“述仲尼之意”而作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其书保存孔门大义甚多,重民轻君、道性善、明仁义等皆赖其继承和发扬。清朝康熙皇帝有赞云:“哲人既萎,扬墨昌炽。子舆辟之,曰仁曰义。性善独阐,知言养气。道称尧舜,学屏功利。煌煌七篇,并重六艺。孔学攸传,禹功作配。”高度概括、评价了其人其书。 《孟子》篇卷,各家著录不尽一致。《史记》称“七篇”(即《内篇》);《汉书.艺文志》作“十一篇”(包括《外书》四篇);《隋书·经籍志》有赵岐《注》十四卷(将七篇各分上下卷),另有郑玄、刘熙《注》各  相似文献   

10.
《越绝书》是我国著名古籍。它历来既备受重视,又多有争论。有人认为,这部书是我国最早的方志,也有人说不是。关于卷数和书名解释也颇不一致。至于作者和成书年代,更是长期争论不休,迄今犹未有统一结论。本文不揣浅陋,也拟就此类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一、卷数与书名问题《越绝书》,《隋书·经籍志》首见著录,作《越绝记》,共十六卷。两唐《志》称《越绝书》,仍作十六卷。《宋史·艺文志》沿称《越绝书》,但改作十五卷。自此以后,有些书,如宋王尧臣《崇文总目》、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及《四库全书目提要》等,著录时,均作十五卷;但有些书,如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及清姚振宗和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等则仍作十六卷。现刊各本均作十五  相似文献   

11.
《五色石》八卷,序言后署“笔炼阁主人题于白云深处”,《八洞天》八卷,序言后署“五色石主人题于笔炼阁”;二书目录首行与正文卷端、均题“笔炼阁编述”,故学者多以为:二书为同一人所撰,如孙楷第先生一九三二年撰《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在《八洞天》条下即云:“此书与《五色石》小说同为一人所撰。”在一九五七年重订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八洞天》条下又云:“此书与《五  相似文献   

12.
徐奇堂《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篇卷问题》一文(《广州师院学报》1990年2期),对《越绝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广泛系统的论述,史料丰富,广征博引,考证详实,颇有新意。但白壁微瑕。个别观点值得商榷。一、关于《越绝书》作者的最早著录徐氏认为,“关于《越绝书》的作者,最先见诸著录的是《隋书·经籍志》,首称:‘《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这一观点可能是受《复旦学报》1983年第4期黄韦所《关于<越绝书>》一文的影响。黄氏认为:“《隋书·经籍志》著录此书时,首称;‘《越绝记》,十六卷,子贡撰…  相似文献   

13.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 6世纪初,到《隋书·经籍志》始见著录.隋代编纂类书《北堂书钞》已经引用了此书内容,唐初类书《初学记》摘钞《水经注》的文字更多,此外如《艺文类聚》、《文选注》、《史记正义》等,也都引及此书.但这些都不能作为对《水经注》一书进行研究的例子.尽管《唐六典》已经把此书内容说得非常清楚:“桑钦《水经》所引  相似文献   

14.
<正> 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全唐文》三八八)称皇甫冉诗文“存于遗札者三百有五十篇”,由其弟皇甫曾编集。《新唐书·艺文志》(六十)著录《皇甫冉诗集》三卷。《全唐诗》收诗二百三十四首,编为二卷(二四  相似文献   

15.
《逸周书》是一种很重要的古书,但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此书在《汉书·艺文志》已有著录,作《周书》七十一篇,言系“周史记”,列于《尚书》诸家之后。颜师古注引刘向云:“周时诰誓号令也。盖孔子所论百篇之余也。”许慎《说文》引用则称之为《逸周书》。凡此都可说明,当时学者认为此书与《尚书》有某种关系。虽然如此,《逸周书》的地位在过去历史上究竟不能同《尚书》并论,直至清末《书目答问》列之于古史类,反不如《汉志》之在《六艺略》。历代研究注释此书的也不多,于晋孔晁注后,惟有《王会》一篇多有学者讨论,书中其他部分几乎无人顾及。清代乾嘉学风兴起,才有卢文昭、王念孙等家陆续加以整理。道光时,朱右曾著《逸周书集训校释》,堪称集成之作。随后又有朱骏声、俞樾、孙诒让,以至刘师  相似文献   

16.
《万氏医贯》题为万邦宁撰,原序中称其成书于1567年,但据对大量史料的考证,尤其是通过对《万氏医贯》的版本印行情况、历代目录对此书的著录情况以及对原序内容的考证发现,此书即万全《万氏家传幼科发挥》之赝品。作者对与此二书有关的各种历史线索以及两书内容作了一系列考证,但有些疑问考证未果,希望医史界同仁参与讨论,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7.
一、《诗品》正名《梁书·钟嵘传》云:“嵘尝评汉、魏、六朝五言诗,名曰《诗评》。”《南史·钟嵘传》则称此著作为《诗品》。《隋书·经籍志》有著录,云:“《诗评》三卷、梁钟嵘撰。”注云:“或作《诗品》。”《新旧唐书·艺文志》则承《隋志》之旧。南宋以还,官私书目著录则仅署《诗品》之名,不复有《诗评》之称。是书名称沿革,大致如此。《梁书》作者姚思廉、《隋书》作者魏征等,均初唐间人,而此两书同时在唐贞观三年  相似文献   

18.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最早明确作出这一判断的是吴玉摺和阮葵生,但并未广泛为人所接受。到1923年,经胡适、鲁迅的考证和认可,才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成为定论。1933年俞平伯虽曾提出怀疑,但并未掀起波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时有疑意,1983年章培恒发表了质疑的文章,引起了讨论。笔者现不揣浅陋,聊抒鄙见,以助探讨。一、吴承恩《西游记》是游记性质的作品先把《西游记》的著录情况择要开列于下: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杨景贤《西游记》。明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卷中《乐府》:《西游记》。明周弘祖《古今书刻·山东·鲁府》:《西游记》;又《山东·登州府》;《西游记》。明徐渤《徐氏红雨楼书·子部·释类》:《西游记》二十卷。杨景贤、名暹、后改名纳,  相似文献   

19.
孙樵著作,据中和四年(884)作者《自序》,共三十五篇,辑成十卷。但《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经纬集》三卷,《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通志》、《文献通考》同。只《直斋书录解题》作《孙樵集》十卷,与《自序》同。此外,宋尤袤《遂初堂书目》、种放《退士传》、王象之《舆地纪胜》等亦提及此集,但未言卷数。由此观之,宋代流传的本子,大概只有三卷,十卷两种。  相似文献   

20.
江陵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古竹书《盖庐》 ,是托名伍子胥的古兵法著作。该书与《汉书·艺文志》中兵技巧家的《伍子胥》1 0篇无关 ,而可能是同书著录的杂家《伍子胥》8篇中的一篇。其成书时间当在楚汉之际或是战国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