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74年3月25日,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等一群年轻的法国画家,在巴黎举办了无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展览会,因莫奈画作《日出·印象》的题目被一位观点守旧的记者借用,撰文嘲讽此展览为“印象主义画家展览会”,遂产生印象主义或印象派之名。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孙犁,四十年前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小说《荷花淀》时,他的作品就被人们誉为是“一个将要产生好作品的信号”。的确,他所描绘的那一幅幅冀中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图景,那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至今还使人难以忘怀。孙犁作品之所以这样充满诗情画意、隽永清新,与他作品中描绘的一幅幅风俗画是分不开的。 一  相似文献   

3.
陈宝生     
陈宝生,祖籍山西临县。1939年10月21日出生。研究馆员(国家一级摄影),现任榆林地区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是全国颇有影响颇有建树的摄影家之一。1963年摄影处女作《人畜两旺,人强畜壮》获得全国优秀摄影作品一等奖后。此后三十年共发表新闻、艺术摄影作品4000多幅,出版了摄影作品集、理论文集12本。近10年来,一批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农家乐》、《黄土魂》、《万马奔腾》、《大河号子》、《奔腾》、《沸腾的黄土地》等100多幅作品,共获得国内外197项摄影奖,其中获国际摄影奖95项。获奖的频率和档…  相似文献   

4.
张格波 《华人时刊》2005,(12):I0004-I0005
睢宁儿童画创作始于1955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睢 宁儿童画不断发展、壮大,1981年南斯拉夫世界儿童画创作展览中,中国儿童画有15幅获金质 奖章,其中7幅是睢宁儿童的作品。从此,睢宁儿童画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 泛关注。 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15000余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70多 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各类奖项1300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4枚,特别金奖15枚,金牌203枚; 有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500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12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3 幅被日本、香港以年历出版,5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作品 精选》一书,先后由国家级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等三个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2012,(Z2):74-75
莫奈名画《睡莲》局部莫奈晚年在法国塞纳河谷的一个小山坡上,坐落着一个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的鲜花小镇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以前,攀枝花市鲜有摄影作品获得国际大奖。可现任四川鸿舰重机公司纪委书记杨彦,这两年却与国际摄影大奖结下不解之缘。他拍摄的《专注》、《童年》、《流动的菜市》等作品纷纷在国际摄影大赛中摘金夺银。2016年4月21日,当他的摄影作品《让快乐飞》从187个国家的两万多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科威特国际摄影大赛体育组银奖时,让不少业内外的人士注  相似文献   

7.
1920年5月18日《民国日报·觉悟》上,刊载着一首题为《伊》的白话诗,署名:世俊。聂元素、陈吴苏等同志所编《陈毅早年的回忆和文稿》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一书,把这首白话诗作为陈毅同志的作品收入。冯锡刚同志《陈毅同志早期的文学活动》(载《北方论丛》1982年第1期)一文也说:陈毅同志的诗歌,“现在发现的最早作品是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伊》的白话诗。”我一度也曾有过同样的认定。现在看来,白话诗《伊》不是陈毅同志的作品。其理由如下: 一、从署名看陈毅同志是陈家“世”字辈,早年他的父、祖辈为其取名“世俊”,是事实。但是,仅从这一点出发,认定白话诗《伊》是陈毅同志的作品,依据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8.
张格波 《华人时刊》2005,(11):I0005-I0006
睢宁儿童画创作始于1955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睢宁儿童画不断发展、壮大,1981年南斯拉夫世界儿童画创作展览中,中国儿童画有15幅获金质奖章,其中7幅是睢宁儿童的作品。从此,睢宁儿童画引起了国内外美术界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有15000余幅儿童画作品被选送到美、英、法、日、德、港、澳、台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各类奖项1300多个,其中外务大臣奖4枚,特别金奖15枚,金牌203枚;有4幅作品在联合国大厦陈列,500余幅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12幅入选国家和省编美术教材,3幅被日本、香港以年历出版,5幅入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出版的《中国儿童画世界获奖作品精选》一书,先后由国家级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睢宁儿童画选》等三个专集,为各类美术院校输送4000多名专业人才。国家文化部于1996年12月正式命名江苏睢宁为“儿童画之乡”,这一殊荣至今仍是全国唯一。  相似文献   

9.
在《古事记》中,伊邪那美是诞生日本国土的创世母神,但伊邪那美在日本并没有成为受人崇拜的大母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伊邪那美生育火神而亡的事件密不可分.伊邪那美之死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死亡,她在日本神话中有可能是作为被杀的女神存在,而在被杀的女神背后,则隐含了史前社会男性对于女性生育与创造权力的抢夺.  相似文献   

10.
雷龙璋     
1952年生,西安人。幼承家教,喜爱绘书。从事美术工作数十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民革党员。曾在西安美术学院研习中国书专业。1991年12月,作品《太华春色》、《听泉圆》等14幅被省外办作为礼品,赠送国宾。1992年,参加《国际中国书展大赛》获荣誉奖。8月,作品“终南山居”在《国际中国书画大奖中华杯》获优秀奖。同月,入编《世界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中国民问名人录》、《1992年中国美术家年临》。9月,在省美术家书廊参加《十人书画联展》。1993年9月,深入福建闽北山区参加福州市政协组织的扶贫义卖,赠书数十幅。10月,…  相似文献   

11.
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是一个俄国作家。在十九世纪末、廿世纪初,革命高涨的年代,一度以自由主义者的立场反映沙皇的黑暗统治,创作过一些反对沙皇专制的有进步倾向的作品。1905年革命失败后,在反动统治的镇压下,知识分子阶层的颓废情绪增长了,阿尔志跋绥夫成为颓废文学的代表作家。1917年十月革命后流亡波兰,死于华沙。鲁迅在1920年译介过他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短篇《幸福》,1921年又译介短篇《医生》,并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新兴文学典型的代表作家的一人,流派是写实主义,表现之深刻,在侪辈中称为达了极致。”与此同时,也深刻地指出:“阿尔志跋绥夫是厌世主义的作家,在思想黯淡的时节,做了这一本被绝望所包围的书。”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中阳国际剪纸艺术节,作品《五福临门》获三等奖,《学安全、促生产》获优秀奖。 ◆2008年北京迎奥运剪纸艺术大展,作品《中华民族、前程似锦》获纪念奖。 ◆2009年中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剪纸艺术作品展,作品《我也当个火炬手》等两幅作品被组委会收藏。  相似文献   

13.
《卡斯特桥市长》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第四部作品,一直以来,该作品都被认为是描写人与命运冲突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从圣经的角度来重新解读该作品,认为意在描述的是历史变革时期新旧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从而揭示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从故事主线、人物性格及细节描写三个方面来探讨该作品与圣经中扫罗与大卫交往故事的诸多相似之处,从而得出结论:圣经就是《卡斯特桥市长》的创作原型。  相似文献   

14.
据2008年10月21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某大学学生郭某,明知老乡要去抢劫,仍将一把砍刀和一把匕首交给老乡使用。尽管他一没有参与作案,二没有分赃,近日还是被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依法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另一被告人戚某被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000元。  相似文献   

15.
王罡 《华人时刊》2012,(7):70-71
2002年冬天,有一幅林散之草书精品相继被几个收藏大家看中,就是因为价格太高都下不了决心,那幅作品就是我们面前的草书《高青邱泊枫桥》。作品气格高古,神韵独具,3次出版,观之称绝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报》于2003年9月26日和28日连续刊发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珠海:国耻日来了日本买春团》。消息说,9月16日,珠海来了380多名日本人,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16岁。他们名为来中国旅游,实则是专门来“玩中国姑娘的”。珠海国际会议中心立即通过各种渠道招徕500名中国“小姐”。晚7时多,日本人用完餐后,厅内突然响起如同抗日战争影片里日本军队出场的音乐,中国“小姐”分别从几个入口处蜂拥而至。日本人狂笑着上前搂住中国“小姐”,整个楼里,全是一片淫声浪笑。直到“9.18”日本人才“心花怒放”地回国。如此不堪入目的场面,被有血性…  相似文献   

17.
一幅名为《受伤的美军海军陆战队员回国结婚》的摄影作品荣获了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大奖赛肖像类一等奖。这幅图片中只有两个人:新娘克兰和新郎西格尔。克兰身披婚纱,手捧鲜红的玫瑰,她是那么漂亮。而身旁的新郎西格尔那张脸却让人惊恐:  相似文献   

18.
边文 《百姓生活》2011,(2):17-17
据央视《今日说法》2010年11月29日报道:昆明市独居老人张小余离世5年,躺在家中无人知晓。2010年10月26日,当拆迁的工作人员走进老人家门,早已去世的老人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代被临摹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代的皇宫贵族、文人墨客对《清明上河图》的掠夺和收藏,也从未停息过。  相似文献   

20.
1947年出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现为广东省美协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揭阳中国画院副院长,宏光美术馆馆长。师承潘天寿大师高足,岭东著名画家林受益先生,擅长国画,指画。1972年,作品《大地回春》祝贺中美两国建交,由美国总统尼克松办公室主任邢平博士带往美国;1979年《榕荫》等4幅作品被广州博物馆收藏并举办个展;1980年,《岭南佳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