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近代北京的历史上,商业的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社会政治动荡、人口数量众多、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并存等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这一时期的北京商业遵循着本地市场的发展规律,因应时势,创造出了独特的北京商业文化。本文以市场为研究对象,从市场环境、商人群体、营销风格、消费形态与品牌意识五个方面论述近代北京商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刘锦增 《社科纵横》2014,(9):151-153
当前,中国正处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商人社会责任缺失的时期,重塑商人形象,重建商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势在必行。宋代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商业繁荣,商人阶层扩大。宋代也是中国古代商人社会责任观增强、完善的时期,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宋代商人秉持以"诚信为本"、"经世救民"、"忠心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等社会责任观。认真分析宋代商人的社会责任观,对当下商人社会责任观的重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业社会中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冲突在西欧商业社会发展的早期,艺术家和高雅文化的拥护者们就已宣称:他们认为的商人价值和美学精英的价值之间存在着战争状态。艺术家和知识阶层提出了战争措辞并抢先占领了表达阵地;而商人和行政人员则以毫不介意的冷淡而不是对艺术家的残酷迫害来介入这场战争。尽管艺术家过去和现在一直在抨击商业体制的许多明显的特征(物质商品的积累,强调金钱是个人及其工作的尺度,工厂纪律刻板的效果,极力强调成就实现的狭路),但以下情况可能是真实的:基本的争端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价值的抽象结  相似文献   

4.
蒋建国 《探求》2003,(5):40-47
消费文化史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清代广州作为西方文化和消费品输入中国的桥头堡,是清代城市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范本。本文从对外贸易、中西关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角度审视清代广州的消费文化,考察清代广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认为它是在西洋人、西洋货和西洋文明与广州的商业文化结合中逐步生成的,并带有强烈的开放性、世俗性、享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这对研究清代广州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关于文化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化(Culture),学者们下过许多定义,但这些有关文化的争议和讨论全都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而这个词汇在其他文明中的演变却从未得到认真的研究。对其他伟大文明中的这个词汇作一番分析,能够帮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能够提供一个实例来说明有关语言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区别。语言对于思维、知识以及文化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现有的词汇术语影响着社会活动;另一方面,社会活动又创造出新的事实,这些新的事实必将被纳入语言中,以便表示未来的行为。这里我们将分析一下文化这个词汇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11):116-118
表达实践的教义无论是太强还是太弱都不会带来真正的实践认识,要让彼此不相互歧视就必须找一个好的联系点。这样,法律教义与法律事实本身之间的关系问题构成了法律实践的一个重要范畴——中介范畴。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教义与事实本身的综合,实际上是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中的,这表现为原则阐明与事实分析之间无止境的循环,有价值的教义背后都有它的实践力量,有内涵的教义都与其所处的社会之间有着合乎历史逻辑的联系,并对社会进行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商业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实际上首先表现为商人的作用,尽管商人在生产与消费二者之间的交换过程中获利,但是,商人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交换双方达成交易,从而实现交换.他们利用种种手段来扩大成交机会,并且有效地避免了随着交换机会的增多为实现交换而付出的各种代价.其次,商人在市场机制中付出了空间与时间方面的代价.由于商人对货场负有运输、保管及销售的责任,从而避免了很多人为实现交换因受各种特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5,(5):109-115
《马可·波罗游记》里有许多关于元初商业文化方面的记载,包括纸币、税收、商业城市、商品以及商人等。之所以元初的商业文化如此的繁荣,与当时元朝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以及游牧民族特有的"重商主义"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海英 《浙江学刊》2007,1(2):83-90
明清时期大量商书的刊行,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经商、行商风气之盛,同时它本身也凸现了这一时期商人意识的觉醒和商人自身对这一职业的认可与重视,说明这一时期的商人,已开始重视商业知识的累积和传播,并对子弟、生徒授以职业的商贾教育。就明清商书中所体现的商业知识的传授特点而言,公开刊印的商书多以“行商”知识为主,主要介绍交通路线、各地商品行情、经营买卖各类商品的专业知识等内容;“坐贾”方面的商业书,因时常涉及到店家内部的经营秘密或行业窍门,初以抄本为多,刊印本多出现在清后期;而一些涉及本行业技术秘密、针对性较强的商书,主要都是以抄本的形式在业内传授。  相似文献   

10.
冯仑 《东西南北》2008,(6):50-51
政策与政府的态度,将左右商人金钱进账的多寡。牟其中在商业上有过巨大的成功,但最终还是身陷牢狱,没能成功到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发现,他的问题是商业逻辑和社会制度逻辑的冲突。倒飞机这件事情勉强成功,后来其它项目为什么都不成功呢?其实他每一个商业计划,包括炸喜马拉雅山,商业逻辑都是对的,但这些计划却是为当时的社会体制所不相容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会老年学理论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学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研究与老年人有关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作为老年学的一个分支,社会老年学集中研究引起衰老的社会和文化因素,认为不把心理和生理上的衰老与社会或文化背景联系起来,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人的衰老过程。1922年,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开始从事社会老年学研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人们在从社会角度理解衰老过程方面只初步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六十年代以前,社会老年学家曾与其偏重于生物学研究的同事们一道,努力想解开衰老的奥秘。随着这门  相似文献   

12.
北美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曾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从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一些教育学家将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在研究中注重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以教育作为研究的焦点;社会学家则把教育社会学看成社会学研究的分支,在研究中主要着眼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F. J.布朗曾在其《教育社会学》(纽约普伦蒂斯-霍尔出版社,1947)中引用D. W.多德森的话说,“教育社会学的兴趣在于研究整个文化环境的影响……教育社会学对学校感兴趣,但认为学校只是整个社会的一小部分。教育社会学特别感兴趣的是找出操纵教育过程的方法(社会控制),以便更好地发展个性。”联合国教科  相似文献   

13.
维贝尔著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理性问题。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维贝尔对欧洲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命运,“使世界摆脱魔力”的过程以及被他作为现实、文化和人的基本事实加以考察的过程发生兴趣。维贝尔在考察人类行动的理性时,提出了为什么理性成了现代生活的最主要形式的问题。这个问题与理性上的“文化意义”问题有关,因为根据维贝尔的方法论,社会科学不能局限于解释现象的事实结果,而应该说明它们的文化意义。维贝尔不同于现代的社会学家,他是以一般历史观点来考察价值多元论的。按照维贝尔的看法,人不只是、也不主要是借助社会结构来创造自己的现实性,而  相似文献   

14.
曾贵 《创新》2011,5(1):116-120
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所下的首个学术性的文化定义以来,学术史上的文化定义可谓蔚为大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定义现象。一方面,这些囿于学科分工所下的文化定义开拓了人类的文化视野;另一方面,这些文化定义过于笼统和抽象玄虚,文化成了一个类似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概念,无所不包,令人更生迷惑。文化定义应该超越学科视野,揭示出文化的本质内涵。就本质而言,文化是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人类认知。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人类学家可能会被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他们的资料是在不熟悉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长期的参与观察而被收集起来的;他们使用一个整体性的参照框架;而其目的则是针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人们眼中是泛文化的.在其他领域中的研究有时满足于这些标准中的一个或更多的标准,唯有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人类学才把所有这3个标准都当作其研究方案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标准.参与观察是反对种族中心主义的主要的人类学方法.野外作业要求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熟悉的环  相似文献   

16.
实践哲学和文化哲学这两个名词既被用来表述两种不同的哲学路向,也被用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种建构模式和理论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实践哲学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的兴起也成为了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两种理论路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都有着深刻影响.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中,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理论形态都不是一个完整、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正在进行时"的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进行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人类社会生活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从文化的视角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哲学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当代形态.文化哲学的视角本来就内在于实践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梳理了社会管理作为一种概念是如何被定义的,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的主体、功能、价值取向等,以及社会管理作为一种历史的存在是在西方和中国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最后指出了社会管理在中国发展的可能路径及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思想文化是社会存在的产物,但它对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时代交替和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的时候,就更为明显。因此,自觉地改造不适应社会进步的传统文化,和建立先进的文化结构,就显得极为重要。从日本传统文化结构向现代文化结构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获得一些启迪。 (一)日本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渊源从宏观上讲,日本现代文化结构是部分传统文化因素同西方传入文化的有机融合的产物,因此,它的历史的和逻辑的起点必然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马列主义哲学的发展是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分不开的。由于马列主义哲学来自于社会实践和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所以把马列主义哲学和实践相结合,这在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已成为全面地、创造性地继续发展马列主义哲学的依据和推动力。马列主义的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论,它告诉我们,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了使马列主义的方法论更为精确,必须进一步完善其每一个基本原理,如精确定义:什么是国际主义、党性、乐观主义以及它们的原则性;什么是客观性,处理一  相似文献   

20.
一、对现有群众文化概念的反思目前,理论工作者给群众文化所下的定义颇多。这与“群众文化”本身是一个含混的、泛指的和抽象的概念有关,也与“文化”概念的多义性有关。本文所认同的文化定义为“文化为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并将文化的两个方面,称作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目前众多的群众文化定义中,普遍受到人们认同的是“业余文化”说,亦即“非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