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快速崛起和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中国外交在外交战略、外交理念和外交途径等多个层面实现了成功转型,如制定了全方位、立体结构的外交大战略,提出"以人为本"的外交理念并付诸实践,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活动,不断提升经济外交的意识和质量等。但是同时,在发展变革中遇到的国内和国际压力也给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变革带来诸多困境和难题,突出表现在国内发展、稳定和民族认同问题,国家自身定位的困境以及融入现存国际体系的困境等方面,这些都成为今后中国外交必须认真、慎重应对之课题。  相似文献   

2.
文化外交是一国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或实现某种特定战略意图,以自身文化为载体,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它是从属于并服务于以维护和发展国家安全利益为核心的整体外交战略的。在文化外交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以此来指导国际关系与外交活动的方方面面。浅析了文化外交的概念,梳理了中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外交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构建和谐世界目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于卫青在《江汉论坛》2014年第8期撰文指出,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文化手段达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对外战略意图的外交活动。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西方殖民国家的扩张,文化外交成为西方国家的外交工具,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先后开展了文化外交活动。美国政府比较晚从事文化外交活动。从美国  相似文献   

4.
“大外交”是邓小平外交思想内容和特征的总括。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论新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多边外交”,一般是指通过国际组织、国际会议进行的外交活动和国际合作。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多边外交在国际关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逐渐深入的,中国的多边外交战略是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不断调整的。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和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必须积极地参加多边外交活动。首先要制定正确的外交战略。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其次,要实行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要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等全球性国际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发挥中国在区域性国际组织中的积极作用,推进地区性多边外交的发展;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并将此作为中国多边外交的基本立足点;要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大国间的多边合作,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朱霖同志随同黄镇同志由匈牙利到印度尼西亚,再由法国到美国,以大使夫人和使馆参赞身份,协助黄镇同志对外开展外交活动,对内从事馆务建设和党的工作。她发扬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使馆内言传身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爱护和培养教育青年同志,做出了贡献。她不愧是一位开创我国新型外交和树立独特风格的第一代外交战士。”这是当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对在外交战线奋斗了30多个春秋的朱霖的评价。今天朱霖已年近八旬,从外交岗位上退下来  相似文献   

7.
“韬光养晦”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对外战略策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以往的外交活动中显示了重大作用和指导性。我们不能把它仅仅理解为妥协、退让 ,要深明其内涵 ,并随时代发展赋予它新内容 ,指导外交新工作。“韬光养晦”没有过时 ,今后的外交策略更需要它。  相似文献   

8.
能源外交是中国整体外交的一个独立内容,成为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中心议题.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力量,综合运用一切合法、和平的手段,紧密围绕缓解我国能源短缺这一中心问题而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活动.能源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现在和将来极其严重的能源(石油)短缺问题.通过积极的能源外交促成有效的国际能源合作对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公共外交是由政府主导,通过对话沟通、媒体传播、文化交流等互动形式赢得国外公众认同与支持的外交活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有利于消弭"中国威胁论",提升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新形象;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然而,现阶段的中国公共外交存在缺乏统筹规划、政府角色过浓、公共外交学理分析不够等问题。夯实战略规划与统筹协调,淡化政府角色,推进理论支持与科学论证,挖掘公共外交人才,强化公共外交客体研究和巧借海外大众传媒发音是推进中国公共外交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论外交活动中的公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公关是现代公共关系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外交这一特殊领域中的运用,在当今国际社会外交活动中正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对外交公关的基本特征、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及其若干职能和实施途径的探讨分析,试图勾勒出“外交公关”这一概念的基本框架,以期拓展现代外交方式的研究领域,并对提高外交活动的效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7.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