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文化区及其划分标准 就像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很不一致一样,人们对作为文化的地域类型概念的文化区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在这里,我们把文化区看成是一个具有连续空间范围、相对一致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或近似的历史过程、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民族传统和人口作用过程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观构成的地理区域。一般地,文化区可分为形态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两种类型。形态文化区以一种盛行文化的特征或几种文化的综合特征加以规定,其范围随着所采用的指标而变化,如聚落文化区、语言文化区等。功能文化区系指某个组织起来并有政治、经济或社会方面的机能作用的地区,它在文化上不完全一致,其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对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其中涉及到矛盾转化属不属于同一性的内容。本文就这个问题发表些意见,主要是阐明矛盾转化应该作为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范畴来研究。 一、关于对矛盾同一性的理解 为了正确理解矛盾同一性和矛盾转化的关系,先就同一性问题作点剖析。 理解矛盾同一性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首光,矛盾同一性是辩证的同一,而不是形而上学的等同性。所谓辩证的同一是说“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同一和差异不是不可调  相似文献   

3.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论》中有专门的一节谈到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阐述列宁的下述两段话:“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下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同一性和斗争性,历来是有争论的领域:究竟什么叫同一性,什么叫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4.
青海江河文化源远流长、古朴多元,可大致分为三江源、青海湖、柴达木和河湟四个文化区域,各文化区的江河文化均蕴含丰厚而独特的生态内涵与价值,并具有神圣性、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传承性的特质,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青海的重要文化资源与内在精神源泉。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厘析青海江河文化的生态内涵、文化特质、时代价值,能够对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路径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许多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论著中,都把矛盾的同一性等同于对立面之间的联系。颇为流行的说法有:“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即是对立和同一”,“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对立面双方之间的联系,才具有辩证同一的性质。”“任何事物、系统、过程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着的,既相互联系,具有同一性;又相互排斥,具有斗争性。”“总起来说,同一性就是讲对立面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路云亭 《晋阳学刊》2007,(3):113-116
山陕文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各领风骚10余年,已构成一种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现象.山陕文学的崛起是先秦文化和汉唐文明在当代的复兴形态,也是对古代地域性优势文化的另类纪念方式.山陕文学都以农民为主要描写对象,两地作家均表示过对亚细亚农耕文明具有发言权,对生命力的强烈关注,构成了两地文学的一致惯性.深厚的黄土文化与黄河文化情结是两地文学的另类特点.两省地域文学和文化也有不同之处.山西文化包括了雁北忻州地区的佛教文化区、晋中地区的晋商文化区以及晋南地区的黄河文化区.陕西文化也分为陕北文化的黄土文化区、关中一带的巫道文化区、陕南的川蜀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区.陕西文学的宗教归依是神道与巫觋文化,山西文学的宗教支点在于儒家与法家思想.山陕地域的文学和文化共同继承和发扬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延续了黄河文明的强大文化自信力,同时,两者共同勾勒出了一种混沌蛮荒的北方意志,为北方腹地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文化性探索和精神层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的矛盾,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不论怎样相互排斥和斗争,都离不开对立双方之间的共同性、共同点和一致性。有共同性才能有同一性。什么是同一性?黑格尔写道:“自身同一的否定物和自身同一的肯定物于是就成为一个并且是同一个同一性。”“同一性这一本质的规定,在命题里,便是这样说的:一切事物都是  相似文献   

8.
论矛盾同一性的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要讨论的矛盾同一性的质,实际上就是因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方面经过斗争实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变成同一,完成了质变,此刻的事物与彼刻的事物在质上有了根本差异,其内在规定性绝然不同了;其次,研究矛盾同一性的质,实际是研究实现了矛盾同一性的事物之质。倘从这种矛盾同一性的实现逻辑而言,它们又可以称作为必然性矛盾同一性和或然性矛盾同一性。如此,矛盾同一性的质也就划分为二类,即必然矛盾同一性的质与或然矛盾同一性的质。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质,需要分别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9.
李继武 《东岳论丛》2007,28(6):101-105
同一性和斗争性作为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其关系是辩证的。我党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的经验教训一再启示我们:搞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学会在同一中把握斗争、在斗争中把握同一的方法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应如此。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期求的是一种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并自觉地以矛盾同一性规范限制矛盾斗争形式和规模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艺术地运用各种斗争形式以维护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和稳定所需的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是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教特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一、中国传统文化宗教特质的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特质是针对西方文化的科学特质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大的类型上可以分为鬼神文化、宗教文化和正统文化等思潮。鬼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鬼神崇拜为主题的文化思潮,包括神话、仙话、鬼话、怪话和方术五个大类,分别从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俗文化的五大主题,宗教文化是以宗教信仰和超现实的崇拜为主  相似文献   

11.
大夏国农牧经济交相辉映的特点,在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区具有农牧经济并存物质文化特征的小区域中具有典型性。草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复合文化,有具有突出特色的游牧文化,也有局部区域的农耕文化,还有适应某个地区经济交融而形成的农牧结合的文化。大夏国的物质文化正是第三种类型中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因素和人文条件对江苏文化区的形成、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概言之,主要表现为两大地理界线、四大区域文化、三次人口迁移、三大水体。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方言为主要区划指标,以县为基本区划单元,将江苏省划分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等三大文化区;进而在此基础上,把江淮文化区细分为金陵文化亚区、淮扬文化亚区和海盐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时代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人们在同一个历史时代运用语言的各种特点的综合表现。语言的时代风格,是一种主要由时段因素造成的风格类型。同一民族的同一时代的人们,由于共处在相同的时代条件下,在语言运用上受着相同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往往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点,表现出相同的时代风格,不同时代的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到语言运用上,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14.
李翠兰 《船山学刊》2007,(3):185-187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经济、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者在思维方式、基本精神特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也存在着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价值。汉语的北方话和南方话的形成,有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多种原因,其文化在根源上虽然具有同一性但又存在差异。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话的西南片区,它与北方话内部交流基本上没有障碍。因此,重庆方言剧作为推广重庆话的一种渠道,要走向全国,应从剧本、创作者和语言应用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人是差异与同一的统一体,正义是人的正义,因而正义就有基于人的差异性和基于人的同一性的正义,即人的差异性和同一性构成了正义的两个基本点,人的同一性是平等的基础,人的差异性是符合比例的基础,而抽象和具体则构成了平等与符合比例的思维生成特征。  相似文献   

17.
矛盾学说在西方哲学史的演化发展中呈现了一个从强调对立到注重同一性,再到确认非同一性的地位的过程。强调对立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特点,并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但也因此导致了僵硬对立的思维习惯;黑格尔则注意到同一性的重要性,深刻阐发了具体同一的思想,但却过分强调了同一性的重要性,走向了绝对同一;阿多尔诺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强调了非同一性在矛盾构成中的重要性,从而克服了西方矛盾学说的一个重要缺陷。  相似文献   

18.
吴圣刚 《中州学刊》2006,(1):155-157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原概念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然产生一种区域性的精神生态,即文化生态。中原文化生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中原人民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更包含文字文化、口传文化、技术、工艺以及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中原文化生态具有根基深厚、整体统一、稳固茂盛、动态发展、人地相关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对于同一性的含义问题,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根本不同的理解。形而上学的同一性,又叫抽象的同一性,它把事物本身包含的同一与差异绝对地割裂开来,认为每一事物只与自身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商品拜物教的社会,这种拜物教中包含了一种物化的逻辑,它延伸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由此非经济领域也具有类似于经济领域的特性。按照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的思想,文化工业作为一种非经济领域完全按照经济领域进行生产和再生产。文化工业具有拜物教的特点。在这里,工具理性原则、同一性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按照工具理性原则、同一性思维来生产的文化是反文化的。文化必须从工业体系中独立出来,才能发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功能。反文化的东西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就是今日文化生产的痛苦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