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虚拟社区的不断成长,采用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视角,重新阐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考察媒介技术与公共领域历史演进的内在关联,分析网络空间的公共领域特质,归纳网络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以此探讨网络作为"公共领域"的特质与虚幻性。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非常重视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人以及历史的积极作用,并希望籍此摆脱人在历史与客观规律面前的消极被动局面。这不仅是直接面对社会历史环境的选择,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青年时代、建国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个时间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质,都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阶段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非常重视主观能动性对于个人以及历史的积极作用,并希望籍此摆脱人在历史与客观规律面前的消极被动局面。这不仅是直接面对社会历史环境的选择,也是毛泽东哲学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毛泽东主观能动性思想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青年时代、建国前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3个时间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质,都与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阶段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作为一门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引介到中国的学问系统,从最初引入之时便面对着社会学中国化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本质,乃是普遍的社会学理论同具体的中国社会历史情境之间的张力问题。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张力,又如何真正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建立面对中国历史与文明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成了社会学研究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社会学的中国化,究竟是理论概念上的中国化还是研究对象上的中国化?抑或是研究方法上的中国化?本文通过对国内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发现,潘光旦、费孝通和瞿同祖等老一辈社会学研究者构成了国内社会学研究的古典时代,开启了一系列经典的本土研究范式,并被后来的学者继承下来。当下的国内历史社会学研究,凸显出问题意识的整全性、研究视野的开阔性以及经验研究的总体性三重特征,既是历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历程上的突出特征,同时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话语体系提供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5.
吴文化与汉文化作为江苏省南北区域不同特质的区域文化,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区域内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内核,呈现出“秀美”与“雄豪”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特质.长期以来,吴文化与汉文化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背景下,挖掘弘扬吴文化与汉文化的优秀精神内核,并将其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吴韵汉风”文化新景象,不仅体现了和合文化的精神内核,对于江苏区域文化的整体发展和创新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历史社会学是历史社会学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理论主要来源于城市科学、历史学和社会学,其中历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城市历史学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学和综合性的城市学构成了其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城市历史社会学的方法论侧重于城市功能、城市历史和城市社会三方面,具有较强的历史透视作用,已经成为寻求历史学与其它学科融合、历史资源与当前发展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历史社会学的形成过程进行概括,将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发轫期、形成期和发展期,研究这三个时间段内历史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历史社会学的形成既是历史主义在社会学内部的复兴,同时也是社会学的科学性研究对历史学产生影响的后果;历史社会学的研究必须厘清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这两个概念。分析了历史社会学发展的障碍与前景,认为历史社会学目前存在元理论构建缺失、研究对象特征性不明与研究方法存在争议这三个方面的困境,并且历史社会学还很难在解释学要求与阐述学传统中找到平衡点。在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前景上,历史社会学将走向更加繁荣的理论综合。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学史上,本土化、西方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四种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变迁趋势.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学本土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彼此是相容的,但目前社会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社会学全球化具有多重含义,故它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须分层次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学科史的发展进程中,历史社会学与社会史学科内部处境相似,既作为分支学科推进,也作为学科整体范式的追求,在社会学与历史学的交叉互动中扩展各自的学科视域.《社会学研究》和《社会》两本社会学代表期刊在近十年中共有46篇文章与历史维度或历史事件相关,可划分为明清之前中国传统社会研究、明清史研究、近现代史研究三个维度,前两类较多偏向于社会史路径,后一类则多选择历史社会学路径,范式的倾向与研究关注的历史时段及材料息息相关.历史/时间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共同加深了学科自身对学科间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科学精神特质是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中全力探索的八个主题之一。对科学精神特质的起源问题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科学精神特质存在的根据和思想内核,也有助于明晰和重新肯定现代科学精神特质。检视历史可以发现,默顿提出科学的精神特质是具有近代历史依据的,科学精神特质即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等科学规范的萌芽是内嵌在12世纪到17世纪时的西方大学的体制化结构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