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把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努力促进农民增收上,推出九项措施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2.
没有农民真正的小康,就不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没有农民真正的富裕,就不会实现新中国真正的“富民强国”,进而不会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伟大复兴。农民增收是农民实现真正的小康的必由之路,农民增收是实现农民真正富袷的必要要求。本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和特缸进行了分析,进而拓展出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以加快实现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决策探索》2011,(3):6-6
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日前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3元,比2009年人均增收1295元,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6%。至此,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已连续26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相似文献   

4.
《领导广角》2001,(4):39-39
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近日对记者实话实说农民收入。他说:“2000年,江苏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了2.9%。但这个增长只是由并不占多数的农民的收入增长拉动的。”回良玉说,去年,江苏农民减收户达60%,平收、增收的农户只占1/3强。“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  相似文献   

5.
中央1号文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农村实际,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环节。作为农业大县,要把这一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关键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好、解决好“三农”问题,真正找到与中央1号文件的最佳结合点,使广大农民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增收。一、做好农民增收工作难在全面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更应如此。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感到要实现绝大多数农民的全面增收难度很大,不仅在数量和领域上如此,在过程和质量上也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三农”问题的主体是农民,核心是农民,难点也是农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明确提出:“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这为扶贫开发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为此,“十五”纲要中指出:“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较快的增长”。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4万亿投资“保增长”,如何“调结构”再成焦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近日宣布,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7.7%。权威专家表示,我国实现全年GDP增长8%的目标已无悬念。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主要林产品贸易首次实现贸易顺差三大因素造成我国山洪灾害严重2005年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共接到人民币可疑资金交易报告28.34万笔国家统计局公布工业企业“1000大”——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国家统计局根据2005年大型工业企业年报,按主营业务收入排序,筛选出我国1000家最大工业企业,并于8月27日公布了“我国10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经营统计数据”。“1000大”规模明显扩大。据调查显示,2005年“1000大”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0%;资产总计同比增长了16.9%。“1000大”进入门槛提高到18.8亿元。行业分布偏向重化工。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以资金化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资金是目前农民增收的“第一推动力”。农民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是“实打实”的现金流。农民种粮食一度出现的“增产不增收”,不仅对农民带来了直接的伤害,同时使农民因此而不能补偿种粮食的资金投入和弱化了进行农业再生产的积极性。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从1997年到2003年这7年时间中,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仅相对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幅的1/2;1997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090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  相似文献   

11.
发展综合经济组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西部广大农村,要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笔者认为,发展综合经济组织是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天佐 《决策探索》2014,(20):15-16
2013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十连快",向着完成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收入倍增目标又迈进了坚实一步。但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仍未扭转,农村内部收入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从未来农民增收的渠道看,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工资性收入增幅不断下降,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长潜力最大。现阶段,要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必须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制度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周口市情》(周口市统计局2004.2)显示:近几年来,周口市农业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以后,一些县、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农业增长迟缓、农民增收乏力的现象。这种状况早已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经济理论界的重视,于是纷纷献计破解“三农”难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14.
射阳县地处苏北,是欠发达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83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9%,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更加紧迫和尤为重要。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协调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整体推进“三农”工作,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一、以增收致富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追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主旋律,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一是强化龙…  相似文献   

15.
自2010年以来,四川省巴中市白庙乡全面推行财务公开运作方式,这种“晒裸账”的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财务公开,使乡镇政府“三公经费”的开支得到了有效控制;诚信招商,两年共获得企业投资1.6个亿;项目推动,实现了农民的增收。由此,白庙乡走出了一条“政务公开、诚信招商、项目推动、农民增收”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重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收入增长问题已经成为了党政领导关心和重视的重大问题,成为了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图找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探讨新阶段农民增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吕宁 《管理科学文摘》2010,(33):205-205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当前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新安县是一个以农为主的丘陵山区县,农民增收缓慢已经成为农村及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也是整个经济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那么,制约新安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对此,本文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农村信用环境相对较差,以及现有金融制度的缺陷使得国内金融支持“三农”仍存在较大难度。因此亟需进行相关制度创新,加大金融炙持“三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增长低通胀”是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9%的高增长态势,同时,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由上年接近4%降至2%以下,不仅如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累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依然偏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综合来看,200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后劲不足的共同作用,可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问题。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预计GDP增长8.5%左右,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将双双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继续回落。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是防止通货紧缩,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工具主要围绕着3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进行灵活微调,即对日益显现的供给过剩问题,要继续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适度压缩投资需求增长,防止产能过剩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对可能面临的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要通过积极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使内需增长保持快速稳定。为减少对外需增长的过强依赖,要逐步调整外贸外资政策。  相似文献   

20.
妙笔生花     
对原稿的改动具体如下:“全县农民减负30万,30万农民人均减负一元”应改为“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100%的农民都减负”。“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去年的一百万元增加到二百万元”应改为“全县工业总产值比去年翻了一番”。“全县种玉米一万亩”应改为“全县种玉米50000000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100元增加到200元”应改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00%”。“全县到2003年全部脱贫”应改为“全县比原计划的2004年提前一年全部脱了贫”。“全县农民减收1000万”应改为“全县农民增收负1000万元”。“这起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