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宏观结构是语言的高层次语义结构。文章简要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英汉语言宏观结构研究的发展状况,重点探讨了英汉语言宏观结构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其区别,并通过实例深入阐述了英汉语言宏观结构区别对英汉翻译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英汉语言的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2.
介词是虚词,也是重要的一类"功能词"。本文拟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特点揭示介词的使用状况、从而使英语学习者通过英汉语言对比这一很生动的方法,更好的学习,掌握介词。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和被动与主动三大特点展示介词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介词是虚词,也是重要的一类“功能词”。本文拟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特点揭示介词的使用状况。从而使英语学习者通过英汉语言对比这一很生动的方法,更好的学习,掌握介词。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静态与动态和被动与主动三大特点展示介词在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比较"和"对比"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语言学术语,然而在英汉译学著述和翻译教学的科目设置中混淆通用."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和"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与翻译"中的"比较"与"对比",形式与内涵完全相同,性质和目的也没有区别."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与翻译"的课程设置受到专家的质疑,与其名目不无关系,故建议以"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之名目统一术语,确立名称.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要搞好科技英语翻译,就必须了解并在表达时充分体现它们之间的差异。本文从句法结构和用词特点两个方面浅析了英汉语言在科技翻译中表达的差异,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省略是英汉语言共有的一种语篇衔接方式.本文从省略的定义及其衔接功能出发,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省略的相似性与差异,并探讨了在英汉互译中省略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英、汉语言各自独特的亲属称谓体系 ,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文化特征。本文旨在从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 ,探讨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产生差异的社会、历史渊源 ,研究比较其深层文化内涵。指出这种差异的产生与社会性质、政治与经济生活、以及伦理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多一些沟通的成功 ,少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中隐喻的认知与异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对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的认知以及英汉语言中隐喻的互相采用的现象.人类基本相同的生理结构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了许多相同的印象和概念,但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使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产生不同的印象和概念.这些都充分体现在英汉语言的隐喻之中.英汉隐喻中的异同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体现在有关人体、动物、植物、颜色及其他物质方面的词语以及委婉语和成语中.指出了研究英汉语言中隐喻异同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中都有着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汇,反映了英汉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其形成本质上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人类的认知机制决定了动物暗喻联想特征与暗喻产生的理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国内外对英汉语言禁忌的研究,重点分析我国对英汉语言禁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指出我国在该领域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术语翻译是将原语术语的语言符号转变为译语术语语言符号的思维过程,故而术语翻译必然会受到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和不变性的制约。从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和不变性视角,对术语翻译的“现有译法”和“找译译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论断是“现有译法”的理论基础;索绪尔语言符号不变性论断是“找译译法”的理论基础;“找译译法”适用于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现有译法”适用于无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将“现有译法”误用到有译语对应词的原语术语翻译是造成目前术语翻译难,术语误译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巴尔胡达罗夫的翻译理论一直被译界看作为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本文分理解和表达两部分讨论了巴氏理论与文艺学翻译理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的基本主张 ,并得出结论 :巴氏理论不仅仅是语言学翻译理论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 ,它同文艺学派的主张几乎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3.
英汉互译中的一些语用错误:类型、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互译经常会出现一些语用错误。本文从二语习得的有关理论、功能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探讨了这些错误类型及形成原因,说明不能简单从某个角度来判断翻译的语用错误。英汉互译语用错误要克服,肯定要考虑交际目的,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和读者或听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言风格学是一门从修辞学和文艺理论中分化出来的有关语言运用的新兴学科;工程俄语是科技风格的俄语,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交流语言。从语言风格学的视角来讨论工程俄语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结合实例分析工程俄语的翻译可知,只有正确的掌握专业术语、精准记忆缩略语、准确翻译同根词、把控翻译对象的间架结构,才能提高工程俄语的口头、书面翻译技巧和准确性。与此同时,还应基于俄语和中文的不同语言特点,将工程俄语同译者母语(即中文)相比较,处理好翻译的语序和取舍关系,并且不断积累和更新相关科技知识,才能做好工程俄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名人纪念馆展板解说词属于外宣文体,但有着与其他外宣文体不同的语言特点,因此翻译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以烟台王懿荣纪念馆翻译展板解说词为例,通过分析该馆汉语解说词的文本语言特点,即通俗化说明、专业术语、渲染性语言混杂,结合例子讨论了应用的主要翻译方法,包括直译与意译、增译与减译的结合运用,并着重探讨了名人纪念馆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即术语翻译,展示王懿荣纪念馆展板解说词出现的若干历史术语的翻译过程,讨论了采用的翻译策略,为名人纪念馆展陈解说词之类文本的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黄汉平<德里达的解构翻译理论初探>一文的批评意见,主要从"语言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直译与意译","翻译与语言差异的问题"几个方面展开,以确立自己对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德里达的解构翻译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也是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符号的转变,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信息传递的缺陷与困惑,如语言负载信息的传递缺陷、词汇的内涵差异与空缺现象、翻译是以源语文化还是以译语文化为标准等,要解决这些困惑,必须把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定为“在目的语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或者说在文化上信于原文”,并在“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意译”这四种翻译方法中贯彻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8.
根据顺应论,广告翻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语言的选择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广告翻译中的顺应主要表现为语境顺应,包括语言语境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广告译者应充分考虑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诸语境因素,采取"多维顺应"的翻译策略,从不同的角度来顺应消费者需求,从而取得预期的广告效果,实现广告主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9.
语用翻译学是建立在传统翻译学的困境和现代语用学的勃兴之上的。文章以Soldier's Home原文及其中译文为基础,选取相关书面语料,通过运用语用学研究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分别从语言的各层次上进行对比分析。藉此阐述语用翻译学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决翻译理论中的诸多矛盾,进而能在翻译过程中起到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依据"三维转换"的观点,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探讨公示语翻译补偿中的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可以弥补和减少公示语译文的语义、文化信息、交际意图及功能的损失。公示语的三维翻译补偿共同作用并服务于译文质量的提升以求实现最佳有效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