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65年前,柳亚子作《七律·感事呈毛主席》,毛泽东以《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应答,曾被文坛和史界广泛议论,众说纷纭,难有定论。本文根据史料对两人通过唱和论政议事,求同化异,作了新的探索与解读。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的光彩夺目、千古未有的伟大词篇《沁园春·雪》,写于何时何地呢?过去一直众说纷纭。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主席从延安飞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在谈判期间,柳亚子先生写诗送给毛主席并要求主席赠诗给他,主席就以《沁园春·雪》赠之。这首词当时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柳亚子先生并有和作。词篇一经传出,立刻轰动重庆,传诵全国,博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这首词给了人民以极  相似文献   

3.
柳亚子的《盛事是毛主席》,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给法,对柳的所谓“牢骚”,多有程度不同的曲解。笔者在此想提供一份鲜为人知的材料,即柳亚子《盛事》诗的手稿。此手稿上有多处修改,第二句、三句和五句初稿和改稿完全不同,第一句和第六句部分词语不同。一些修改固然是律诗的需要,而多数的修改则出于柳亚子表情达意的需要。从初稿或许可以看出柳亚于感事的某些原始的思想,假如与改稿对照相比较,那么对历史现象与用典设喻意蕴的理解,大有裨差。先看改稿即发表稿: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三月二十八日夜作)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相似文献   

4.
反评吴小如先生对我的批评靳极苍《名作欣赏》1997年第1期,刊载了吴小如先生文章,反对我对周振甫先生关于“五鹿”和“观鱼”的解释,辩论出真知,我很欢迎。可是奇怪得很,吴先生引了我解释柳亚子先生《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的前四句后,批评我说:靳老批评周振甫...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孙有光《周恩来批评柳亚子牢骚太盛》一文的严重失实提出质疑,并根据毛泽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公开发表时的一些细节,对正确解读毛、柳的诗词唱和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琦才 《山西老年》2014,(5):23-23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中央政府从南京迁移到了重庆。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期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同时向他"索句"。毛泽东便把九年前创作的《沁园春·雪》书赠给柳亚子,并致信云:"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相似文献   

7.
在爱国诗人、南社领导人柳亚子先生诞辰九十九周年纪念日(5月28日)前夕,陈云同志的爱人于若木同志专程去江苏吴江县黎里镇,瞻仰了柳亚子先生故居。在柳亚子故居,于若木同志详细了解了亚子先生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活动经历,並兴致勃勃地了解了亚子先生生平从事诗歌创作和学术活动的情况。于若木同志在历史文物室内参观时,还久久凝视着当年亚子先生的“磨剑室书斋”中的一副对联:“青兕后身辛弃疾”、“红牙今世柳屯田”。她对陪同的同志说,“我认识亚子先生。”话音刚落,她就怀着追忆的感情,吟诵起亚子先生所作《感事呈毛主席》等诗歌。在参观时,于若木同志还仔细阅览了柳亚子先生生前的一些题词手迹和部分书简,其中包括发表在《苏州大学学报》去年第一期上的《学习词典叙》(作于一九五一年),和发表在《苏州大学学报》去年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读了美国学者Prof.Barnstone翻译的毛泽东主席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之一)后,从翻译和诗 歌翻译的方法和要求的角度,分析了译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认为中国人译中国诗并非不可能,而且可能译得 更好。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的《自嘲》诗,是他诗作中的名篇,曾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交口称誉。该诗颈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已经成为千百万革命人民的座右铭。但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却一直争论迭见,莫衷一是.搞清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对理解鲁迅后期的许多诗篇,研究鲁迅后期思想,更好地学习鲁迅精神,都是颇有助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毛主席去世两周年的日子里,各报发表了毛主席的三首诗词——《贺新郎》、《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贺新郎·读史》。这三首诗词,和过去发表的三十九首诗词一样,是毛主席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的精神遗产。见物思人,想到毛主席离开人世已有整整两个年头,我们在心里不禁惘然若失,惆怅莫名;文如其人,捧读华章,恰似面对导师,仿佛他老人家至今健在,仍在对我们进行谆谆的教导,我们在心里又有所慰  相似文献   

11.
我祖父柳亚子先生在1950年10月3日的日记里写道;“迓佩同车赴中南海怀仁堂。观各民族歌舞晚会,座次在毛主席、毛夫人之前,孙夫人与沈粹真、罗叔章之侧,毛主席嘱赋一诗,以浣溪沙短调应之。十二时返。”这是毛主席和柳亚子以《浣溪沙》词牌唱和经过的最直接的记述。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江天,为了帮其主子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竟狗胆包天地利用毛主席词二首发表的时机,打着“学习”词二首的幌子,干着歪曲词二首的勾当。他于一九七六年一月一日在《光明日服》上抛出的题为《旧貌变新颜——学习毛主席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的黑文,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五年十月,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领导红军长征快要取得最后胜利到达陕北的时候,挥笔书写了革命的光辉瑰丽的史诗《七律·长征》.这首伟大的诗篇,高度热情地赞颂了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对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了极其深刻而生动的艺术概括.而且,对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逃跑主义路线,都是非常有力的回击.这是一首用革命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的《死水》在整体构思和意象的运用上明显地借鉴了米蕾的《14行诗·第43首》,然而由于闻一多从声、色、味上写出了“死水”“死”得“腐朽”的灵魂以及复沓的手法的成功运用,终于使得《死水》在诗情和诗艺上超越了米蕾的《14行诗·第43首》,从而成为糅合中西诗学精华的完美典范  相似文献   

15.
在八○年第四期、八一年第二期《教学与进修》上,王骧先生曾先后介绍了沈括描写京口风光的诗篇——《金山》《望海楼》《润州甘露寺》《吊陈升之宅》和《花山》等七律.这对我们这些关心沈括和镇江掌故的人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近日查看资料,意外地在《丹阳县志补》上又发现了沈括的一首七律《丹阳楼》.这意外的收获,使我非常兴奋,现在也把这首诗介绍给读者,并作简要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爱读毛主席的诗词,尤其喜爱《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首。它们分别作于1925年和1936年2月。在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50首《毛泽东诗词选》中,从1925年到1936年2月这11年间作有20首。这11年对毛主席一生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这期间从在湘赣组织秋收起义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其中经过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可以说毛主席的鸿鹄之志和伟大抱负已初步实现。从“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期间可以说毛主席诗词的总体风格和成就已基本形成,其意义和地位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的思想风格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吾乡吴江先贤柳亚子先生,为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他的哲嗣无忌先生编有《柳亚子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系录事迹、诗文颇富,但柳无忌先生远在大洋彼岸,资料收辑自然有一定困难,不免有所遗编。我曾从抗战时期报刊上抄得诗人祝寿、追掉、观剧诗数首,俱不见于该《谱》。今迻录如下,并加跋语,或以笺诗,或以志感;至于迻录时不依时间顺序,则取其行文方便而已。弘一大师六十寿诗柳亚子弘一大师,俗名李息霜,与苏曼殊称南社两畸人。自披薙大慈山以来,阔别二十余年矣。顷闭关泉州,其弟子李芳远来书,以俗寿周甲纪念索诗,为赋二截。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的词二首《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是对我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同国内外阶级敌人进行战斗、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光辉总结,是我国各族人民反修防修、继续革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指路明灯。今  相似文献   

19.
《七律·有所思》是毛泽东写于“文革”初期的惟一一首表现和赞扬“文化大革命”的诗词。历史已经判明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因此 ,这首诗留给人们的也只能是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20.
马识途在题为《新松恨不高千尺》———为《青年作家书丛·巴金文学院新秀专辑》所写的序言中 ,看到文学百花园里 ,新苗茁壮 ,姹紫嫣红 ,欣喜之余 ,以自己的两首《游草堂》七律诗作结 ,其中第二首是 :  三月锦城乐事多 ,草堂竹影舞婆娑。翩翩彩蝶花前舞 ,恰恰黄鹂叶底歌。春树嫩芽催老叶 ,清溪后浪逐前波。新陈代谢寻常理 ,喜看千帆竟出河。以上引自金科著《微风斜雨》 ,成都出版社 1 994年 1 0月出版 ,该书为青年作家书丛第 4辑。马识途 ,中国著名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 ,巴金文学院院长 ,以游杜甫草堂的两首七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