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原炜飞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9,(3)
正我用心地把一个忐忑不安的孩童养成开朗的美少女,然后双手捧送给她的妈妈,是真舍不得。1周末加班回来,看见青青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若无其事的样子,头都没朝我抬一下。她爸也是一副平常态,靠在沙发上看报纸,说了声"回来了",又低头看起来。我换了衣服,从卫生间洗手出来,故意坐在沙发边看他。他借报纸遮掩,瞪大眼睛看我,说:"快去 相似文献
3.
崔伟立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0,(3):58-59
<正>一向诚实的儿子居然撒谎了,且撒得那么明目张胆!儿子抱抱闯祸了,而且是大祸,只是他自己并不觉得。和往常一样,我到幼儿园接抱抱。抱抱一路小跑过来扎进了我怀里,我还没有缓过神来,一个小姑娘跑到了我面前,哭着说:抱抱踢到我的脸了! 相似文献
4.
在一般人看来,撒谎好像是女人的专利。因为女人爱耍些小聪明,男人倒也乐于看女人演戏时的风情种种。可渐渐地,女人们发现,男人撒起谎来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一样的花样百出。女人认为,男人的谎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忠"、"背叛"甚至"抛弃"。于是,她们惶惶不安,心存疑虑:男人到底为什么爱撒谎? 相似文献
5.
6.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8)
据国内某门户网站调查显示,现代人平均每天会接触到38个谎言。自己也会制造10个谎言。从2007年到2008年,国人最痛恨的谎言之一,恐怕就是所谓的"拍摄到野生华南虎"事件。为什么生活中有人会撒谎,并且明知谎言被揭穿还嘴硬? 相似文献
7.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到这样一段话:对一个中国人说“你撒谎成性,眼下就在说谎”,与对一个英国人说,“你真幽默,满脑子都是俏皮话”,有着同样的效果。一望而知,这肯定是一个外国人而且尤其是讲英语的外国人所说的。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强我们内心的愤慨,使我们愤怒于这种公然的恶意中伤。这种“只要是个中国人就不能不愤怒”的情绪,我当然也是不会缺少的。 . 我读到这说法时,中央电视台还没有“实话实说”的节目哩,现在却是有了,无疑又增加了一个驳斥“无耻谰言”的例证。在我们这里,小孩子都要接受“做诚实孩子”的教育,稍老一点的人都学习过大庆人“三老四严”《其中就有三老, 相似文献
8.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2018,(2)
正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投资理财类的APP,它们都声称收益高,风险低。这类理财软件的安全性真的如其所说吗?不一定!南京市民李先生是个理财老手,最近却栽在了一款理财APP上。包括他在内的被骗投资者建了一个QQ维权群,群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人,涉及金额7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11.
互联网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升温,房地产界频频出现一些时髦、抢眼的名词:E社区、数码村、智慧康城、数字化社区……渐渐地,这些蛊惑人心的概念统一了口径,一概称之为"智能小区".于是,近两年房地产商新开发的楼盘,其售楼书和广告用语,虚虚实实地打起了言必称"智能"的招牌.一者是概念炒作,为自己楼盘贴金,增加筹码;二者是为上行下效:为提高住宅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规模升级,规范和监督智能建筑市场,建设部自1 999年制定颁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管理暂行办法>,并在全国倡导、推广和实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及示范工程.为顺应和追赶建筑智能化浪潮,房地产商纷纷把"智能小区"当作楼盘发售的炒点和卖点.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身体中的体态秘语
手的动作往往能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这就是为什么手不能作为关于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的原因。但是身体的其他部分,虽然同样受意识控制,但不被注意,容易被忽视.它们常常能提供关于谎言的有效的线索资源。关于撒谎行为的研究表明,人在撒谎时,身体的下部会比身体的上部提供更多的信号。当把关于某些人的录像放给其他人看.让他们判断谁在撒谎、谁说实话的时候.如果被拍摄的是身体的下部,那么判断往往是准确的。显然,双腿或双脚对撒谎者来说是被低估了的判断谎言的信息。看来似乎撒谎者都把努力集中在他们的手、胳膊和脸部的隐秘处,因为他们知道其他人会观察这些部分。由于脚很隐蔽,所以撤慌者不去注意。但是往往脚或者腿的一个细微的动作调整.就能出卖他们。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李彬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3,(11):38-38
<正>一件子虚乌有的事因为男人的半遮半掩最终变成了一件引发夫妻大战的冤案。彬哥,你赶紧给我出出主意,窦娥也没有我冤啊!看着乌云压顶的向东,我微笑并沉默着。微笑是想化解凝重的气氛,沉默是因为哥哥我也束手无策啊!向东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大口,伴随着一声长叹又吐出一大片愁雾。你不是戒烟了吗?我问,我这不是在吸烟,我是在吞吐人生,人生如烟。子虚乌有成真四部曲: 相似文献
20.
英国湖区。风光旖旎,一向是吸引骚人墨客的地方。19世纪初的浪漫“湖畔诗人”,100年后在中国竟然也有一个同名诗派,可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