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离婚对人生而言都是一种打击,是一段生活的结束,是生命的转折。数月前,当我告别10年的婚姻,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时,心底里有种说不出的茫然,就好象生活对我作了个“叫停”的手势。往昔生活的中心——丈夫没有了,平日细心操持的家务消失了。生活出现了空白,没有了思念、牵挂:也没有了摩擦、痛苦。上班工作,下班读书。吃饭、睡觉、思考都只是自己面对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初时的孤寂过去,一种沉静平和的心境渐渐走来。过去10年里,从没这样清楚地认识自己,也从来没有如此深刻地反省过人生的得失.于是生活因…  相似文献   

2.
想想 《现代妇女》2010,(4):31-31
对于女人来说,男人讲一句我爱你,并不觉得多么动人,也不可能就因为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话语就糊里糊涂地认为他就是这一生的良人。但是假如男人说,宝贝,我爱上了你的灵魂。大抵这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女人是心如鹿撞的。  相似文献   

3.
管住自已     
人生这辈子无非一是学习他人,诸如读书求知、拜师练艺,这叫改造客观世界;二是管住自己,不为钱物所动,不为权色所诱,守住灵魂始终,这叫改造主观世界。尼采说:每个人距离自己最远。尼采是伟大的哲学家,他的话是说人的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又像是说人是最不了解自己的东西。是的,我们可以如数家珍一般评论世事,可以口若悬河痛击旁人,可以若无其事地发泄愤怒,只要精神充足,还可看什么都不顺眼,见什么骂什么。但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看到和抨击的都只是人类的表象,是外在的东西,绝大多数时候,一些人灵魂深处没有一盏明灯,无法照亮也无法让别人洞察…  相似文献   

4.
吾人 《上海科学生活》2002,(12):80-80,82-83
“走进办公室,好像才打开电脑,一天却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到了冬天,我更加懒得到外面走,连吃饭也是叫外卖送进大楼的。可是,呆在这四面都是墙的屋子里,我觉得越来越不舒服,一天天下来,觉得自己都快要疯了。  相似文献   

5.
考试     
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大学生修养”。和我的大部分同窗一样,我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兴趣,常常逃课,偶而去听一听,也是带上闲书去看。一学年下子,我几乎不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基至连那位中年女教师姓甚谁都不清楚。期末老试那天,我们都正襟危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发考卷。她来了,却没有考卷、课本,两手空空的。她走上讲台,迎着我们惊讶探询的目光说;“同学们,这门课程我决定不进污霎试。人生有许多乐西,不是依靠喜试就能学到或是记住。我今天给你们讲两个故事,权作考试。”她接着说:“这两个故事,一悲一望。我先说…  相似文献   

6.
我是你生命中的过客文/兰洁今夜,你醉了,我却彻底地醒了。我知道自己精心塑造了三百个日夜的那个太完美的形象已如肥皂泡般碎了,那个曾寄托了我全部精神依附的灵魂也飘然去了。带着对你刻骨铭心的爱与一个粉红色的期待,我走进了有你的小小师专。可是,那个天真的梦却...  相似文献   

7.
杨绛 《老年世界》2009,(5):27-27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  相似文献   

8.
吴清源走了,走得那么平静。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知道吴清源了,很少知道他的传奇人生,以及他那超越时空的伟大思维。正如台湾清华大学前校长沈君山所说,在吴先生的世界中,胜负只是一个附带因素。对吴先生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在我看来,用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来形容吴清源不平凡的一生再也恰当不过了。大学读书期间,吴清源对我来说是神一样的人物。当时从各种渠道知道了吴清源的一些逸闻趣事,于是  相似文献   

9.
喻哲 《老年人》2008,(10):22-22
我身患多种病痛,体质十分衰弱,但我有平和的心态,坚持锻炼,天天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和按摩,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特别坚持了读书、看报、写字、作画、写诗,有精神奇托,生活得从容、开朗和乐观。近年来,年事渐高,饭量减少,我选择蜂蜜、花粉和蜂王浆,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多种病痛逐渐好转并且消失了,如心动过速,发作时达每分钟200次,频繁发作,延续了6—7年,多次住进医院,但今年基本消失了。现在我年届86岁高龄,仍然眼不花、耳不聋、头不昏,睡觉吃饭走路正常自如,有不知老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吃饭、睡觉,是两件平常事,却也是大事。我在饮食起居方面,养成了喜欢吃糙米饭、睡硬板床的习惯,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但身体却很健旺,行如风,坐如钟;腰不弯,背不躬。先讲吃饭。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吃饭早已不成问题。现在很多人讲究吃精制优质米(柔软的米),而我坚持吃糙米饭,有时还吃点玉米、高粱、豆类等粗粮,买面条也不买精粉的,只买色糙性硬的。我不吃零食,所以饭量正常,口胃健,有菜无菜、菜好菜歹饭量不变,但是晚餐定量控制。再谈睡觉。许多人现在换上了席梦思床垫,我却习惯于睡硬板床…  相似文献   

11.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它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中的座右铭。现在,每当我走进自己的家时,总觉得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人也变得容光焕发,因为,我结婚了。结婚,对于一个36岁的残疾人来说,确实是人生中最美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意味着,我的人生从此有了新的转机,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雨与坎坷,终于走出了一段低谷。人变了,心情变了,家里的一切都变了样。我总感到新世纪第一年的夏日天空,真是灿烂无比。当我和妻每天傍晚,坐在自家小院的凉台上,手中有清茶耳畔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的确,“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3.
应酬的困窘     
工作需要,我有不少在外吃饭的机会。所谓吃饭机会多,乃是要不时出面应酬。可我不爱应酬。应酬不仅仅是吃饭,光带嘴去好办,低头吃饭,别的不管,酒足饭饱,抬腿便走,这不会让人有多难受。吃饭让人难受,问题出在嘴不能闲着。你只有一张嘴,它在饭桌上不能只顾大嚼特嚼,它还要大侃特侃。 这样一来嘴就很累。说嘴累,其实是心累。你不会喝酒,也不想吃什么东西,可你要张罗,你要照应,你要调动大家的情绪,你要照顾众人的兴致;你要察言观色,你要投其所好,你要说冠冕堂皇的话,你还要讲桌子底下的笑话……最后,你还要说出想达到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我于2005年12月卸任(原任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编者注),这对我的人生,无疑是一大转折,必须重新定位。对于在位、退位,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在位时,要拼命干事,要尽力多干实事,也要干许多自己不愿干、不会干、但必须干的难事。不在位了,要多干自己喜欢干的事,干  相似文献   

15.
“在外面读书,别人问我来自哪里,我一般会说自己家在市区,因为农村地方说出来也没人知道。”——这是一次在华洲社区与青少年聊天时听到的。  相似文献   

16.
常有人问 :“退下来了 ,在家干什么?”答曰 :“读书。”我退休后有个心愿 ,就是把过去想读而无暇读的书读它一遍 ;再把过去匆匆浏览而心留遗憾的书重读一遍 ;还想把那些感兴趣的新版书也及时地读一遍。什么经济理论、人物传记、文史资料、要人回忆录、小说散文等等 ,全依个人的兴趣来读。再加一二十种报纸杂志 ,这样除了早晚散步外 ,天天关在房里阅读 ,也会紧紧张张 ,有时还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无书 ,我真不知何以打发后半生的岁月。女儿见状 ,笑曰 :“爷爷比孙儿读书还用功 ,孙儿上学不好好读书 ,爷爷年纪一大把了 ,却还在用功。”女儿的话使我惊醒 ,自己的一生不也是弄颠倒了吗?年轻时需读书明理却未能多读书 ,退而颐养不做事了 ,却又苦苦读书 ,说起来难免尴尬。但又想 ,这并非自己的过错 ,而是社会使然 ,时代使然 ,历史使然。在旧社会 ,对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来说 ,读书只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何况在我要读中学的时候 ,正是日寇铁蹄蹂躏神州之时 ,中国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 ,怎么读书?全国解放了 ,我应该上大学 ,可又在洞庭湖畔做着与自己的年龄、知识不相称的土改工作组长。其后政务缠身 ,运动频繁 ,无暇读书 ,只能以干代...  相似文献   

17.
健康100分     
健康100分读一本书想象一些离自己很远的事笑脸就会比阳光更温暖读书不烦恼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读书是一种保持精神愉快的有效良方。有良好读书习惯的人,心胸开阔,眼光长远,能正确地理解生活。喜爱读书的人思维活跃流畅,不会因为生活中的挫折形成心理疾患,引起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最初对于女人生育的敬畏、对女性的爱怜,缘于我国内的一名女友。她因为“不幸”怀上了一个女婴,被当婆婆的软逼着上了手术台——“我当时认定我要死了。没有这样的痛法,我的脸痛得走了形,瞧瞧那还叫人的脸!我被人用器具随意地扒拉来扒拉去,整个儿就像被拆卸成了多少块的柴鸡……“人吃饭,鸡生蛋,这道理是多么简单而名正言顺。可那次从一只鸡变成一个人,我不想再怀孕,我不能把自己再变回一只鸡一想起女友这一条流血流泪总结出的生活逻辑,我便一遍遍地庆幸自己是在美国怀的孕。我是一个在美国的中国女人,不必在婆婆严厉的眼神下,…  相似文献   

19.
杨绛 《金色年华》2008,(4):16-16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若处境贫困,生性顽劣,生活艰苦,堕落比较容易。  相似文献   

20.
爱上男老师     
毛利 《金色年华》2011,(10):33-33
说起来师生恋似乎也是不伦的一种,自从灵魂工程师这五个字被发明后,爱上老师无异于亵渎灵魂。比如教师节这种日子,很多人迫不及待要掏一颗红心出来,说自己曾经受过某某恩师的照顾,二十年后无法忘怀,并且绝对铭记一生。别人说得恩重如山,你忽然降低层次,抛弃灵魂谈感情,自然格调不高。这件事情就好像高中时物理老师抽我起来回答什么叫电磁,我一时听岔说,大象牌电池?从来都严肃至极的物理老师憋住笑说:某某,你真是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