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遥感测绘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在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方面具有极强的重要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已经成为了获取广泛、高分辨率环境数据的关键手段.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全面评估遥感技术在环境和灾害管理领域的应用,包括其在森林保护、水资源监测、大气污染评估以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还特别关注遥感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如洪水和地震预警,并讨论这些应用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日益重要性.此外,还探讨了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及在技术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K-means算法的优化算法,Mini Batch K-means算法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较少.分别利用Mini Batch K-means算法与K-means算法对10个不同幅度的EVI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类.对比两种分类算法的精度和时间复杂度发现,相比于K-means算法,Mini Batch K-means虽然损失了小部分的精度,但却极大提高了分类效率,更适用于大数据量的遥感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不同尺度下的面向特征基元的影像分析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基于MPI的处理,即在对常规的影像数据划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定环境下的非均匀数据划分策略;在进行基于影像数据库的MPI并行处理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数据流分配方法。处理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够在一定环境下取得比常规方法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比值变换、IHS变换、主成分变换3种影像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多光谱和全色遥感影像融合,并对融合结果进行评价,以增强处理的QuickBird影像为基础建立解译标志,进行人机交互式解译分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题信息提取,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污染遥感监测、海洋监测和地表遥感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及其成果,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IDL是第四代面向对象的可视化数据分析语言,它完全面向矩阵进行计算,克服了传统软件基于像素处理数据比较慢的缺点,加快了数据处理速度,在卫星数据的同步处理方面以及海量遥感影像的实时处理、分析及应用中有着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生态环境调查中,通过3S和遥感的技术手段,将野外采集到的地块数据进行了坐标变换和匹配,并将之与历史影像数据进行了对比判别,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实现对土地利用的遥感监测.最后,提出了一套通用的城市生态环境遥感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解决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的道路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边缘点对的处理方法。首先归纳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道路的基本特征,提出一种平行点对模型;然后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综合利用道路边缘梯度方向、道路边界灰度,构造对称方向宽度谱;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处理,得到对应于主干道路的局部峰值,并获取相应的倾角和水平宽度值,实现主干道路的自动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可以有效提取主干道路边缘,对直线和曲线道路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内部海量遥感影像分散存储、难以共享的问题,本文在分析Flex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Flex的遥感影像管理系统。通过设计系统技术路线和总体体系结构,并对REST、地图缓存、通信协议等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给出了一些解决影像管理的思路和建议,为相关企业建立内部海量数据管理体系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减少外来生物入侵造成危害的重要手段是阻止可能造成入侵的物种进入适合其生存的地区.以南京紫金山为研究对象,以3个W EB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农业气候相似矩从国内外9种林业入侵物种中筛选出研究区域松材线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3种潜在的外来入侵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收集研究地区数字高程模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Q u ickB ird,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G is 9.0为空间分析平台,确定影响潜在入侵物种空间分布的主导生物地理因子并数字化为不同的图层,通过图层叠加生成外来入侵物种潜在适生性评价图,从而为具有很高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对过去“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几乎涵盖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即从学校层次、学科层次及学生层次上进行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至于国外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9.
对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产生根源、表现特征和所发挥的政治功能上的异同,认为,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都具有狭隘、非理性的特征,但由于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与国家当前的整体利益不符,所以它并没有成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而由于日本的“新民族主义”与日本右翼力量相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莫索克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男性受虐倾向的故事。小说中男性带着强烈的受虐倾向,自愿成为女性的奴隶,被女性鞭打、虐待。有人说在这个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发生了改变,女性终于成为了男性的主人。然而,通过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等的分析,就会发现,小说表现出的依旧是男权文化下的男尊女卑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