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我们党总结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而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非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必然性: 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1)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即人类社会经济运动形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原始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这一过程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是生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的高扬──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之一蒋永文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和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必将带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许多领域体制的改革和政策的...  相似文献   

3.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社会主义对市场经济没有排它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从协作和劳动交换方式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历史表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特别是象我国原来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只有经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充分发展,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大幅度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从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又一次认识上的飞跃。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解决了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问题,即解决了现代化生产过程不可回避的经济形式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好商品经济再生产过程中调节生产要素的手段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普遍化的商品经济。它可以克服非市场经济那种多方面限制市场调节的各种弊端,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加速发展。本文拟以简略的实例加以证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并形成新的认识。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后四中全会后,又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作机制。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在我国争论了几十年。本文认为,讨论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应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经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想不经过市场经济,直接跨过“卡夫丁峡谷”进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我国现实经济生活早已存在而经济理论界又议论较少的商品经济现代化问题,并就商品经济现代化的客观进程、多维标准以及我国实现商品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 我们曾经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过程,描述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过程,并据此认识到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而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一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三十余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本文拟从畜牧业经济商品化这个角度,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是通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与探索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不仅澄清了长期以来 一直争论不休的姓“社”姓“资”问题,冲破了极左思潮的禁锢,解开了以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而且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继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自从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之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模式始终处于一种摸索前进的阶段。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能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来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只能依照马恩当时对未来社会所作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改革新目标的确定,是十四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们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体制改革理论的新的重大突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虽然在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问题上,逐步摆脱旧的传统观念,承认两者可以结合,明确我国社会经济是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但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问题上,长期来未能彻底摆脱旧的传统观念,因而一直把社会主义有计划商  相似文献   

11.
一、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从产品经济转到商品经济这方面来,并且要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步伐,这首先是符合我们国情的,是符合我们国家发展规律的。我们过去讲国情,仅仅讲到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十亿人民八亿农民,等等。讲这些方面并不错,但是我认为,我们国家本质的国情、根本的国情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农业发展水平落后,并且极端的不平衡,多层次;商品经济极端不发达,而这个商品经济又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在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我们面临的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央三令五申强调要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破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农业的旧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一、重视农业要实现市场化 我国国民经济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是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的。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市场经济也是它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必须努力促进市场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农业市场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顺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当我们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之后,有必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与市场重新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4.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一股暗流悄然兴起,商品经济带来的利益的直接性和实惠性,使某些人借用手中的权力,将封建专制的手段与商品经济的效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条件下有无竞争的问题,这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到了肯定。但是,对社会主义竞争的长期性和普遍性的认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同志还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理由加以限制。这是对商品经济认识不深所致。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决定了竞争的长期性。所谓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指人类社会必然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到产品经济,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依然是商品经济形态,因此,竞争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始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而产权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在当前形势下正确理解产权的法律内涵,认识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主要内容,对于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明晰和理顺产权关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创建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是对我国国情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制定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这里的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然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出来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仅具有客观现实性,尤其有着不可逾越性.这种不可逾越性的主要依据是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这是由于:  相似文献   

18.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它与人类社会而俱来,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成果就是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条件和保证。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好坏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势必给精神文明建设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探讨它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便两者协调发展,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让我们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市场经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论断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和发展,在实践上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加速现代化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的道德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彩和 《学术论坛》2001,3(3):16-20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市场经济为前提,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一般原理,揭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阐明了经济关系与道德发展的辨证机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深刻的道德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