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育政策调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生育政策调整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基础数据、数学模型、参数假设的问题及研究结果的争论与分歧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现有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在生育水平、独生子女总量、育龄妇女总量与结构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偏差。作者认为宏观人口模型并不适于单独二孩等生育政策调整研究,建议采用微观随机人口仿真模型解决数据质量和区间估计问题。文章进一步分析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可能存在的出生人口堆积情况,反思生育政策调整研究面临的问题、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指出今后中国生育政策调整研究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育安全问题包括生育的能力安全、生育的过程安全、生育的健康安全和生育的保障安全。生育安全不仅关联着生育的质量,而且关联着生育的权利和健康的权利。在我国,当前环境污染威胁着生育的条件安全和能力安全;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中不安全因素威胁生育的主体安全和过程安全;滥用辅助生育技术对生育保障安全构成威胁。生育安全命题具有理论和政策价值。生育安全是人口安全的核心和基础,凸现生育制度的安全追求是新时期的新使命。测度生育安全的指标体系包括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育政策调整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内容、可行性、合理性等方面对现行生育政策重新进行了审视,讨论了政策调整所涉及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意愿调查、人口控制目标及其与生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从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幅度和如何调整三方面对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出生性别比偏高且逐渐走高是中国过去近30年最显著的人口结构变化之一,对于"中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出生性别比"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在努力探索,也一直在争论。本文从微观行为主体的生育决策出发,试图理顺性别偏好、生育政策和性别选择技术可及性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考察不同生育政策背景下微观决策主体的生育行为,通过构建概率模型考察不同生育政策下的无选择生育和有选择生育的出生性别比,从理论上分析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微观家计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评估生育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如果存在性别偏好且生育选择技术可及,计划生育政策确实会影响生育行为,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具有性别倾向的一孩半生育政策反而加剧第二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问题;政策实施的严格程度显著影响出生性别比;生育性别选择的成功概率越高,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越严重。最后就生育政策的调整思路及如何有效地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区农村出现大龄男子结婚难、早婚早育管理难、重新组合家庭生育控制难问题在婚姻家庭和生育上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根据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对上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谈点管窥之见: 1 长阳山区农村婚姻家庭生育现状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底原劳动部颁布《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以来,生育保险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给广大女工带来了福音。但总的来说,目前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开展情况仍不容乐观,尤其是推行难的困境已不断凸现。维护女工权益,保障女工健康,不断加强生育保险的投入和有效利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现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为促进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不断完善提供一点思路。一、现行企业职工生育保险存在的问题1.部分企业领导对生育保险缺乏正确认识。部分企业领导对生育保险缺乏正确认识,生育保险尚未被真正列入…  相似文献   

7.
冯朝柱 《南方人口》2009,24(4):7-13
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本文重点考察、分析了我国计生家庭和计生父母面临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救助、补偿等生育补偿情况,最后从转变生育补偿观念、改进生育补偿方法和加大生育补偿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生育文化理论是生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生育文化的理论基础。建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的生育文化,必须对生育文化理论的含义、生育文化理论与人口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生育文化理论的建构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超计划生育已经成为我国一大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措施,其中对超计划生育者征收一定数额的超生子女费是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和引导生育行为的有效措施,也是  相似文献   

10.
生育健康的定义内涵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回顾了生育健康发展的简要历史,重点阐述了《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中关于生育健康的定义及内涵.介绍了我国生育健康的历史与现状,在说明成绩的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在生育健康,特别是妇女生育健康方面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深入研究生育健康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关于对生育健康的认同问题、计划生育与生育权利的关系、知情选择及推广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与生育健康服务的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自1994年开罗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生育健康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生育健康的概念及其演变、生育健康的内涵与测量指标、生育健康与计划生育的关系、生育健康对人口研究带来的影响与挑战等。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对我国生育健康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生育健康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广东客家农民的高生育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在千百年的繁衍生息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有的客家方吉,还形成了特有的客家生育观。本文试图从迁移──高生育的历史继承性、语言──生育扩散性及生育的生殖崇拜这三个方面解释客家人的高生育水平,并简单地论述了传统生育文化和现今社会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转型中生育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育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总的看来,我国生育文化仍处在由传统生育文化向现代生育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育文化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生育文化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对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正确引导,逐渐消除传统生育文化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创造出有利于新型生育文化发展的宏观、微观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宋健 《人口与经济》2016,(4):121-126
普遍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涉及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决定着生育政策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速度。文章围绕“谁来生”(生育主体)、“如何养”(社会经济条件)、“生多少”(生育文化)三个问题,着重分析了中国普遍二孩生育的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文化环境。结果显示普遍二孩生育政策并不会起到立竿见影提升生育率水平的效果,其对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问题的解决也不会是即时的。文章对这一政策的可能效果与实现政策目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认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须顺应政策环境的变化,努力创造生育友好型社会,而不是急于求成再次贸然改变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生育保险制度存在发展缓慢、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分析可知 ,生育保险是有利于我国目前的人口政策的 ,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也是深圳经济社会条件所允许和需要的 ,深圳市生育保险应该尽快扩大覆盖面 ,加大统筹力度 ,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育控制的法律分析——兼论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关于确认单身女性可以通过医疗辅助技术受孕生育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各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综合这些争论,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生育权理解上的分歧是形成上述争论的根本原因。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生育权的内涵,澄清模糊认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本文拟从生育权基本概念入手,对确认生育主体、生育权利能力、生育行为能力以及生育控制理论等基本法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进而讨论单身女性是否拥有生育权。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2000-2005年生育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2005年人口出生率7.8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式总体是好的。但通过对吉林省2000-2005年生育情况的调查发现,全省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违法生育数量相对增加,一胎违法生育所占比例较大,再婚违法生育占违法多胎生育比例较大。在详细分析产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解决违法生育增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违法生育处理难的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农村低生育水平的稳定,而且可能使部分农村出现生育反弹现象,影响我国人口控制目标的实现。 一、农村违法生育的现状 根据近几年对四川省大竹县的调查,目前农村违法生育约占当年生育总数的10~15%之间,其中逃避处理或处理未到位难兑现的约占三分之一。这些违法生育按其表现形式和原因大体分为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育中男性偏好的社会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育中男性偏好根本理由不在经济、制度、心理等方面,我国农村受儒家生育文化的广泛影响,形成了与之一脉相承的生育俗文化,它潜在规范制约着人们的伦理道德和作风行为。这种传统生育文化,以及由它营造的民间风俗为农民生育选择设置了多个问题情境,构造了农民生育心态上的趋同现象,并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强力作用下催生出农民偏好男性的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生育利益调节机制:计划生育走向公共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生育利益调节机制是解决人口数量、结构、素质等诸多问题的公共治理机制。该机制是对计划生育的拓展,把生育行为的选择权力还之于民。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调整生育收益和成本的公共政策,引导公民自主选择生育,使生育行为微观选择的宏观效应最终符合国家人口政策目标。其理论模型包括宏观模型、微观模型和传导机制。宏观模型是政府判断人口发展趋势、制定人口发展战略的依据,微观模型体现了公民生育行为选择的过程,传导机制是根据宏观模型制定的一系列改变公民边际生育收益及成本、具有生育行为替代效应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