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木秉)是明初闽中诗派诗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所编选的<唐诗品汇>是闽中诗派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唐诗品汇>对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四唐分期说的确立与宗法盛唐格调的诗学审美取向的形成.<唐诗品汇>标志着格调派诗学理论的确立,在诗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高棅是明初闽中诗派诗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所编选的《唐诗品汇》是闽中诗派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唐诗品汇》对明代诗学辨体理论的突出贡献表现在:四唐分期说的确立与宗法盛唐格调的诗学审美取向的形成。《唐诗品汇》标志着格调派诗学理论的确立,在诗学批评吏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中唐是唐诗理论的总结期,也是诗体理论的相对成熟期.在这方面,元稹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敏锐的诗体意识对初、盛唐以来诗歌创作“体”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总结,为唐诗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元稹将唐代诗歌分为乐府、古体、近体三种诗体,他对乐府诗和近体诗理论贡献较大.元稹的诗体理论也暴露出一些矛盾,主要表现为他的诗体理论中有明显的“尊古轻律”思想倾向,其本人的诗体理论与创作实践也出现了明显的背离.元稹诗体理论的矛盾是他本人思想矛盾在其诗体理论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严羽诗禅理论与宗杲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杲禅学是影响严羽诗禅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严羽借鉴宗杲禅学教判方法提出辨体说,并依据宗杲的教判体系判别不同诗体的高下,建立判诗体系;借鉴宗杲倡导的具有教判色彩的“妙悟”的主张,提出“诗道惟在妙悟”,比喻说明诗歌所抒之情的思维特点,区分不同诗体的高下邪正,标举盛唐诗体;借鉴宗杲看话禅由参究公案入道的方式,提出参诗说,指示妙悟诗道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5.
入清以后,人们对前代的格调论仅从气格、声调考察唐诗的可行性怀疑,也对严羽、高 不具体分辨唐诗的风骨、气象,笼统地以时代论诗、强分四唐的做法不满。随着对明唐诗学反思的深入,七子们“诗必盛唐”的观念为多数论者所弃,代之而起的是对唐宋诗的重新认识定位,并形成纷争的局面。论者出自各自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趣味,在诗学取向上,大体分为宗唐、宗宋两派,互相辩驳,各不相让。即便同是宗唐,具体趣尚亦在在不同:顾炎武、朱彝尊、毛先舒等仍沿袭七子诗学观,再树盛唐之帜;王夫之立足自己的艺术哲学,推崇初唐,兼带盛唐;冯班、吴…  相似文献   

6.
正南开学报2011年第5期钱志熙:《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指出唐人古体虽是以汉魏古诗为模范,但作为唐诗的一种体裁,与近体一样有它确立与发展的过程。自永明体产生后,从齐梁迄初唐的诗坛就出现古今体分流的现象,这是唐人古体的先驱。但唐诗古体的真正确立,则是与近体诗体制的完全确定分不开的。唐诗古体的发生、确立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对汉魏晋宋诗体的继承,更是对齐梁陈隋诗歌体制与创作程式逐渐摆脱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谭献词学的“正变”观念是对周济“正变”观的一种反拨。不同于之前学者讨论词学正变多从词体发生的角度立论,谭献更注重词的功能。他认为词是古代乐教的重要载体,故而,言志之词是为词的“正声”,永言之词是为词的“变声”。具体而言,表现手法疏越、显豁之词为“正声”之词,表现手法含蓄、婉丽之词为“变声”之词。谭献不仅以其“正变”观建构唐宋词史的体系,而且用以建构清词史的体系,这体现在他的《复堂词录》和《箧中词》两部词选中。  相似文献   

8.
小律是一种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诗体,产生于六朝,但作品后世不传.现存的"小律"最早见于盛唐,兴于中唐,当时主要指绝句,是由律诗减句而来,也有的是古诗律化的结果.宋代至明代,"小律"指的是四韵律诗,到胡震亨时才明确为三韵律诗.历来创作三韵律诗的诗人不少,但是有意识自觉创作并标举之为"小律",则是在明、清时期,到康熙时期达到高峰.小律内容丰富,最多的题材是咏物与咏人,艺术手法上则以虚实相间、情景相生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李白、杜甫是唐代诗国的双子星座,其诗歌不仅众体兼备、题材广泛,而且匠心独运、各领风骚。李白诗体多学古,杜甫诗体多新变;李白擅长古体,是集成,杜甫演化近体,是开派;李白诗体,代表了初盛唐诗歌体裁古体诗多的发展实情,杜甫诗体,开启了中晚唐近体诗多、诗变的先河。李白、杜甫站在时代的分水岭上,其诗歌分别代表了初盛唐向中晚唐诗歌嬗变发展的关节点,也即李、杜诗体的不同,正透露出唐诗转关的深层内涵。初盛唐是以李白古体诗为主流、为正宗的"李白时代",中晚唐是以杜甫为开派、为发展的"杜甫时代",他们是唐诗总结前人、转折启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河岳英灵集>为盛唐颇具特色的诗选集.殷璠对各诗家的评论常用"风骨"、"气骨"、"清","奇"等这一系列范畴,在诗体的选取上则倾向于五言古诗.这些体现了殷王璠"既闲新声,复晓古体"的选学观及特定时代的审美风尚.为唐诗的普及和唐代诗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韩孟诗派作为中唐时期重要的诗歌流派,风格独特,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多集中于个体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从诗歌流派的角度对韩孟诗派进行整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不乏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韩孟诗派整体研究的角度出发,分别从形成研究、思想研究、风格研究、题材研究、影响研究、专著研究等六个方面对近30年来韩孟诗派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分析,以便了解当前研究现状,并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陈子昂的诗歌与诗论都对盛唐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他也并非如某些人所批评的那样不讲究诗歌的形式与美感 ,其诗论决非单纯的复古与简单的否定 ,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陈子昂在盛唐诗歌中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林鸿、高木秉为首的闽中诗派活动于元末明初 ,他对明代前期尊唐诗风的演变起有重要作用。他在理学诗、“台阁体”诗风行时 ,使尊唐诗风得以保持和延续 ,又对弘、正时期诗法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诗品》是盛唐诗歌各种美学风格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司空图对诗歌艺术多样化的审美追求,是盛唐诗人的审美理想在诗学理论上的集中反映,它所描绘的二十四种诗歌风貌,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诗歌的意境创造,对唐以后的美学和诗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二十四诗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美学和诗学在理论上已经步入成熟。  相似文献   

15.
在宋、元及明中叶以前<二十四诗品>源流难讨,真相莫明,既然如此,我们就不仅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司空图所作,而且也有理由怀疑和考证此书是否一定就是诗学著作.<二十四诗品>不符合唐宋时期诗评体的普遍风尚,作为论诗诗,这种四言诗体在中国诗学史上很难梳理出它的形成和承传的脉络.作者认为:<二十四诗品>本来未必是诗学著作;所谓"二十四诗品"及各品标目,皆有可能系他人妄加.  相似文献   

16.
元人的宋诗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勾勒宋诗版图;二是界划宋诗流派;三是论评江西诗派;四是论唐宋诗因革;五是编辑宋诗选本。这五个维度既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又互相融通,从不同视域展开、丰富、深化和完善了宋诗学理论的内涵,为此后的宋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人在宋诗学理论和批评方法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古典诗歌总集,是20世纪古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全唐诗》更是诗歌总集整理的典范。但《全宋诗》、《全唐诗》重出、误收、重见的诗歌数量庞大,除前人所论,又有300余组,可粗略分为作者两收诗歌重录、《全唐诗》误收、《全宋诗》误收、诗歌重见不能考订时代等四种情况。《全宋诗》误收唐诗的部分,共计24组59例诗歌,或重录于近同,或误收于相关,或错讹于无绪,缘例释证,甄别真伪,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成年间试诗依“齐梁体格”是文宗本人的政治理想、对开元诗坛革新科举弊端举措的效法以及好古思想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直接产物。这种押仄韵而不拘平仄粘对、“体格雅丽,意思遐远”之体并非前所未见之“变体”,其最终所要追复的也并非本来意义上的“齐梁体”,而是初盛唐以来祧体齐梁、声律未谐、风格清新典雅的应制和试诗之体。除却文宗个人因素以及试诗一体独特的体制渊源,这一独特体制的出现又是中晚唐诗坛齐梁体“声病”特征集中凸显、唐诗自身体制演进以及唐人对齐梁诗的持续体认尤其是古雅一体的重新发现的共同结果,具有独特的体制与风格内涵。  相似文献   

19.
咏物诗是我国占代浩大的诗歌王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咏物诗佳作。尽管咏物诗名称出现于唐代以后,但作为文学文体意义上的咏物诗则萌芽于先秦时期。《诗经》中虽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诗,但它在描摹物态、借物喻人、托物起兴等方面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诗经》在咏物诗的流变发展过程中的导源作用不可忽视,它开启了中国古代咏物诗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论韩孟诗派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比较系统、全面的观点看,韩孟诗派的形成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呈现为特定的过程。在韩孟诗派的形成过程中,孟郊是诗派的开创者,其诗歌创作具有范式意义;韩念在文坛上领袖地位的确立,吸引了一批艺术趣味相投的诗人,对诗派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孟郊“求奇”的艺术追求,经韩愈推扩,影响到卢全、刘叉、李贺等人,遂成为韩孟诗派共同的诗歌审美指向;洛阳唱和,韩孟诗派最终形成;元和六年韩愈回长安后,诗派解散,贾岛改弦更辙,意味着晚唐诗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