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雅斯贝尔斯论交往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强调交往的条件,并将其归结为主体性、语言、爱等三个方面,其中的“主体性”条件指交往主体在交往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其参与交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语言”的条件指任何交往都必须以可理解的语言为前提,“爱”的条件指主体在交往活动中需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彼此谅解。交往所需依赖的这三个条件是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的。主体性是“语言”和“爱”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主体性,交往主体才能掌握“语言”,并具备发乎内心的真诚的“爱”;“语言”和“爱”是对主体性的深化,只有掌握了“语言”,并了悟了“爱”,主体才能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交往。  相似文献   

2.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其教育学著作《什么是教育》涉及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教育的本质、内涵、作用、意义等。在《什么是教育》中,雅斯贝尔斯充分展现了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研究和借鉴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方法观,对我们反思当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可知主义的一个“基因”这里,我们所以借用遗传学的“基因”概念来阐明雅斯贝尔斯生活经历中的原经验(Ur-erfahrung)以及与哲学不可知论的联系,不仅因为这种联系鲜为人知,还因为雅斯贝尔斯本人也认为,哲学作为精神的活动,与哲学探索者(den Philosophierenden)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我的哲学是通过我在生活本身之中发现自己而产生的。”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是一种注重个人情感、直觉的非理性的存在主  相似文献   

4.
5.
雅斯贝尔斯从哲学逻辑中的认识论本质出发揭示了大学的理念、根本使命等多个命题。他将学术自由视为大学生命的本源,认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实现大学根本使命的第一要务和基本原则,并深刻揭示了大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应以大学理念为内核的物化载体,这些深刻的见解对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质的认识和高等教育改革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方法的理解可以看出,雅斯贝尔斯重视的是“人”,抨击了现实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忽视人、压抑人的现象.雅斯贝尔斯认为,现存的教育方式有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等三种.从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的深刻理解与分类,我们看到,雅氏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交往的教育方法,注重自我教育及推崇对话.根据雅斯贝尔斯教育方法论的特点,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要还教育的本来面目,改变以往传统教育中单一的灌输模式,采用与选择师生互动的交互式的教育模式,从而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在平等、和谐与互动中达到对学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德国现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西方科技时代做了深刻批判,指出科技时代缺乏真正的科学态度、精神价值和人性内涵,造成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之间的异化状态,及社会生活内在质量的低下和传统价值体系的危机。从雅斯贝尔斯的上述批判中,本文引发出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现实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交往”是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一书的核心范畴。他将交往视为真正的存在,标志着生存—超越者关系,交往获得了本体论上的意义。他从交往视界出发,界定了教育的内涵,反对训练与控制的教育方法,提出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并强调教育要加强历史的交往,赋予大学展开“生命的精神交往”的任务。目前,中国大学存在主体性失衡与主体间性失落的问题,促进“交往”成为中国大学人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侧重围绕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人学思想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处境、自由、交往考察了他的人学思想的哲学根基及内在发展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评估他的理论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高等教育思想家.他提出了研究应与教学相统一的主张,并对此作了十分精辟独到的阐释,其内容涉及研究与教学统一的依据、内涵、保障、路径等方面.研究与教学统一观是根据大学观、大学的理想和任务、塑造"整全的人"、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成长之需要提出来的,它的内涵既包括研究与教学的结合,又包括研究与学习的统一.学术自由为研究与教学的统一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与教学统一的路径包括:(1)奠定研究与学习统一的基础:整体性知识;(2)激发追求真理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强意志;(3)培养研究事物的态度和科学思维方式;(4)学术交流.研究和借鉴雅斯贝尔斯的研究与教学统一观,对于反思目前大学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注重学术研究,提升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素质;注重彰显真理精神内涵,培养"整全的人";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交流;实现大学的理想和任务,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试图以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自由观为理论视角透析福斯特的小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女性人物对自由的追求,将对此作品的研究提高到哲学层面,从而发掘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死亡问题的理解可以折射出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套用孔子的说法,不知死,焉知生?本文采用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超越思想方法,指出孔子死亡观的非超越性,并通过对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深入剖析,揭示其在死亡观上的超越性思想,从而实现了中国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3.
世界是可知的这条命题可以有两种理解法:(一)世界上的客体是可知的;或(二)世界作为有的整体是可知的。雅斯柏斯同意第一条,而否认第二条。雅斯柏斯否认科学能给世界提供一张完整的图象或者体系;他的中心论点是,实证论关于科学统一性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在这方面他提出四个特殊论证:(甲)科学思想是知识的一种形态,因而就避免不了主客体的分化;(乙)科学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纯方法论;(丙)由于客体的几个领域互相合并不了,所以那些适合于研究各个领域的方法也就一定有内在的不可合并的歧异;(丁)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也是两类不同的科学,把任何科学观点绝对化的做法站不住脚。哲学和科学有区别,但又互相倚靠;哲学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弄清楚科学的结构、限制及其和哲学工作的区别,同时哲学思想又必须利用科学范畴和科学方法的最高发展形式。雅斯柏斯认为,既然科学不能给世界的存在提供一个整个体系,这就等于警告人不要把客体存在和真正存在等同起来。雅斯柏斯和自然主义者对科学知识的叙述不同,他的说法和牛顿的物理学、康德的科学哲学都很相合,但对根据晚近物理学发展的真实科学观则注意不够。当代托马斯主义者将会认为雅斯柏斯给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很有启发;他的这种区别和马里坦区别经验逻辑性分析自然与本体论分析自然,有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生存、自由、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教育观,其教育思想关注人的精神建构和灵魂的陶冶,认为大学以自由为其生命,精神的交往是实现自由教育的根本路径,《什么是教育》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源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对我国教育理念的探索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雅斯贝尔斯把本真教育看作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的敞亮对话交往.由此,雅斯贝尔斯本真教育的实质就是在对话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共同的理念信仰与价值追求的"教育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之中呈现出了本真教育的三重内涵,即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育实践中形成身心敞放的共同体、在精神交往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探寻真理的公共领域、在持续性的对话过程中走向整全性教育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命联合体.可见,雅斯贝尔斯的本真教育并不仅限于师生之间的教学和求知活动,更是走向生命共同体的实践途径.就此而言,雅斯贝尔斯的本真教育既为新时代的教育探索指明了一种可能的实践路向,也从教育的角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17.
西田几多郎(1870-1945年)是现代日本资产阶级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西田哲学在日本号称独树一帜的独创哲学。在西田哲学形成、发展和最后完成的过程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概念,这就是“主客未分”的纯粹经验。纯粹经验是西田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西田哲学的终结点。西田在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纯粹经验在不同时期的扩充和发展。本文仅就西田的纯粹经验作一些剖析,谈一谈对西田哲  相似文献   

18.
此在是海德格尔前期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对青年海德格尔来说,它的思想缘起为路德和克尔凯郭尔,但却是通过对雅斯贝尔斯的入学解构获得的.在对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一书的评论中,海德格尔将入学的个人主体归基为有限性的历史此在,历史性生成之思取代了对象化的历史学研究,由此,“人是什么”的问题转换为更深地追问此在在时间中的历史性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19.
哲学危机成因剖析李佑新我国当代哲学工作陷入困境,已是不争之论。大学的哲学专业招生分配困难,哲学工作者地位日下,研究经费紧张,成果难出,人才流失,这一切都表明哲学研究的确面临危机。不过,这只是一些外部现象。我认为,哲学危机的实质并不在这些方面,而是在新...  相似文献   

20.
健美操运动在不断吸收、消融与发展过程中,在我国文化背景影响下其价值观可以通过三大层次和八种表现形态来分析:身体活动和心理平衡是对健美操价值客观唯物性的说明.是健美操运动目的的客观体现;社会需求、美感体验、伦理道德和知性探求则是对健美操价值观主观能动性的注释,是人们为适应环境所选择的体育意识与艺术素养的培养需求;而实存主体和自我实现则是对健美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剖析,是对一个人自我实现的肯定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