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清两代宦官专权与封建专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宦官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现象。关于宦官专权的原因,许多史学前辈和史学工作者已经进行了比较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其主要论点之一是认为,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的必然产物。然而,明朝和清朝,是中国最后两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专制的顶峰阶段,但在宦官专权的问题上,两个朝代却大相径庭,其原因是值得研究的。笔者试以明清为例,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宦官专权与皇权的关系皇权的日益加强,是封建专制最基本的特征。明清两代,由于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复杂,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将君主专制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有明一代,宦官专权之烈,为中国封建社会所罕见;而有清一代,则基本没出现宦官专权,仅在慈禧掌权之际,李莲英曾经显赫一时,但相对来说影响也不大。可见宦官专权与皇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程度的因素对明代宦官专权进行分析,指出明代宦官的文化程度高对宦官专权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是明代宦官专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科举制度使官员的思想受到禁锢,死板化,而宦官通过一些途径知识化,思想灵活,且奸诈,使宦官与内阁争权时,有了知识储备,可以相抗衡,甚至压过内阁。  相似文献   

3.
唐代后期宦官掌握军权主要是通过宦官担任军职、专典禁军和宦官监军制度而实现的.唐代后期枢密使的设置则为宦官控制政权提供了机会.唐代后期的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又进一步加剧了宦官专权.宦官的专权使唐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加深了唐后期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明代私阉现象同明代权力制衡下"宦官官僚化"这一政治背景和王府、勋贵违制用阉密切相关,中期以后日趋严重.明朝从一开始就严申禁令,但宦官行政的巨大空间、宦官选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使明政府一方面自严其禁,另一方面又自弛其禁,最终使私阉之禁形同具文.  相似文献   

5.
<正> 唐代宦官专权始于玄宗时期。此后,随着宦官专权,宦官内争也相应激化,而且愈演愈烈,形成中晚唐中枢政治之一大特色。究其原因,除一些个人因素而外,与宦官官制有很大关系。宦官官制如何激化宦官内争,迄今尚无专文探讨,本文对此略陈管见。一、宦官官制之确立自德、宪两朝枢密使和神策中尉相继出现后,宦官专权之官制便基本确立下来。 1、枢密使之出现初唐以中书省之舍人、侍郎以至宰相等掌管国家机要,如颜师古、岑文本、苏瑰、苏廷页、卢怀慎、姚崇等人均以其职参与中枢政务,决策国家大事。中唐以后随着宦官  相似文献   

6.
中晚唐监察体制与宦官专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监察体制已日趋成熟和完备 ,形成了一张密布全国的监控百官之网。但安史之乱后监察权力就逐渐被宦官所侵夺、削弱 ,监察官丧失独立奏弹的权力 ,监察体制遭到严重破坏 ,致使中晚唐呈现出宦官专权的危局 ;而宦官专权又加速了监察体制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也是反宦官斗争遭遇挫折最大的时代。与东汉相比,唐代的皇权、相权、官僚集团的凝聚力、外戚力量和学生力量都相对小了很多。唐代中后期严峻的政治形势使皇帝对宦官更加依赖。在宦官专权的形势下,官僚集团、外戚和士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宦官也是依赖性大于反抗性。与东汉相比,唐代的宦官掌握政权和军权也更加制度化。这些都导致了唐代中后期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8.
上官云飞 《社区》2008,(5):34-3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各朝皇帝似乎都不能吸取教训。那些宦官之所以能够专权,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因其将狼的野性隐藏而给人以羊的温婉。  相似文献   

9.
评艾南英     
艾南英是江西临川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对明末的宦官专权、取士制度进行了揭露、批判。他活跃于文坛,创一时之风气。晚年积极参加抗清斗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以唐代为烈。宦官之权甚至凌驾皇权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宦官的肆虐蠹朽了唐王朝的生命力,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终至灭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宦官与皇权的关系,不仅为解剖唐代社会所必需,也有助于对中国封建社会内其它朝代宦官专权原因的分析。正因如此,本文论述主要以唐朝为主,同时也兼及其它朝代的一些有关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