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业务上能干、价值观错位”的新的社会现象的分析,指出这种”业务上能 干、价值观错住”的现象是知识经济到来之时大学生价值观培养面临的新课题。针对社会 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主张结合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主体 性、时代性、兼容性、矛盾性等特点,探索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人生价值观、心理特征及道德观作了调查分析,旨在“因才施教”,“因地制宜”,为国家培养更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价值冲突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社会转型为基本的观察背景,以“价值冲突”、“价值整合”为基本的理论支撑,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特征的论述及其形成原因的探索,探索充分发挥社会主导价值的功能、创新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等有效的价值整合方式,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导向。“中国梦”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大学生人生发展提供正确价值导向,为大学生正确处理梦想与现实关系提供理论和方法,是当代大学生发奋图强实现个人价值的动力源泉。在大学生思想多元化和价值观混乱的今天,用“中国梦”来不断加强大学生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的剖析,认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价值标准多元化、提出了坚持用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学生,坚持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原则,引导大学生转变观念,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取向及价值定位上分析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大学生的价值定位趋向于个性化,价值观表现为差异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教育、现代家庭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高等学校正确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必须通过加强道德的全方位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观较前发生了显著变化。那么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呢?人们的评价,可 谓众说不一,或亵或贬,或喜或忧;本文拟着重从流行于当代大学生之中又反映价值取向的一些“热点” 现象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少消极价值取向,如否定生命、铺张浪费、金钱至上、好逸恶劳、个人至上等。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不能理性地面对价值冲突和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形成这些取向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有必要对当前的大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此外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式面对多元价值冲突和进行抗挫折教育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的培养与认同具有内在关联,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主要包括三大类型:工业社会的“独立—物化”型社会心态、信息社会的“多元—迷茫”型社会心态和综合的“深层认知”型社会心态。总体而言,当前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度比较高,但不同心态的大学生对价值观的渴望与认同具有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类型心态的大学生,探索不同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路径,既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良好心态,又有利于提升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本文从公民个体的角度,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理解“正确的价值观”,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几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政治经济背景和国内社会变革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多层次性和价值评判的多重标准等标准。本认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应着力价值体系的教育、大学生个体的德性培养入手,并加强其价值观的环境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提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上从“教育”转向“服务”,培育方式上从“局部”转向“整体”,培育平台上从“课外”转向“课内”,效果考核上从“成绩”转向“素质”,培育目标上从“短期”转向“长远”,培育机制上从“学校”转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需要,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但价值观的学与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与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逻辑、教育逻辑与生活逻辑,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符号世界、价值世界和实践世界,构建“精学+泛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三结合”的立体化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4.
鄢汇琳 《国际公关》2023,(14):182-184
网络直播是媒体时代的产物,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快速吸引了大学生。以网络直播为媒介,遵循网络直播信息传播的发展规律,创新大学生价值观培养模式,使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网络直播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创新发展。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要充分发挥媒介的积极作用,通过构建“线上+线下”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活动,切实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网络直播的影响,提出应对网络直播消极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整体形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转型、对外开放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形态变迁的社会条件进行分析,阐述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整体形态变迁的特点是由“一元性”向“多元性”转型,表现为从单一性到整合性、从统一性到选择性、从排斥性到包容性的变化,由此可透视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具有动态化、层次化、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几个方面的误区。用邓小平理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应侧重邓小平价值观的几个特点,同时应统一大学生在价值观领域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手段。为实现教育目标,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与多元的关系,二要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要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四要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算法推荐已成为影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新变量。因此,必须优化算法生态,营造清朗空间;掌握算法特点,走出信息茧房;创新教育模式,搭建互动平台;坚守话语阵地,主动规训算法之“术”,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构建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三维度结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对5所大学408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它包括生命价值目标、生命价值过程、生命价值评价三个维度。(2)大学生在生命价值目标方面,社会取向高于个人取向;生命价值过程从高至低依次为主动解决、努力投入、幻想退避,且积极乐观高于消极宿命。(3)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呈现先降后升的发展趋势,男生更注重个人生命价值取向,不同家庭收入和学习成绩均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爱党教育是应对当前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混乱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科学化的爱党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净化与提升青年大学生群体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为党在组织上培养更多合格和优秀的后备力量。具体而言,爱党教育应避免简单化的“说教”、内容上注重科学性的安排,应避免模式化的灌输,形式上应注重灵活性安排,应避免孤立的党化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多方位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