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5):2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普丽春所撰写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 "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于2010年9月由 j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云南民族大学资助,为《云南民族大学学术文库》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淼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3,(2)
在大众传媒日益渗透人类社会生活的今天,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电影这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实现了其在当代社会的广泛传播,同时,电影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但电影的文化消费属性和奇观审美性追求,又极易破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原生性.因此,只有电影工作者与民族文化工作者、文化遗产传承人三者的深入交流和紧密协作,才有助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丽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逐步增强.云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特殊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为了应对中国文明转型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急剧流变消失的现实,必须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当务之急是引入学校教育,并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化强国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的一个重要战略思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内容。云南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少数民族省份,正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正在引起人们的正视与关怀。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十分紧迫的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抢救、传承、开发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开发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然而,部分地区因操作不当、观念错误等因素,造成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破坏。以鄂西土家族为例,通过对非遗保护与开发两者互动关系的探究,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永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8)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富集区域,拥有理论意义上可开发利用的丰厚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实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深入分析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立法探讨--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1):51-54,6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立法工作,是当前迫不及待的一项任务。探讨保护立法的可行性、必要性,研究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重点理清几个基础问题,有利于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薛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1
《云南少数民族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纳西、彝诸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上、下册)是云南民族大学李国文教授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34年来的文萃精华。文集包含了五个类别:一是民 相似文献
10.
陈云霞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1,(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行法律框架中,国际公约、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作用.民族自治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特殊形式,对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针对性和天然优势,易于形成利用特色立法制度调整和规范特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特契合"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世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137-140
我国是由55个少数民族和主体民族——汉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大量的、高品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还在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建立和谐社会、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在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容、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的审美、艺术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科学认识与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民族旅游资源利用和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模式研究——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生存根基.由于构成样态的多样性,没有一个单一的可行的办法能够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所有问题.本文以拥有丰富资源的重庆市为例,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适宜采取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辅之以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综合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4.
郎玉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10)
目前,学术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开发、抢救研究成果颇多,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却鲜为少见.本文阐述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现代化进程对少数民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如何在少数民族现代化进程中有效传承其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16.
重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人达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5
重庆市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渝东南及长江沿岸,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我们应该在一般保护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客观实际情况,探讨开发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振兴方法。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要首先加紧对一批土家族、苗族的濒危珍贵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价值展开分析,剖析当前保护过程中的缺失,借鉴域外地区有益做法,采取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丹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为七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梳理,意义在于为指导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拍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纪录片《传承之路》的亲身经历,深入分析研究了民族纪录片的创作。从题材的选择、镜头语言的调度、纪录片的采访运用、故事性与真实性的分析和解说词的运用等五个方面,分析在拍摄有关民族题材方面纪录片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石林彝族自治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石林县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异彩,正积极走向国际化品牌,而产业化发展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审视石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其存在着民众保护意识淡薄、民事保护薄弱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宣传,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性;积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民事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