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小玲 《探求》2001,(5):56-57
2001年上半年,在修改婚姻法的讨论中,人们的视角一再落在了影响婚姻家庭稳定性的重婚纳妾、婚外同居、婚外恋和婚外性行为上。不可否认,这些行为的确是影响家庭稳定的大敌,也是对我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的极大挑战。因此修改后的《婚姻法》在总则第3条义无反顾地写上了:“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4条则重申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第45条规定了重婚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第46条还规…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1989年7月颁布了《女职工动保护规定》,上海市在早些时候也发布了类似的暂行规定,这对于女性健康和安全的特殊保护、对于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推行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实践证明这些法规也存在着保护幅度不当、保护措施不力的缺陷,其中较明显的是对妇女“四期”保护的过度及对妇女就业保护的不足。从“四期”保护来看,现行法规与五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3.
陈博 《创新》2012,6(5):68-71
司法审判中结婚登记与补办结婚登记的混同,使得当事人被"婚姻"。在因补办结婚登记引起的财产纠纷案中,补办结婚登记审判标准模糊,以夫妻名义同居与类伴侣式同居没有真正区分,而补办结婚登记的实质意义应在于使仪式婚获得法律保护。检视现有的补办结婚登记制,构建以结婚仪式为要件、补办登记申请确认程序为补充的补办登记审判制度,从而避免补办登记认定的泛化。  相似文献   

4.
张素蓉 《社会》2001,(3):35
现状1970年前 ,同居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 ,且在联邦各州中均属非法。但为什么在美国同居现象30年来不断增多 ,却仍然是家庭道德中一个隐蔽的话题?许多社会学家已对此展开研究。路特吉斯大学国家婚姻课题组的两位合作者大卫·彼佩诺和芭芭拉·丹佛·怀特海德认为 :“不像离婚或非婚生育 ,同居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的非议或者批评。”密切根大学的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则发现 :与1965年的10 %相比 ,现在尽管有超过半数之多的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 ,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扩大及其意义(他最近实…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5月至1992年1月,围绕知识产权,中美两国共举行了8轮谈判。这是在美国已将我国列为“关于贸易的特别301条款重点观察国家”的非常时期进行的部长级艰难谈判。最后,美国政府基于我国已于近10年中先后颁布了《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4项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这一事实,于1992年1月17日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和我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同时终止“特别301条款”对中国发起的  相似文献   

6.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新婚姻法的焦点内容之一是提出夫妻间互相忠实的义务性要求,强调依据刑事法律遏制重婚犯罪,设立离婚过错方民事赔偿责任,期望制止日益增多的婚外同居行为。新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打击重婚犯罪是我国刑事法律固有的规定,新婚姻法予以重新强调。新婚姻法规定,对重婚的,公…  相似文献   

7.
延涛 《社科纵横》2002,17(3):25-27
在拙作《筑基 :中国教育再论》一文中 ,我提出两个基本观点 ,一个是教育国家全包问题 ;一个是教育产权保护问题。第一点并非新观点 ,倘有新意 ,也只是针对于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出现的新情况 ,即教育作为产业受到市场游戏规则约束这一点所发议论而已 ;第二点则在我看来是全新的 ,那是因为我所接触到的各种学术理论信息尚未有“教育产权”这一概念提法。只在《科技日报》2 0 0 1年 6月 13日第二版头条见有该报记者宦建新的报导《“人才产权”新概念》。“人才产权”已接近我的教育产权概念提法 ,但所指不同。两点都未展开论…  相似文献   

8.
31个省、市颁布《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条例》地方性法规,是以立法形式保障见义勇为权益,既是对见义勇者的鼓励和肯定,又有利于见义勇为精神在全社会得到弘扬。但是,各省、市颁布《见义勇为奖励和保障条例》地方性法规中存在不合理、不完善,使见义勇为者权益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完善见义勇为者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构建全国性的见义勇为者权益保障法,成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年轻的列宁以捍卫马克思的《资本论》、反对民粹派批评家的活动,开始踏上他的哲学斗争舞台。普列汉诺夫在他的《我们的意见分歧》中,第一次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批判了米海洛夫斯基和民粹主义。1894年,列宁也以他的《什么是“人民之友”》参加了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的思想斗争。有趣的是,米海洛夫斯基—普列汉诺夫—列宁之间的论战,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正> 自刘鹗(1857--1909) 的《老残游记》问世以来,有人以“谴责小说”目之,有人以“反动小说”批之。《老残游记》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小说,人们似乎都忽视了刘鹗在《老残游记·自叙》中对《老残游记》所作的自我说明。他在《自叙》中认为,“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哭泣分两类:一为“无力类”;一为“有力类”。“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他说,他的《老残游记》则是后一种“有力类”哭泣:“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这一说明,应该说是符合《老残游记》的实际的。那么,刘鹗又是为着什么而“哭泣”呢?  相似文献   

11.
一近代日本的农业教育,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1883年(日本明治十三年),明治政府颁布“农业教育通则”,强调农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的法律形式颁布的第一项农业教育通则,它标志着近代日本农业教育的开始。“农业教育通则”规定,中等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自耕农和农业技术员。自耕农主要招收小学毕业生,学习期限为二年;农业技术员主要招收中学毕业生,学习期限为三年。 1886年,明治政府为发展教育,先后制订和颁布了《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和《大学校令》。在《小学校令》和《中学校令》中对农业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定。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经济责任”这一概念的意义本文所称的“经济责任”,是指我国经济法规所规定的一种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一词在我国建国以来所颁布的经济法规、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颁布的一系列经  相似文献   

13.
(一) 正如文艺作为宗教婢女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人类这一文化形态作为科学王国二等公民的日子也正在成为历史。借用丹麦著名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的话来说:在十八世纪,文艺的宗旨是通过向科学的献媚而牟取一张合法经营的执照。“而现在,文学却是以艺术的名义和尊严为目标了。”然而,事实常常比雄辩更具有说服力。就在人们刚刚以审美活动的名义替文艺施毕割礼,从价值论的方面解除了在文艺与科学之间延续已久的不平等婚约,有些现象却使得人们对这场官司不得不重新予以考虑。譬如,1921年,爱伦堡在其长篇小说《胡利奥·胡列尼托》里,借书中一位美国商人之口道出,美国将在不  相似文献   

14.
读罗杞明同志《法律上一个需要明确的提法》(《学习与探索》1979年4期)一文,很受启发,也想插言一二。“法律上平等”的问题,确实是法律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上的重大原则问题,不仅仅是“名称”、“提法”之争。这点,罗同志说得很清楚,不想再谈。问题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正确的提法”吗? 公民,罗同志归纳的概念是对的: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享有该国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履行该国法律所限定之义务的人。但是,在一个国家里居住的人,不可能是清一色的一个国籍的人,就是说不一定都是“一国公民”。难道对他们就不能用这“一个国家的法律”约束吗?旧中国,清政府的法律对外国帝国主义确实  相似文献   

15.
<正>新华社今年6月15日受权播发《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7月1日起施行。这一《条例》,与规范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法》和规范公务员管理的《国家公务员法》并列,成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位制人事管理的多元性,这个《条例》的颁布算是补齐了各类性质单位人事管理的相关法规。应当说,这个《条例》确立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报刊宣传上,关于“法律上平等”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提法:一是“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二是“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些提法,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有的还有重大原则的不同点。如不加以明确和统一,必将在法律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发生混乱甚至错误。以上三种提法的共同点,都是主张法律面前平等。但是带有原则性的不同点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提法。究竟“公民”的提法对,还是“人民”的提法对。笔者认为作为一项  相似文献   

17.
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盛行婚前同居、不结婚或晚婚,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外生育子女的数量增加,此类现象比半个世纪前更为普遍。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那些低收入人群中比例更低,特别是在那些非洲裔美国人中。学者们注意到一个常被忽视的影响结婚率的因素,即妇女在少年和成年期间受到的身体和性的虐待。虽然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献大量存在,但论及婚姻与家庭暴力之间关系的并不多。我们的观点是,对很多妇女来说,遭受身体和性虐待的经历影响夫妻亲密关系的建立,也影响建立稳定持久的同居关系。身体虐待和性虐待可能在几个方面影响夫妻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不知起于何时,也不知始于何人,一个被称之为“放宽政策”的提法成了极其时髦的东西风行于社会;经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的传播,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然而,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呢?笔者认为是值得研究的。为了便于问题的讨论,有必要先弄清政策本身的科学含义。据《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政策是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诗词三首》,以赠别、吊唁、咏史为内容,分别描述了夫妻之爱情、悲吊了战友之逝世,歌咏了历史之沧桑。诗人健笔纵横,信手挥洒,无不写得言近旨远,理至情深。品之,“诗味”醇浓,沁人心脾;赏之,“特色”奇佳,光彩照人。它们是清算林彪、“四人帮”罪恶言行的锐利思想武器,也是繁荣社会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学习典范。 (一) 在毛泽东同志公开发表的诗词中,《贺新郎》一词是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作品。词的题材和主题,是直接描述革命夫妻生活的爱情的颂歌。因此,它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耳目全新之感,实在弥足珍贵。 这首词写于一九二三年…  相似文献   

20.
云梦秦简中的《语书》,是秦始皇统一全国过程中南郡守腾颁布的一篇法律文告,属于地方性法规。这个颁行于两千多年前的首尾完具的地方性法规,在现存史籍和出土文物中都是仅见的。它的发现,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秦统一战争中南郡地区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状况,而且对于了解秦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对《语书》作一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