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究竟哪个阶级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或“占据历史的中心地位”?史学界对这个问题历来存在着分歧意见。这里,我想简要地叙述自己的几点看法,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建国初期,为了打破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史学体系,史学界的同志们特别强调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劳动人民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自50年代后期起,由于“左”的思潮的干扰,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研究不能够正常进行,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被人们所忽视,有些同志在评述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时,总…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前十余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在中国实行美国式的“共和政体”国家政治制度,曾进行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为挫败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在1905年至1907年间进行过激烈的论战。革命派艰苦卓绝的奋斗,并非一事无成。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蓝图在中国试行。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辛亥年间历史性的抉择。然而,没多久,政体转移到袁世凯手中,共和政体日趋名存实亡,昔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喜剧终成悲剧。历史早已作出结  相似文献   

3.
鲁西北平原、茌平一带义和团运动很有特点,很具典型意义。研究平、茬一带义和团,对认识全国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很有裨益。其特点是:1、成份较纯,其拳首拳众多是贫苦农民,是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2、组织分散,由于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种种原因,没有形成较大范围的统一组织领导。3、有一致的斗争目标,反帝灭洋斗争大方向明确,且有较好的群众纪律。4、反帝亦反封建。对义和团的封建蒙昧、宗教迷信等落后面,要从总结历史教训的角度进行历史的具体分析,抓主流,看本质,以今人的认识水平去要求当时的农民从而否定其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作用的观点是大可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史学著作历来把苏联二十年代的“耐普曼”看成是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新资产阶级,把当时反对“耐普曼”的斗争评价为继续执行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措施。“耐普曼”究竟是些什么人?他们在当时有没有形成为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对反对“耐普曼”的斗争究竟该作出什么样的历史评价?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一次新的、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5.
<正> 广东会党指的是三合会,这是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地区一股活跃的下层社会势力,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它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过一定程度的联合,在辛亥革命的反清斗争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以1895至1913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广东会党的关系为主线,探求两者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一显然,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广东会党产生某种程度联合的原因,在于两种势力都以清朝统治者为反抗对象.反清,成了它们联合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6.
会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互助团体和革命组织。在清朝一代它成为贫苦劳动人民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和反满革命的积极领导者,几乎无时无地没有会党组织存在,也几乎无时无地没有会党领导的斗争。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鸦片战争前是反封建主力;鸦片战争后则不仅反封建,同时又是反帝主力;辛亥革命时期更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合流。在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活动主要是在南方沿江沿海一带,而这一带会党的活动,主要的又集中在两广、湖广、江浙、四川等四个地区。这些地区也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地区,在革命党人的宣传组织下,  相似文献   

7.
六、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极力利用孔孟之道,来消灭劳动人民的革命思想。但是,事实和反动统治者的愿望相反,“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就在孟轲的家乡邹县,人民的反抗斗争前赴后继,一次又一次地惩罚了罪恶累累“亚圣府”,狠狠地打击了反动统治阶级奉为至宝的孔孟之道。  相似文献   

8.
试析清末农村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进入近代以来,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连绵不断。仅从《辛丑条约》签订到辛亥革命爆发的十年间,农发自发的反抗斗争至少就有三百二十多次。中外史学家一般都认为,社会经济的恶化,人民生活日趋贫困是中国近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主要原因。但在进一步分析社会经济恶化的原因时。学术界则存在明显不同的观点。一般来讲,西方史学家比较强调人口压力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他们认为,晚清和近代中国社会史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人口的增长,当时的许多问题也许可以用这个问题来加以说明。自清代中叶起,巨大的人口压力就已对农民的生活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相似文献   

9.
一、十年前,依赖型的集体主义社会心态十年前,即中国“文化大革命”前后那段时间,中国的社会心态,整体上讲,是依赖型的集体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从整个社会来看,当时无论是各阶层,各团体的人,对于领袖人物,特别是毛泽东个人,有很明确的精神依赖,对于他个人有一种不可比拟和否定的精神依托。毛泽东说的绝对正确,毛泽东赞成的,群众会毫无疑义地执行。一般群众把毛泽东当作神,而不是当作人来看待。这除了经过那段历史的感性认识外,可以从当时的口  相似文献   

10.
在阶级社会里,人是阶级的人,人与人的冲突,都反映着阶级的冲突。而且,“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在反映阶级社会里的矛盾冲突时,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把阶级压迫“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从而“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影片《早春二月》的创作家们是怎样结构芙蓉镇上的“是非的漩涡”的呢?影片编导者不惜工本,费尽心机,杜撰了一个才子佳人式的离合悲欢的故事,根据资产阶级的是非观捏造了一个无是无非的“是非的漩涡”,歪曲历史,欺骗今人,宣扬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人道主义,从而在实质上否定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1.
在封建时代深受封建压迫的资产阶级分子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深受外国侵略者、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有过反压迫的斗争。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年),在苏州发生了机户反封建官府的激烈斗争,并有“民变”。万历二十九年及万历三十年(1603年),江西矿监播相曾激起了景德镇的“民变”。万历三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上海郊县农民的反抗运动,是当时全国革命高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后来上海光复,有着重大作用。 (一) 一九○一年九月,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赔款本利总计982,238,150海关两,因而清政府进一步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搜括。清末上海郊县纳赋换银“折价”年年上升,各县总赋实际随之逐年增加。据川沙县统计:光绪  相似文献   

13.
白朗起义军在甘肃的活动及其衰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朗起义是辛亥革命期间震惊中外的一次农民革命。它与辛亥革命同时打响,并在资产阶级“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还坚持斗争一年多的时间表现了农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顽强革命精神。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白朗起义的真相被埋没和误解。60年代以后,由于史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白朗起义的问题才基本上得到了澄清,其性质和作用亦得到了应有的历史评价。但至今仍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笔者注意到,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白朗起义后期活动及其衰败原因的探讨尚嫌不足,而白朗起义由盛转衰的过程,恰恰是在甘肃的活动中发生的。为此不揣寡陋,对此问题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学在1841年1849年广州地区人民抗英斗争中起着什么作用,它的性质是否起了变化,这是在广东历史学会1960年年会上被提出来讨论的一个问题。在讨论中逐渐形成了二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个时期广东人民的反侵略反投降斗争,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爱国群众的自发斗争;社学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其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反动本质,社学在抗英斗争中,反对外部敌人仅是幌子,而反对内部“敌人”是它主要的目的。一种意见认为,社学的性质起了变化,即由原来的“兴学育材”的封建教育组织,变为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武装组织,并在抗英斗争中起了组织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列宁对俄国“农民社会主义”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社会主义”是俄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理论思潮。宣传这种理论的,主要是当时同情革命的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组成的政治派别——民粹派。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帝俄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压迫的反抗要求,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农民对资本主义在农村造成的两极分化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于是,从抽象的道德观念出发,否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意义,迷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农民村社的土地占有制度视为社会主义的理想王国,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说什么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过时”了,不能指导学术研究;谁坚持马克思主义谁就是“僵化”。他们企图维护资产阶级世界观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史学领域,他们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两个核心:文明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全部历史(从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会解体以来)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将大总统让与袁世凯而告夭折。这是中国当时各种势力: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产阶级立宪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相互斗争,以及革命派内部相互斗争的结果。一中国社会,到辛亥革命时,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一切事变,无不具有极大的左右力量。  相似文献   

18.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陕西地区的农民运动,以四十余万农协会员和十万农民自卫军为骨干的七百万农民群众,与各阶层革命人民结成了强大的联盟,在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地主豪绅的斗争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使陕西成为当时全国农民运动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地处偏僻西北、远离革命中心的陕西,为什么农民运动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使革命斗争取得巨大的成就?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孔丘的反动思想中,轻视劳动妇女占着重要地位。他胡说什么:只有女子和劳动人民最难对付。你对他亲近点,他就对你很不礼貌;你对他疏远了,他们又怨恨你。后世一些孔孟之道的卫道士们更把这一反动思想发挥成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等等,把广大妇女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有压迫必有反抗。几千年来受压迫最重的广大劳动妇女不断对“吃人”的旧礼教进行种种形式的反抗斗争,甚至参加农民起义,用暴力革命的方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夕宁波人民的革命斗争徐兆文二十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群众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蓬勃开展。帝国主义加紧对宁波的侵略,清政府一再出卖主权和不断对人民的压榨勒索。迫使宁波人民不断起来反抗斗争。它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