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变迁。公元926年,渤海国亡于契丹国。契丹国王耶律阿保机在渤海国故地建立“东丹国”,改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忽汗城)为“天福”,作东丹国都城: 927年,耶律阿保机之次子耶律德光继契丹王位称帝;次年,即928年,把东丹国都城从天福迁至东平(今辽阳)。是为南京(不久,又改称为东京)。此后,天福城在历史上不见文字记载,达六、七个世纪之久。清初,一些文人旅行到此,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记述:当地土著居民,称该地为“东京”。  相似文献   

2.
东丹,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以后,在渤海故地改建并隶属于契丹(辽初建国号曰契丹,下同)的地方政权。东丹建于契丹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二月,天福城(原渤海王都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为其都城。天显三年(公元928年)十二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下令迁东丹之民于辽东地区,迁东丹都城至南京(即后来的东京辽阳府,今辽宁省辽阳市)。这一事件,史称东丹南迁。  相似文献   

3.
耶律阿保机平定诸弟之乱、统一契丹各部后,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制国家。在契丹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其“特区”与“一朝两制”制度值得深入研究。  一、辽代的“特区”—东丹国  耶律阿保机建立的是以契丹族为主体的奴隶制国家,在其本土,契丹族大都过着游牧流动的生活,畜牧业是其主要生产部门。建国后,耶律阿保机率部陆续征服周边许多邻族,以粟末为主体建立的渤海国也未能逃此厄运,公元926年渤海国被灭亡。面对较为先进的渤海国原有的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照比较落后的契丹族奴隶制体制,阿保机决定在…  相似文献   

4.
公元十世纪初,随着唐中央政权没落以及中原地区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耶律阿保机领导契丹族嵋起于我国北方。九三六年(太宗天显十一年),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契丹政权扩及到华北。九四七年(太宗大同元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朝把政权分“北面”、“南面”两个系统,即“北面官”和“南面官”。  相似文献   

5.
耶律阿保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治家,契丹族杰出首领。他率领契丹族历经征战,平定叛乱,任用汉人,改革习俗。在公元九一六年建立了契丹政权,并确立了政治、军事、法律等各项制度,完成了建国建制的阿保机时代。  相似文献   

6.
这里,我们所谈的辽代寺院经济,是指从公元十世纪初至一一二五年间契丹族耶律王朝统治的中国北方地区,即今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地区的寺院经济情况。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九四七年改号辽。我们讨论的辽代的寺院经济包括契丹和辽两个时期。契丹族的佛教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阿保机统一诸部之前,契丹民族内部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反映在上层建筑中有了“始立制度,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1)”的普遍  相似文献   

7.
契丹与渤海关系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0世纪初,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向覆灭,中原各地陷入分裂,藩镇割据,互相角逐,已无余力北顾,这为北方草原契丹民族的迅速崛起和大肆扩张提供了契机。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立了契丹王朝,并立即开始了东征西讨的大规模军事扩张。首先是西进,先后征服...  相似文献   

8.
辽代曾创制并使用过两种民族文字,即契丹大字与契丹小字。据史书记载,契丹大字系遵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命由汉人帮助创制,于神册五年(公元920年)颁布推行的。制字方法主要是增损汉字笔划。近五十年来发现的几种契丹大字碑刻,使史书的记载得到了证  相似文献   

9.
辽朝是契丹族统治者在我国北方建立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国家自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或916年——926年在位)至天祚帝耶律延禧(1101——1125在位),历时二百余年。(后来耶律大石建西辽,又历八、九十年,乃辽朝的继续。)早在公元四世纪时,契丹民族即活动于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其后,它经历了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经过奴隶制发展到封  相似文献   

10.
韩勇 《鞍山社会科学》2004,(3):38-38,46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一个重要而古老的民族,曾经建立过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辽朝。辽朝雄居中国北方200多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至1125年天祚帝被金所灭,到明代契丹族便完全从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现在在云南滇西地区  相似文献   

11.
关于耶律阿保机建国前的契丹族历史,現在尚在一片迷霧之中。契丹至阿保机时才有文字,耶律德光之后才开始纂修国史,其先世事迹,除凭口头流傳之外,就是根据中国方面的文献記載。口头流傳,年深月久,不免錯誤;而中国方面的文献,又往往得之傳聞,未必完全可靠。元人修辽史,所根据的就是这些材料,既简略难明,又矛盾百出。所以在我們研究契丹族的历史时,往往会碰到許多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如果我們能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論作为指导原则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要画出一幅契丹“史前”社会发展的大体轮廓来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检讨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降生神话、始祖神话以及一些重要的契丹习俗 ,发现它们大都能在摩尼降生神话及摩尼教教义和神话中找到原型或依据。作者认为 ,正是 9世纪中叶以摩尼教为国教的回鹘汗国崩溃给契丹传统社会带来了新的激励因素 ,为契丹传统社会的飞跃与变革提供了新的精神武器。耶律阿保机以结亲形式取得回鹘族人的支持 ,并藉其摩尼教神话自己 ,从而得以突破传统 ,实现革命 ,建立国家 ,实行帝制 ,成为契丹人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史载契丹文字有大小两种:契丹大字创制于辽太祖神册五年(公元920年)。突吕不、耶律鲁不古二人主其事;契丹小字可能创制于天赞初年,太祖之弟迭刺主其事。金灭辽后,亦仿契丹制作女真大小字,但契丹字仍沿用至金章宗明昌二年(公元1194年)始废。现今所见辽金时代契丹文墓碑、铜印、铜牌、铜镜、鱼符、玉盏等物,铭文亦有大小字,足证史籍记载不误。就目前所知,契丹文碑铭年代确凿者以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耶律延宁墓志》(契  相似文献   

14.
东胡—鲜卑—契丹。这就是我国古代契丹族历史发展的简单线索。唐代末年,中原纷乱,藩镇割据,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也乘机统一各部,建立了与五代和北宋并存的时称契丹时称辽的王朝。契丹王朝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的历史,部曾有过重大的影响。以致在一些国家或民族的语言中把“契丹”当做“中国”的同义语。例如俄文中的“中国”一词就是由“契丹”音变而来。据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是寻访契丹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15.
契丹故俗尚简 ,是辽朝太祖太宗时期的历史实际 ,但故俗尚简的历史内涵 ,则是标示了契丹社会刚刚由氏族大家族家庭形态过渡到独立的个体家庭形态的特殊发展时期。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内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历史作为也留下了这个时代所给予的深刻烙印 ,从而成为诠释和把握辽朝初期史实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唐朝末年,在北方诸族争雄的过程中,契丹族越战越强,它朝气蓬勃,充满了 希望和未来。于是统一北方重任自然地落在这个民族的肩上。历届契丹族的军政领 袖均采取行之有效的“远交近攻”的策略,因此与它毗邻的奚族,首先成为统一和兼并的对象。契丹族实权人物撒刺的(德祖)及其子耶律阿保机在九至十世纪之交,对奚族连续发动五次兼并性的战争,越来越多的奚族人口被俘虏,土地被蚕食。  相似文献   

17.
“腹心部”与智囊团是辽代初期形成的一武一文两大集团。其中,“腹心部”形成稍早,是在耶律阿保机继承汗位之前的“亲兵群”的基础上、以契丹族将领为核心、通过结交盟友及收养“假子”等手段而形成的;智囊团的形成则相对晚些,其核心是阿保机从纳降的中原汉俘及扣留不遣的南朝来使中选拔重用的汉族儒士。“腹心部”与智囊团在阿保机称帝建国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至辽朝国家政权机构完善之后,集团中的骨干成员均被加官晋爵,纳入了辽朝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行列。所不同的是,作为集团的“躯壳”,智囊团已完全消失,不复存在;而“腹心部”却变成了“斡鲁朵”,存在二百余年,与辽朝政权相始终。  相似文献   

18.
阻午可汗重组契丹八部时,契丹人仅残存12个石烈,“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就是将大贺氏、遥辇氏、耶律氏三皇族分入其中的7个石烈,而将拔里、乙室已二后族分入另外5个石烈。至阿保机建国前,契丹八部已发展为41个石烈,但此后至辽末,大约仅发展至48个石烈。斡鲁朵体制确立后,新建斡鲁朵时不断对原有石烈进行拆分、重组。石烈官原存在两种称号,一种借自突厥官名,一种为契丹语官名,在将石烈比照为县之后,也称石烈的长官为县令。辽太宗会同元年改革后,石烈的官名才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9.
渤海国从六九八年大祚荣建国到九二六年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亡为止,共历二百二十九年。它接受高度发展的唐朝文化之后,生产和文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被誉为“海东盛国”。它的版图之广大,生产和文化之发展,在唐之前的东北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渤海国不仅在东北历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应占有重要地位。渤海国的创始人,各种史书记载不甚一致。《旧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其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粟末靺鞨,始附高丽,姓大氏”。由此可见,大祚荣是附属于高句丽的靺鞨人,即“高丽别种”,而这个“别种”就是高句丽统治下的靺鞨人。《新唐书》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渤海国是靺鞨人建立的国家。粟末即松花江。“附高丽者”,亦即臣属于  相似文献   

20.
九世纪末 ,渤海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总危机爆发 ,国势急转直下 ,明显衰落。失去了唐王朝的保护后 ,在强大的契丹攻击下 ,渤海国承受不住外力的打击迅速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