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活" 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用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最好齐声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自由读;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轮换读;篇幅长句子拗口可以跟着读;对话多的可以分角色读.这些形式还可以创新.如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担任某一角色与学生一起读,学生兴致更高.有的课文涉及到某些特殊人物,教师可指导学生模仿,会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流利,可是有感情朗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却需要老师的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呢?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训练.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抓好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朗读指导.一、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方法指导1、加强范读,发挥示范朗读作用.在学生预习了课文后,老师再用课文范读带或老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入情入境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受到老师朗读情感的感染,就有“读”的榜样了,就会模仿老师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4.
郑薇 《科学咨询》2008,(24):43-43
教师范读在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获得感受、加深理解方面往往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本身欠缺必要的朗读训练,在朗读方面也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谈了教师范读课文时几个常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学习仍是学生的母语学习阶段,初中生也需要逐渐培养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淡化朗读训练,而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念,追求朗读训练的科学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教学的形式"活"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是取决于教学内容:表达欢快喜悦的感情,适合集体读;抒发哀怨凄婉的情绪,宜用个别读;气势如排山倒海最好齐声读;描述似精雕细刻的自由读;段与段如线串珠可以接力读,层与层对等并列可以  相似文献   

7.
潘欣 《决策探索》2014,(20):59-59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能有声有色地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是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一个“总是”,一个“一二三”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之大。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还可帮助学生理解、领悟课文,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在课改新形势下,应如何进行古诗文教学呢?我在实践中做了以下探索。一、诵读——获得感性知识诵读是指学生反复朗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诵读,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准节奏;三要读出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然而,许多师生只是盲目而无入情地朗读,把读当成了课堂的摆设。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读",到底该如何施行呢?该文认为阅读教学应当达到四个境界,也就是"感知、感悟、语感、熏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真正的读书、看书,而不是摇头晃脑的摆架势。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读,从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最终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郭红莲 《决策探索》2011,(20):50-5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 一、阅读教学,“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能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和进行口头语言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地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读"、"说"两方面教给方法。一、从读入手,以读促说口语训练贯穿着两条线,一是朗读,二是说话,这两条线互相交错,螺旋式深入,朗读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为说话准确、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低年级抓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必要的朗读方法,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获得言表意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学习仍是学生的母语学习阶段,初中生也需要逐渐培养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淡化朗读训练,而要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念,追求朗读训练的科学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实践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说好普通话,而且要求学生能通顺、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和进行口头语言交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切实地进行系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读"、"说"两方面教给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真假"花子"     
“叫化子”,有的地方又叫做“叫花子”。一字之变,感情色彩强烈。“花”者,花言巧语、花样、花招……之谓也。确实,不少讨饭吃的主儿,极具表演天分,乐于又勤于表演,常常有意倒了别人胃口,于酒楼门口,缠着刚装满一肚子油水的食客,或在商场门口,缠着拎了一袋子名牌的购物者,向他们展示自己畸形的肢体或者怀抱的弱童,软讨硬要。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一般都喜欢夸张,爱幻想,好表现.于是,我就摸索出一套"朗读、畅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朗读畅想就是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的情景、内容、语言、插图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畅想,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想象说话,想象写作,想象编儿歌,想象画画.  相似文献   

18.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小学语文课本每课的课后要求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起着其他训练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读好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他们相辅相存,多数教师对此很重视.但有的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结果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难以提高,就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写的能力)的培养也会带来极大不利.针对有的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重"写"轻"读",重"写"轻"说",以及"读"、"写"、"说"严重脱离现象,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以为只有注重"读"、"说"、"写"的互补训练,方能提高初中作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学习中早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面对农村中学的学生更为重要,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在早读课上下功夫,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古人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老师也能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理解课文及语法概念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