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应超 《唐都学刊》2008,24(4):14-17
高力士是唐代历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且甚为知名的人物.在他七十三年的人生经历中,既有少年和晚年刻骨铭心的痛苦,也有青壮年时权倾朝野的辉煌.当今出版的辞书和学者所撰文章,把高力士的生年定为公元684年者非常多,但是,这一说法很不准确.究其原因,是因为<新唐书·高力士传>中记述,高力士逝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时年七十九岁.根据<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兼内侍监上柱国齐国公赠扬州大都督高公(力士)墓志铭并序>中高力士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八月八日终于朗州龙兴寺,逝世时七十三岁记载,确定高力士的生年应为公元690年.  相似文献   

2.
唐前期(618──755年)的国家财政体系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沿革,到开元天宝年间已形成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法制化的计划形态。概括地说,它是建立在自耕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单一农业税的稳定计划形态,采取由中央、州(郡)、县三级行政组成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法制化以及计划的周密性程度,堪称是中国财政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然而,这样一种相当完备的国家财政体系,由于天宝后期均田制的崩溃和自耕农经济趋于萎缩,其内部已产生了深刻的危机。不过,它在外部仍维持着一座金碧辉煌的财政殿堂的构架。因此,当探究它承受不了安史之乱的巨大冲击而倾塌…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先生,在他未完成的杰作《杜甫》一文中,曾以浪漫主义诗人的笔墨,描述了李白与杜甫天宝三载(744)在洛阳的初逢: 写到这里,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  相似文献   

4.
刘新峰 《社科纵横》2006,21(8):140-140
关于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李翱的生年有三种说法:大历六年(772)、大历七年、大历九年。这篇文章通过考证、辨讹,肯定了大历七年的说法。关于李翱卒年,通过考证确定为开成元年(836)。  相似文献   

5.
今年,恰值中日文化交流先驱之一的鉴真大和尚诞生一千三百周年,东渡日本传戒一千二百三十五周年,圆寂一千二百二十五周年;又是日本著名诗人、剧作家依田义贤先生,把日本著名文学家井上靖先生的小说《天平之甍》改编成话剧并首演的二十五周年纪念。井上、依田两先生,多年来不遗余力地促进中日友好,殊堪钦敬。井上的小说,取材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七五三年,日本奈良时期天平朝胜宝五年)鉴真东渡传戒史实,全书五章记述日本留学僧(学问僧)荣睿、普照等人,随遣唐  相似文献   

6.
沙堤小证     
沙堤系指唐长安铺有沙子的路面,前人虽时或提及,但仍有未详之处.试一证之,或有补于唐长安研究。一、沙堤的始置时间。据《唐会要》卷八十六《道路》条:“天宝三载五月,京兆尹肖炅奏请于要道筑甬道,载沙实之,至于朝堂。从之。九月,又奏广之.”肖炅奏后,当即付诸实施,初嫌窄,未铺盖整个路面,至九月后又加宽,是否铺盖整个路面.也不能遽断。可  相似文献   

7.
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卒谥文成,浙江余姚人。所创立的阳明学派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其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最近,笔者在整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闽人家谱时,发现了一篇未见于《王文成公全书》收录的王守仁所撰《重修宋儒黄文肃公家谱序》。是序载《青山黄氏世谱》中。《青山黄氏世谱》系宋代著名理学家黄幹的家谱。黄幹(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福建长乐人,卒谥文肃。据谱中记载,该谱创修于宋绍熙五年(1194),二修于宋咸淳六年(1270),三修于元至正元年(1341),四修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民国八年(1919)黄良安第五次重修。福建师大图书馆藏民国八年志坚堂重修刊本。王守仁的这篇谱序是在明正德十五年(1520)时,应黄氏入闽青山阳夏一世干公长子辂公派下尧公仁房支系第十三世孙黄祚之谱而写的。是序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纂修谱牒的准则及其意义和作用。据笔者查阅,在《王文成公全书》中所录的类似文章仅《竹江刘氏族谱跋》一篇,所以该谱序的发现对  相似文献   

8.
今年第三朗的《浙江学刊》发表了拙作《西施与萧山》。现将近来所写的《西施籍贯再考》作为《西施与萧山》一文的补充,以求教于史学界。一、萧山是西施的生地北宋欧阳志编的《舆地广记》说:“紧萧山县本余暨县,两汉属会稽郡,汉末童谣曰:天子当兴东南三余之间。故孙权改曰永兴,晋因之。隋省入会稽县,唐仪凤二年复置,属越州。天宝元年改曰萧山县。潘水所出,《水经》以为疑浦阳江之别名,自外无水以应之。越人西施出于此县”。此段不仅叙述了萧山的历史沿革,而且也明确指出了西施出于萧山。  相似文献   

9.
二十多年前,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因为《空谷幽兰》的问世,很多人才知道距离西安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敦煌曲子词自发现至今,已有九十年的历史了。《云谣集》是其最主要的抄卷之一,写成于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以前,共三十首,十三调。伯2838卷存十四首,斯1441卷存十八首,除去重复,恰与原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话语:这里发表的两篇文章首发在美国《道:比较哲学杂志》(Dao:AJournalofCompar-ativePhilosophy)2005年6月号。两篇文章都以海德格尔《关于语言的对话:在一位日本人和探究者之间》一文(载《通向语言之路》)为中心。应该说,这篇对话无论是在中文还是西文的海德格尔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在文艺理论、史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1906年(三十岁)以前,主要从事教育与哲学研究工作。中期——1907年至1911年,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戏剧史的研究。后期——1911年至1927年,主要从事小学和史学等方面的研究。王国维一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他放弃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以后的二十年中。他在文艺理论与史学方面的研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法,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的;“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合乎科学的规律,他也确实是得到了空前的收获。”(《历史人物》第77页)现对王国维的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绍昆先生为著名美籍华裔学者,1987年12月22日应邀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讲学。在《痛论人的价值与尊严》的总题目下,李先生共讲了六个问题:(一)从题外的两篇文章说起;(二)墨子的人生观;(三)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观;(四)傅伟(勋灬)的“中西互为体用论”;(五)欧美人士的人生观;(六)个人的一得之愚。因篇幅所限,本刊选取其中第(二)、(五)、(六)三部分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之乱以来,唐朝先后尝试了组织行军、设置团结兵、增置军镇等多种方式,皆未能改变唐朝在东北防御方面的被动局面。营州陷落之后,并州一度成为幽州的后援,与朔州、幽州共同构成跨区域联合防御模式,其防御对象不仅包括契丹、奚,也包括突厥,这是防线被迫后移西撤的一种无奈应对。直到开元年间,借由突厥内部权力过渡之机,并通过和亲两蕃等手段,才实现了营州的复置。与此同时,河北五军相继设立。开元二十年左右,河北三层防御体系形成,东北边地便捷报频传。但幽州节度使统领河北二十四州府的全境防御模式也导致了地方军事化的加深,这成为天宝之乱的一大诱因,也是安史之乱后河北分裂割据的一大事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兀术不死,兵革不休”,其实是一种误解。金兀术并没有一味主战,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主战到主和的转变过程。在天会八年(1130年)以前,他是一位积极主张攻宋的“狂热”分子,之后,开始向主和方面转化,到了金熙宗即位以后,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转化。天眷元年(绍兴八年,1138 年)宋金初步达成和议以后,兀术又撕毁和约,重新发动侵宋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收回河南陕西一带土地,并非是在对宋议和的目标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主张在有利于金朝的条件下与宋朝达成新的和议。“绍兴和议”以后,兀术主张与宋朝保持和好。兀术这种并非一味主战,也非一味主和的两手并用的对宋政策,使他获得了成功,但也损害了宋朝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社会有丰富的尊老、养老思想和比较完备的养老制度。宋朝张九成曾说:"孟子开口必说‘仁政’.而所以为‘仁政’者,必先养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证明汉代的尊老落实在了政府赋役减免的实际行动中。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六月"丁卯,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可见免除老年人子孙的徭役负担是国家资助百姓养老的最普遍措施。宋朝真宗天禧元年  相似文献   

17.
一张志和(744—773)字子同,本名龟龄,浙江金华人。他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和山水画家,亦是文人作词的先声。他一生只活了三十岁,除了在唐肃宗时短暂地做过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外,都在浮家泛宅、烟波湖海中度过的。他一面过着扁舟垂纶的隐居生活,一面又精心探究道家的玄理,孜孜不倦地埋头于学术著作。关于他的著述,历来  相似文献   

18.
钟振振 《阅江学刊》2010,(3):119-122
南宋词人章谦亨,《宋史》无传,清陆心源《宋史翼》亦未之补。《全宋词》章谦亨小传因属草创,故较简略,且有若干讹误,兹予订补。要点有:谦亨,湖州(或“安吉州”,即今浙江湖州一带)人。生于宁宗嘉泰元年(1201)以前。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扬州泰兴县(今属江苏)令。理宗绍定元年(1228)至四年(1231)正月,知信州铅山县(今属江西)。理宗端平元年(1234)五月,已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理宗嘉熙三年(1239)六月前,已知衢州(今属浙江)。六月,兼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公事。十二月,直秘阁、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公事、兼知衢州。是年,阶官已至朝请大夫。四年(1240)十一月,与宫观。  相似文献   

19.
阳明洞考     
沈善洪、王凤贤的《王阳明思想评述》(《浙江学刊》1980年第一期)中提到王守仁“曾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人们称他为阳明先生”。马宝树的《浙东重镇——余姚镇》(《浙江日报》1980年4月12日)一文中称:“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曾隐居故乡余姚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辞海》1979年版的“王守仁”条目中,则说他“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阳明洞究竟在哪里?这几种说法颇有不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考了有关资料,得知与王阳明有关的阳明洞,全国共有三处,而他“筑室”“隐居”的阳明洞,则在现在的绍兴市境内。  相似文献   

20.
沈炯初论     
1 沈炯(502——560)字礼明,吴兴武康(浙江吴兴县)人,生于梁代一个一般的官宦之家。祖父瑀曾任梁浔阳太守,父续虽也任过梁的记室参军,但仍以“布衣疏食终其身。”综观沈炯的一生,大致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六岁以前(即五四八年侯景之乱以前)为第一阶段。在这大半生中,他虽常出入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