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有夏志传》凭依《山海经》的有限材料,运用取舍缀合、点染生发的手法,再现了大禹治水的历史壮举。《有夏志传》的创作实践,又反过来说明《山海经》确是据大禹治水的原始材料整理编纂成书的。《山海经》之“经”,是“经历”之“经”,而这“经历”山海之人,就是禹;驱使禹作这一番“经历”的动因,是治水。所谓“五臧山经”,就地理经界而言,是指的五大地域;就人的行为经历而言,则是其中的五大阶段。在中国,不是神话的“历史化”、而是历史的“神话化”的过程特别厉害。《山海经》是严谨而客观的实录。其中少量的神话传说,不论如何荒诞,都可以从历史的存在中找到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九歌》是一组祭祀神鬼的乐歌。《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夏后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辨与九歌以下”。《离骚》云:“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可见《九歌》本为古代神话中乐章之名。《汉书·地理志》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楚国民间流传大量的神话传说,盛行原始崇教的祭神方式。祭祀时往往是歌、舞、音乐相配杂作,综合一道,既娱神鬼又娱群众。我们亦可视之为初期歌舞小剧萌芽。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将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与古埃及神话、印度神话相比较,指出《山海经》将小说想象与奇丽而神秘的大地神思联系起来,从人的本性及这种本性的外化方式上思考,模糊人、神和禽兽的种类界限,形成了化生创世和异体合构的野性思维,以及二元对应原则.这种神话思维,使《山海经》具有迥异于史诗性神话的原始性、非情节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为中国其后志怪之作提供了千姿百态的灵感触媒.  相似文献   

4.
夸父神话始见并屡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当为研究夸父神话的基本依据。本文在披览诸家之说的基础上,根据神话学的有关理论,对夸父神话重新加以审视、清理,特别认为夸父神话的核心情节并不是“与日逐走”,而是渴饮河渭之水,从而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夸父是导致河渭之水干涸的旱神,是自然神。并据此把夸父神话的零散记载凝为一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一王念孙父子在他们的著作里曾不止一次地强调指出:“古人自有复语。”(见《读书杂志》卷三之四、三之五、四之九、七之四、八之六,《经义述闻》卷九、十五、三十一、三十二、《经传释词》卷五等处)他们所说的“复语”,指的是古汉语中的那种“平列二字、上下同义”的语言单位,其实也就是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根并列在一起而构成的复合词。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与禹、益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自古托为夏代之王禹及其臣下益所作。本文依据《尚书》中“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之说,结合《山海经》全书鲜明的命名类物倾向,考索禹、益神话中言灵信仰和法术思维的诸种表现,在治水行为之外归结出巫术性符号行为的重要母题,从而说明作为“巫书”的《山海经》和作为“巫师王”的禹相互依托联类的神话思维背景,并兼论巫咒、禹步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庄子和屈原的作品都以“奇”见称 ,历代都将之归为寓言和象征手法的作用。其根源在于神话思维对庄子和屈原的巨大影响。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笔下的意象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多以具象表达概念和思想 ;三、神话思维使《庄子》和屈原的作品分别更具“玄”和“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世界上自古而今,代代不穷。此探索肇自神话,入文明社会后,分而化之为形而上的宇宙观和科学的宇宙学。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这种探索在中国和西方的命运各不一样。一中国人对宇宙起源与结构的探索源于上古。据《山海经》可知,有关宇宙起源的神话,主要记载于华夏集团的、最古老的帝俊世系之中。《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精……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毕元注:江读鸿)又《大荒东经》云:“有五彩之  相似文献   

9.
太阳鸟神话因《山海经》中的“载日之乌”为人们所熟知,那么,太阳中为何有只鸟?其实,在太阳鸟神话中,太阳鸟是太阳的象征、代称或喻指。一方面,在我们熟知的“日中有乌”神话文本出现之前,史前出土文物和图像中已有反映太阳和鸟关系的历史证据,无论是单鸟与日图,还是双鸟、四鸟、多鸟与日图,鸟均是太阳的化身,指称太阳在不同时空位置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玄鸟生商”神话反映的是商部族的太阳崇拜,神话中的玄鸟也被认为是燕子或凤凰,三者都是太阳鸟,故事情节中的帝喾乃是日神,“台”“桑”等也具有太阳崇拜的特征,“玄鸟生商”神话是太阳作为图腾崇拜故事化后的演变形态。因此说,太阳鸟神话中的太阳和鸟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10.
“巴蛇食象”神话源出《山海经》,屈原时代已成不解之谜,流传至今异文迭出。二千多年来,吸引无数学者揭秘,却莫衷一是。以当代社会科学之光烛照这一人文神话:“(巴)蛇”和“象”各为两个族团的图腾,“食”是性爱隐语;此组神话表征的是四千多年前“蛇”巴族和“象”族的一段婚姻佳话,并由此撩开“×食×”型神话的谲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时空之钥——《山海经》的神秘数字探析@邱宜文$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台北~~~~~~  相似文献   

12.
杜诗里的数词具有多重意义:组诗的篇数呈现了数字的广泛性与特殊性;对表示数字式的年号特别重视,大量出现在诗中;他的诗史用了大量的数字,记录了安史之乱及其以后历史的真实。这些数字充满了感情与愿望,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这些数字的真实与诗化,构成了杜诗一道又一道特殊的景观,也体现杜诗广博深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在查阅英文文献资料时会遇到英语名词复数意义的理解与翻译的问题:往往在翻译某些英语名词复数时,会忽略名词复数变义的问题,只是单纯把它们当作复数概念来看待.在英语中有很多名词由单数形式变成复数形式时词义发生了变化,有时变义还不止一个.本文通过收集和阅读,从中总结归纳出几点名词复数变义的规律,以此来充实英语名词复数变义的理解方式,为英语读者和同仁们提供了一份学习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汉语和藏缅语中有的语言或方言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具有特殊表义功能.还有一些形式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如形容词重叠式之间加入中缀或其他词、带后缀或前缀、词根部分重叠等,则表示程度更深、程度降低,经常或反复,多数等语义.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文献保存了当时出现的大量新词和新义,对汉语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诠释了当时泽经中的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16.
如所周知,特殊表记如今已经成为漫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创作漫画时加入英文表记和外来语表记能够丰富故事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同时适当使用这些表记能够使漫画更加贴近年轻受众群体。但是在实际翻译漫画时,这些特殊的表记却极易被漫画的译者所忽视。通过从人物对白、特殊用语以及人名三方面入手,从实用角度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日本漫画中英文表记、外来语表记的处理策略,认为应根据特殊表记出现的位置及作用来具体选择翻译方式,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7.
"一形多义"是汉语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它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利用"一形多义"在语音、语词、语句方面的表现,形成双关、换义、飞白、易色、拈连、别解等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表达过程中有很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美国政治的需要 ,美国英语发展了许多英国英语先前从未有过的政治词汇。美国英语的政治词汇主要源于 :1.美国政治术语 ;2 .美国政界人物 ;3.印第安语 ;4.词义的引申 ;5 .美国政界化妆语 ;6 .美国俚语 ;7.美国政界的政治别号 ;8.词汇旧义的扩展 ;9.美国政界创新语。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意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语用模糊是一种特殊的意图性较强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策略。语用模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元语用意识对语言选择的指导和调控作用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并在语用层面上留下"语言痕迹",即实现语用模糊的元语用标示,如词义模糊、一词多义、模糊限定语、句子歧义、语义命题矛盾、特定修辞格等;而通过非规约性会话含义和间接言语行为形式表达的语句模糊则没有任何语言标志,只能通过语境判断。  相似文献   

20.
语义成分分析是一种解释词义的语义学方法。不同语言的词汇形式上千差万别,但其语义结构具有共性:即词义由意义成分组合而成。意义成分的组合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完全一致或部分一致,导致跨语言词汇对应或部分对应现象。对应词具有对应的语义成分,部分对应词的一部分语义成分对应;有些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目的语词义可能在母语中缺失,词义缺失现象能被借词取代,外语学习者还能用母语词组或短语表达缺失的词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