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新阶段,随着海尔、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在海外不断拓展业务,一些中国民营企业纷纷效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对外贸易、进行跨国投资、实行国际合作。这些民营企业受国际投资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因素的影响,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本论文就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民营企业立足于国际市场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贾丽娜 《经营管理者》2011,(3X):233-233
<正>在全球化背景下,向国际进军以并购的手段进行海外扩张正成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本经营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海尔、中海油、京东方、TCL等许多企业走出国门,开始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联想集团斥资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一举跻身世界三大PC厂商,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中国明基集团收购了西门子手机  相似文献   

3.
吴小节  谭晓霞  曾华 《管理科学》2018,31(4):120-134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是跨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决策。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意识到制度因素对新兴市场跨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但大多集中在对东道国制度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考虑母国区域制度环境的复杂性,且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         在此背景下,基于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探讨母国区域制度质量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理。以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为调节变量,以社会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以2015年进行海外市场投资的210家中国民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①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呈正相关关系,即所处的母国区域制度质量越好,民营企业更倾向于选择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②母国与东道国间的规制差异和文化差异负向调节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关系;③社会资本对母国区域制度质量与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民营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多,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把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采用独资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研究结果展现了中国市场分割情景下民营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独特性,拓展了国际商务领域对新兴国家制度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了制度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在国际商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在管理实践中,民营企业在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在的区域制度环境,同时也要善于构建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曹凤岐教授最近撰文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在港上市。他认为民企在港上市意义重大。他认为,香港建立"创业板快"(原称"第二板市场")的构想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众多管理规范、业绩优良、成长性和盈利性都较好的企业强烈希望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到香港上市,会为香港创业板块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为了使民营企业能够顺利进入香港证券市场,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统一和明确,并保持相对稳定性,以使海外投资者的信心增强。同时,民营  相似文献   

5.
组织合法性是制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影响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将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社会资本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将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划分为内部合法性和外部合法性,分析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对其合法性的影响机理,进而揭示制度落差在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社会资本与其合法性关系间的调节作用,提出相应的理论命题,以期拓展组织合法性理论,并为越来越多进行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段先胜 《经理人》2008,(9):36-36
自从5月16日,GE证实可能出售家电业务后,海尔就与LG、三星、德国博世等竞争对手开始了暗中较力。 8月11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海尔将和黑石集团联手出资70亿美元参与竞购,寻到了国际资本强势PE做后盾。海尔能成为第二个联想,实现蛇吞象的美梦么?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是白手起家的海尔,虽然只有20年历史,却能在与美、日、欧众多家电巨头的搏杀中脱颖而出,跻身世界一流厂商之列,其品牌也在世界范围内声誉渐隆。2004年上半年,海尔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较同期大增30%,其中海外市场贡献了近100亿元,是上年的一倍。预计到年底,海尔极有可能以1000亿元的营业收入进入世界500强俱乐部。与此同时,海尔最近分别在《财富》3个排行榜——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中国最受赞赏的公司、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名列前茅。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厂商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张瑞敏不久前接受了《财富》杂志的采访,谈了海尔的品牌策略、管理和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向海尔学习”,这句口号已成为国内众多企业自觉的行为规范。可是,作为国际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伊莱克斯如今也提出向海尔学习了。瑞典伊莱克斯集团是世界最大的商用冰箱、冰柜等的专业生产厂家,正式&at超过12万N,1996年的销售额高达175亿美元,其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雄厚的资金实力远非海尔能比。然而,务实的伊莱克斯主动提出向海尔学习并制订了详尽计划,其目的正如伊莱克斯中国执行主席所说,海尔在品牌宣传和商店内部的商品陈列方面有独到之处,伊莱克斯进入中国市场就应该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习俗,设计构想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家电企业在国际营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品牌,如格兰仕、TCL、联想、海尔等。但是我国家电企业国际营销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品牌战略意识不足、目标市场过于单一、营销渠道开发不足、国际贸易壁垒应对不足等几个方面。为此,我国家电企业应该从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强品牌国际化建设、建立多元化海外市场、加强国际营销渠道建设、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等几个方面来改进国际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赵艾 《经营管理者》2007,(12):32-33
应给民营经济以国民待遇,使其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主体的身份进入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尽快建立民营经济的信用系统,提供真实、可靠的民营经济信息状况,为民营经济吸引银行和海外资本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地区资本与外来资本之间的竞争关系是研究地区资本流动的关键,外来资本对地区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既取决于外来资本的性质,也受制于地区投资结构。基于贝叶斯模型平均的方法,本文测算了我国1997~2011年间由外商投资与中央投资的进入所引发的地区资本流动。研究表明,反映市场力量的外商投资的进入会引起资本从我国东部流向中西部,而反映政治力量的中央投资的进入则会导致资本从西部流向东中部。我国东部区域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外商投资的进入与当地的民间资本引发激烈的竞争,从而迫使部分资本从东部流向中西部;相反,西部区域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民间投资更多集中于公共项目,中央投资的进入抢占了当地资本有限的投资机会,从而导致部分资本从西部流向东中部。  相似文献   

12.
WTO离中国越来越近。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许多跨国大公司将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许多企业将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威胁。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它们采取积极的国际化战略,抢在外国竞争者大举进入之前先“打出去”。海尔集团无疑是它们当中成功者的一个代表。海尔成功的国际化战略对我们其它企业国际化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海尔集团在总裁张瑞敏提出的“名牌战略”思想指…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90年代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时间上恰好与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浪潮相吻合。从量化指标上看,经济全球化明显地表现为国际贸易增长超过各国国内生产活动的增长、国际投资增长速度高于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在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中,短期性资本的增长速度又高于长期性资本的增长速度。导致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各国经济内部的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因素,也有相互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和调整等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是否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春,海尔总裁张瑞敏应邀参加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写进哈佛大学教材。海尔经验从此有了世界影响。 2000年10月,世界著名的学府瑞士洛桑国际学院第一次打破惯例,邀请非校友的企业高级管理者到学院演讲,青岛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为亚洲第一个受邀请的嘉宾。当张瑞敏登上这世界一流的国际讲坛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此,《海尔建立市场链》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做成案例,进入欧洲管理案例库。  相似文献   

15.
国际资本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大,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它不仅对各国经济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在发展全球化经营中,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海外去开拓跨国经营,有不少已经取得不错的业绩。但也有一些企业,海外跨国经营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有的甚至因此导致跨国经营损失严重,难以为继。原因何在?从海尔在美国成功进行本土化经营的实践中,不难得到有益启示: 一、树立营销形象,将打造品牌作为跨国经营的第一要务 海尔在美国的本土化成功经营,有一个重要方略,那就是将打响品牌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为了在美国市场打响海尔品牌,他们努力用创新的、有完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式加入WTO已一年有余,面对我国开放国内通信市场的承诺和国际通信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我国通信行业在中外资本上开始实现一种双向的国际资本融合,既有很多外资进入国内市场进行技术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或参与并购,且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运营业垄断的打破和逐步开放,已成为外资最想进入的领域;同时又有很多国内通信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国际投机性资本是指不以投资生产为目的,而以获取投机性利益为目的的国际资本。这种资本尤其是短期投机性资本(也称为国际游资或“热钱”),流动性非常强,对进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弥补短期资金需求、刺激投资的正面作用。但是如果大量流入也会给一个国家带来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失调、汇率剧烈波动、金融市场混乱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分工切入,探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并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和全球政府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ex)两个大型国际数据库进行跨国(地区)比较研究,发现女性创业者社会资本与其创业选择呈倒U型关系,在一定阈值下社会资本能增加女性的创业选择,而超过该阈值社会资本的增加反而会降低女性的创业选择.同时,女性个人的人力资本和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削弱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制度环境则会增强社会资本的上述作用.这一研究揭示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期望对女性参与创业活动的束缚,是将女性的社会角色纳入创业分析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绝非免费午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并购成为国际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尽管跨国并购一直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专利”,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跨国并购开始加速。在过去20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2005年跨国并购金额突破140亿美元。虽成绩不小,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路却并不平坦。从中石油寻求国际原油资源到宝钢涉足巴西钢铁业,从TCL进军欧洲电视机业到联想购并IBM的PC业务,这些跨国并购热潮都预示着我国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海尔和中海油相继退出对美国公司的并购,则又表明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还存在着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