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然由于其阶层“边界”的不确定性,群体利益的异质性,故在西方社会两极贫富分化的现状中也难以避免其自身的分化。因此这种外在与内在的不稳定性,使中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文化生活上表现“中间性”和多重性、政治态度上存在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不仅使西方中产阶级理论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而且也使其难以成为一个自觉、自为的阶级或阶层。尽管如此,中产阶级在当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仍有其积极意义,作为人力资本抗衡金融资本的代表,其必然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而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也具有潜在的反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分工的深化和有序,它要求学者应该与商人、官僚有一定的分界。费希特曾指出,社会"每个阶层都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持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才受到更大的尊敬;正因为如此,学者有理由成为最谦虚的人,因为摆在他们面前的目标往往是遥远的,因为他应该达到一个很崇高的理想境界,而这种理想境界他通常仅仅是经过一条漫长的道路逐渐接近的。"然而,在当前中国社会中,各阶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为一个“消费者社会”,虽然对举办盛大的工业展览有些厌恶,但仍会有很多专家、学者、记者、史学家等人前来祝贺。一位著名的史学家曾经把美国描述为一个“消费者共和国”,他的意思就是美国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早在18世纪初,消费者作为一个“阶层”已经出现在美国政治舞台上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至少从20世纪初开始,消费者权益成了美国“政治自由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亚裔美国人的精神生存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公民身份的亚裔美国人及其后代目前仍被美国主流社会视为“异国人”或“外来者”。尽管相当一部分亚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融入美国中产阶级、意识形态上认同美国的社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 ,可是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80年代涌入美国的亚洲难民潮、美国与亚洲的经贸关系以及美国媒体关于亚裔人的舆论导向 ,均使亚裔美国人的精神生活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名义上他们是美国公民 ,实际上是自己国家里的外国人 ,被隔绝在主流社会之外。亚裔美国人的这种特殊的精神生存状态将导致亚裔族群意识的集体觉醒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大师,他最熟悉市民阶层的生活。多年来,他一直辛勤地开垦着市民阶层这块艺术的土壤。以自己敏锐深邃的洞察力,幽默讽刺的艺术天才,着力描写他们的生活,表现他们的性格,批判造成市民阶层中落后、保守方面的思想文化传统,揭露酿成他们贫困生活的社会原因。他的全部作品,就是在近代及现代历史的广阔背景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的中产阶级理论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 《江海纵横》2005,(2):26-27
我国在十六大中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与西方的中产阶级是否为同一概念呢?理论界对此没有统一的说法。中产阶级原意上是指介于上层阶层与下层阶层之间的中间阶层。这一阶层是在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社会的纵向流动过程中形成的。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才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20世纪美国社会面貌与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中产阶级白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随即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读者在小说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从城市转移到郊区的中产阶级白人的生活现状和心路历程。郊区作为中产阶级白人的首选居住地,以无可争议的主导框架将一群迷茫恐慌、纠结抗争的人物形象圈进了20世纪的美国小说。这类小说的显著特征体现在标志性的住所、纠结抗争的心态和模糊的种族和阶级问题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奇弗以擅长写社会风尚和讽刺小说而闻名。“变化”是奇弗刻意揭示的主题。时代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人们道德观念的改变都在他的作品中反映出来。二十世纪席卷全球的女权和妇女解放运动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众多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走上社会,传统的男权统治受到了挑战。这一变革改变了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朽木 《社区》2002,(24):59-60
毫无疑问,今天的社会,某种程度上已是个时尚社会。时尚,无孔不入地进入了这个社会各个阶层人的眼帘,你不能永远闭上眼睛视而不见,也不能永远游离其外,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尚时代中生活着;你的家是装修过的,你穿的是“鳄鱼”,有的还只是一只伪鳄,如此等等。时尚,正渗透并濡染着生活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国际品牌、全球商品的集大成者,是商品世界的联合国。世界各国的商品都把进入美国作为走向世界的窗口。在这里,诚信打造出美国式的消费方式。 美国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凡美国公民或到美国读书、工作、生活的外国人,都要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相当于中国的身份证号码,记录着每个人的信用状况。其信用体系以诚信为本,体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假定每个人都是诚实的,给消费者以最大的尊重。美国人消费普遍使用信用卡,发工资也是发支票,连报销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战后发达国家阶级结构中,旧中间阶层减少,新中间阶层增加,整个中间阶层在数量上不断扩大。马克思所预言的中间阶层的两极分化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长远趋势,并不意味着否认中间阶层的某些集团衰落而另一些集团兴起的现象。中间阶层的新变化也不表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取代其他阶级的"中产阶级",所谓"中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人为拼凑出来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面对美国城市社会贫困形势的日益恶化和外国移民贫民区在美国大城市中的涌现,一批出身美国本土白人新教徒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大学毕业生,志愿深入到城市贫民区开办定居救助之家,开展对穷人的帮教活动,并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争取社会进步立法,这就是历史上美国城市的定居救助之家运动。该运动的开展不仅直接帮助了一部分穷人走出贫困生活,尤其是帮助了一部分贫穷儿童的成长,而且揭开了美国进步运动的序幕,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而每个人又都是一个真实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个体,他存在于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人,不论是思想的,还是行为的,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那一面,即个性。而个性差异是形成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作文教学要有利于个性的发展。作文教学应尽最大的努力去树立学生"个性"的旗帜,学生的习作应尽可能体现他个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职位、不同行业的人收入差距很大。一般中层管理人员的平均年薪50035美元,中产阶级的平均年薪为69675美无,而高收入阶层的平均年薪超过15万美元。不同收入的家庭在家庭理财上却遵循着“约法三章”的共同理财原则。这些家庭用钱的原则,给美国的婚姻和家庭带来了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温馨而恒久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凡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通过头脑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作品反映人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实际.世界上自形成有民族以来,每个人都从属于一种民族。斯大林在《论民族问题》中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并说:“每一个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且也仅仅归其本民族所有,不归他民族所具备的这样一种特点.”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其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常年惯居的区域,代代相传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有整个民族人  相似文献   

16.
石童 《百姓生活》2008,(6):20-20
在孩子眼里,做个什么样的爸爸?是个能赚钱的爸爸,还是个有权势的爸爸?下面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一个小男孩生长在美国上个世纪4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他的家曾是个富足快乐的中产阶级家庭,现在却贫困得连买餐桌上的面包都成了问题。爸爸虽是个  相似文献   

17.
目前社会成层的概念发生了混乱。辨别阶级结构概念上的最重要的区别是社会差别同社会成层之间的区别。社会差别是指地位等级的排列;社会成层是指某些集体的人世袭地和永久不变地占有某些等级地位。没有阶级的社会只能在相对小而没有文化的社会中找得到;要了解现代社会的性质,我们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地位等级次序:经济等级、名望等级和权力等级。由于财富、名誉、名望和政治权力的明显差別,每个阶级都表征着特殊的行为模式、社会距离和生活方式。美国社会的地位等级在近二十五年里发生了动人的变化。经济等级次序已经从金字塔形变成中间大下面平坦的金刚钻形。职业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生活方式的区别已经变得不明显;中产阶级的生活标准不断地提高;教育上的距离大大地缩小;衣着方面的区别日益缩小。当然生活方式的同化并未消灭一切地位上的区别。但由于细微的名望差别正在加强,所以露骨而明显的地位差别也变得不显著了。等级次序的顶端是数目小而有势力的上层阶级;他们是商人、最高级公司职员和富翁。他们力图把自己的地位传下去。等级的另一端是低级的穷人;他们没有正当的权利。这些人是没有技术的工人、农业工人、失业工人和非白种人。在两个阶级之间的是所谓传统的工人阶级的核心;他们生活在单独的工人阶级的文化中,强调“勉强过下去”而不是“上进”的哲学。直接超过他们的则是由领取薪金的雇员、独立企业家和专家组成的所谓“中产阶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产阶级的概念界定、中产阶级的结构变迁及中产阶级的基本特征等几个方面,探究20世纪美国中产阶级的发展轨迹及演变趋势。作者认为,美国从建国伊始,其社会结构就已呈现出中间大而两端小的“洋葱头式”的形态,中产阶级在社会构成中明显地占据多数。在其后的社会演进中,特别是在20世纪的历史演进中,美国中产阶级不仅在人数上不断增加、群体构成上日趋复杂,同时也更凸显出其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城市黑人参政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的人口构成与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黑人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与黑人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使黑人的思想意识与政治觉悟显著提高,为黑人跻身于美国政治生活奠定了实质性基础。民权运动与聚居区革命及约翰逊政府向贫困宣战进一步提高了黑人的参政意识。60年代以来,黑人为争得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平等权利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并积极参与美国政治选举活动,在市政一级的选举中首次取得成功,以后黑人民选官员人数大规模增长。然而,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仍未消除,黑人仍被排斥在美国主流社会之外,只要种族歧视仍在美国存在一天,黑人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20.
陈志  贾光 《社区》2005,(4):28-29
2005年1月7日,NBA达拉斯“小牛”队的老板马克·丘班建议取消1月20日总统布什连任就职典礼,将典礼的花销——4000万美元用于印度洋海啸救援行动。可是这种“务实”的想法并没有得到白宫的同意,布什总统还是在连任仪式上风光了一把。是美国总统“小气”,还是人民“小气”呢?其实问题并不在这儿。美国是个多元社会,每个阶层、每个人对一事一物都有不同的看法。让我们看看美国人在印度洋海啸捐款中是如何表现的——13岁的约翰是加州南部普通的初级中学的一名学生,他每晚在晚饭桌上的第一个话题就是谈印度洋海啸灾难的事情。约翰每天都在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