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钓鱼     
父亲和儿子来到一个鱼塘边钓鱼.不一会儿,父亲就钓到了好几条大鱼,儿子却一无所获. 儿子实在想不明白,便来到父亲身边,向他请教钓鱼的秘诀. 父亲说:"如果你确定要钓什么鱼,你就准备做一系列的选择吧.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你能否钓到鱼,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否钓到大鱼."  相似文献   

2.
"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这颇像时下许多营养保健品广告词中的噱头,却道出了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彭泽本地大部分餐馆都会有鱼这极富有地域优势的食材。鲫鱼尤为胜,独此一味而出名的餐馆也不在少数。彭泽人吃鲫鱼,大部分都是以清蒸、炖汤、红烧和糖醋等十来种做法。在县城的海明月酒楼,记者曾亲入后厨,目睹了酒楼大厨做的几道  相似文献   

3.
如果他当爹了以后,会不会给孩子留缺陷呢李双江自称舍不得打自己孩子,没想到儿子却很舍得打别人。在网上成为"四大名爹"之首的李双江,如果把他看作权贵的符号,他自然是人们泄愤和泼粪的出口。但如果把他看作一位父亲和老人,这个曾经谈到儿子的时候脸上就会洋溢着幸福感动的父亲,这位含泪替儿子道歉却仍然无法改变儿子被劳教一年命运的老人,你就能读懂他的挫败、纠结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正>策划人小语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儿子是伴着父亲的咆哮和皮带长大?又有多少父亲,明明想儿子想得不行,拿起电话却找不到话说?有多少父子像猫和老鼠一样,一生都在彼此追逐和躲避?中国式父亲,严厉、权威、专制,不懂沟通却又对儿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中国式儿子,他们崇拜父亲,却又时刻反抗父亲的权威,想要挣脱束缚,活出一个不同的人生。中国式父子,他们一面渴望对方的爱和认同,一面又克制自己的情感拒绝沟  相似文献   

5.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6.
<正>当"儿子杀死父亲"的新闻出现时,相信所有人都会痛恨并斥责儿子的忤逆和残忍。然而,河南省鹿邑县一对联手将亲生父亲活活打死的兄弟,却在犯下滔天罪行后,得到所有人的原谅。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时间飞速流逝,转眼间,河南省鹿邑县建筑商田尚德被两个亲生儿子打死的新闻,已经过去了一年多。逝者已逝,田家亲戚和邻居已经很少再提及田尚德,而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却还被大家以无比惋惜和同情的语气不时提起,甚至依然在不  相似文献   

7.
正马未都曾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一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我觉得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父亲解释,从吃相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他夹菜有个习惯动作,喜欢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要吃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后来果不其然,这个朋友因利忘义,弃他而去。所以,我总觉得:吃相能见品相。  相似文献   

8.
正"隐形父亲"越想越担心,自己将来要是被遗弃了,怎么办?他荒唐地做了多年"隐形父亲",抚养他和情人的儿子。儿子长大后,他出巨资送儿子出国读书。可是,儿子从海外留学归来后,根本不认他这个亲生父亲。他为儿子结婚买房,资助儿子创业,在人前还得为父子关系遮遮掩掩。得不到承认,财产也没有了,想到这些,他愈加心慌……此时,只有公开这件事,他才能安心。于是,他将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请求法  相似文献   

9.
正李保田是娱乐圈有名的"狼爸"。自儿子李彧当年违背他的意思,弃画从艺,李彧就被称为"最惨星二代":一路摸爬滚打,不仅不能借助红透大江南北的父亲的力量,更要遭到父亲的"苛责",父子关系变得隔阂淡漠。可多年后,当李彧从狂热的门外汉、默默无闻的路人甲蜕变成独具特色的演员时,他才发现最感激的人就是父亲——原来,父亲一直用他独特的父爱陪伴着自己前行,正如最亮的灯永远在暗处一样……  相似文献   

10.
好高骛远的儿子为了筹集"创业资金",竟然打起了让父母假离婚骗取拆迁费的主意。遭到拒绝后,儿子竟然设计派三陪女勾引父亲,欲拿到父亲出轨证据迫使父母离婚,他的阴谋得逞了吗?  相似文献   

11.
他有着令人唏嘘的双面人生——面对年迈的双亲,他绝对是十足的仁义孝子;在年幼的儿子心中,他又一直是一名形象高大的严父。这样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却剑走偏锋,一手策划、操纵了震惊全国的"海底盗油"大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让儿子有一条生路,他宁愿一个人背负着"无情父亲"的骂名。从一开始,他就没给自己留退路,预料到儿子会恨自己一辈子。但作为父亲,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把"不要做"换成"妈妈希望你去做什么",在这种没有否定的正向激励下,从前那个叛逆的"非要做"儿子慢慢消失不见了。儿子虽然只有6岁,却似乎已经进入了"叛逆期",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欢和我对着来。我不让他乱扔玩具,他却把玩具扔得遍地都是;我不让他把水弄洒,他却把水倒一地;我不让他吃糖,他却一颗  相似文献   

14.
陈励 《炎黄世界》2009,(6):60-60
父亲因祸去世,母亲随之瘫痪,短短一个月内,世间所有的苦难都降临在了年仅4岁的儿子身上。儿子看着床上连话都说不出来的母亲,说:“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你饿着。”于是,儿子开始学着煮饭。面条做不了,就煮粥吃。锅台高,够不着,他便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时不时被沸出的米汤烫伤小胳膊。常常,家里连一粒米都没有,  相似文献   

15.
鲍鹏山 《职业》2013,(7):94-95
赵筒子是春秋后期的牛人,据说孔子都对他望而生畏,止步黄河南岸,没敢去晋国。他考察儿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志趣和作风。赵筒子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上,你们去找找吧。”儿子们骑上快马,上山寻找,一无所得。一个地位最低、婢女生的儿子叫毋恤的,最后回来,却告诉父亲:“宝符找到了。”赵简子说:“呈上来。”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常说伟大的母爱可以创造奇迹,但这股力量一旦错位,它便会成为一把斩断亲情的利刃。母亲苦心栽培"国企儿子"今年27岁的冉素辉出生于河北省高碑店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冉成庭是中铁某公司的一名职工,母亲刘喜梅则是他们三兄妹的"贴身保姆"。在冉素辉的记忆里,他从小就跟随着这个"移动之家"四处奔走,因为父亲的工作是项目在哪里,人就要去哪里,母亲也就带着他及哥哥妹妹迁徙而至。让冉素辉弄不明白的是,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虽然很苦很累,但母亲却乐此不疲,从未有过半点怨言。  相似文献   

17.
电视节目中,一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互换家庭"后竟然脱胎换骨,成了优秀生。有个父亲心动了,开始在现实中仿效、照搬,毅然将儿子和农村好友的儿子互换,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相似文献   

18.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本来不是哥两个。我还有个二哥,在乡下。母亲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哥、二哥和我,二哥在5岁那年被送了人。送的也不是别人,是父亲的大哥。大伯与大娘不生育,吃了好多药,可还是没生下一男半女。最后,绝望的大伯找到了父亲,因为父亲刚好有三个儿子。大伯说,过继给我一个吧。  相似文献   

19.
正施恭升,出生于福建福清。他在山西开砖厂,资产上千万。可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有成的父亲,却遇上了一个败家的儿子。10年的时间,施恭升数次将儿子拉回正道:当不足16岁的儿子染上赌瘾,施恭升放弃事业做陪读父亲;儿子高考无望,施恭升带他远赴南非辛苦创业;当儿子又沾上毒品,施恭升毅然带  相似文献   

20.
怒与恕     
正父亲下班后怒气冲冲地回到家,一进门使劲地把公文包摔在沙发上。儿子见父亲回来,兴奋地跑过来扑在他怀里。父亲一把推开儿子说:"一边玩去,别吵我。"儿子委屈地离开了父亲的怀抱,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今天在学校里老师表扬我了。"父亲听完,脸色缓和了一下,问":哦!说说看老师怎么表扬你的?"儿子这才破涕而笑,凑到爸爸身边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