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于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二十九日四世哲布尊丹巴罗不藏图巴坦旺舒克在五台山圆寂。清朝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中规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必须在西藏平民中选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因此,喀尔喀按照清朝规定,派人赴西藏寻找其转世灵童,于嘉庆二十一年通过金瓶掣签选定了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并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接回至喀尔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库伦坐床,成为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及其迎取经历,反映了清代自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到西藏以后喀尔喀为迎请哲布尊丹巴转世灵童而付出的艰辛和经济负担,以及清廷在喀尔喀推行政教分离政策的坚定不移。本文对此全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研究,借以揭示清朝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其转世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对喀尔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16世纪以后,黄教在喀尔喀蒙古广泛传播,至17世纪中叶,由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在喀尔喀蒙古左翼土谢图汗家中转生,黄教在喀尔喀蒙古民众中拥有了难以消除的精神影响力。唯其如此,在喀尔喀与卫拉特抗争、噶尔丹入侵喀尔喀以及喀尔喀归顺清朝等一系列动荡的历史条件下,这位呼图克图在喀尔喀蒙古的强有力世俗君主土谢图汗家中的转世,致使他的宗教权威更转化成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因而清朝在政治上也采取了对呼图克图的各  相似文献   

3.
承德溥仁寺是康熙五十二年,蒙古诸部来避暑山庄为康熙祝六十寿辰,圣祖应蒙古各部所请,依多伦诺尔建汇宗寺的先例而建。这座寺庙是承德外八庙中建成最早的,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康熙时期喇嘛寺庙。寺内造像不仅具有康熙宫廷造像风格,还具有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造像特点。  相似文献   

4.
承德溥仁寺是康熙五十二年,蒙古诸部来避暑山庄为康熙祝六十寿辰,圣祖应蒙古各部所请,依多伦诺尔建汇宗寺的先例而建.这座寺庙是承德外八庙中建成最早的,也是现存的唯一一座康熙时期喇嘛寺庙.寺内造像不仅具有康熙宫廷造像风格,还具有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造像特点.  相似文献   

5.
章嘉活佛是清代备受中央朝廷尊崇的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与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相提并论,分管京城与内蒙地区的宗教事务。由于二世、三世章嘉活佛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国师,尤其是三世章嘉活佛才学过人,又一直在中央朝廷供职,直接参与过许  相似文献   

6.
喀尔喀左右翼在顺治八年(1651年)第一次遣台吉到北京进贡白驼一匹、白马八匹,确立了九白年贡关系。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诺尔会盟之后,喀尔喀部归顺清朝。清廷允许政教大首领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土谢图汗、车臣汗每年冬季遣使进京年贡九白,以尽臣子职责,并未编入蒙古王公年班或喇嘛年班,既尊重他们在喀尔喀部的传统地位,又有强化管理之意。清廷在贡道、贡品、筵宴、朝礼、赏赐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于超 《中国藏学》2023,(4):72-81+213
以金瓶掣签的形式进行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哲布尊丹巴和章嘉等重要呼图克图转世灵童的认定,是清中央政府管理藏传佛教事务的一项历史定制。为配合金瓶掣签制度的实施,乾隆皇帝特命造办处制作两只金奔巴瓶,分别存放于西藏大昭寺和北京雍和宫。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在寻访喀尔喀蒙古赛音诺颜部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转世灵童的过程中,出现了人为舞弊事件,致使清中央政府以“国家意志”查证舞弊事件,并力促金瓶掣签制度在北京雍和宫完成初次实践。文章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乾隆皇帝对舞弊事件的回应,分析了初掣实践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咱雅班智达是蒙古地区著名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在蒙藏互动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各种文献,探讨了喀尔喀蒙古籍咱雅班智达活佛系统的来源、一世咱雅班智达在西藏的主要活动及其主要经济来源等问题。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明清之际蒙藏之间的互动往来,更有助于认识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第三辈章嘉呼图克图及其创制的满文经咒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嘉呼图克图是清代备受中央朝廷尊崇的藏传佛教四大活佛之一,与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相提并论,分管京城与内蒙地区的宗教事务,尤其第三辈章嘉活佛若必多吉,才学过人,又一直在中央朝廷供职,直接参与过许多民族、宗教问题的解决,于当时无疑是一位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物,在政治、宗教、艺术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其中满文经咒新字的创制,在文化史上更是一项伟大的贡献。 从满文的创制、改进和使用,至清王朝的灭亡,三百年历史中,满文有过辉煌的历史,曾一度为清朝的“国书”,通行于国际。  相似文献   

10.
《额尔德尼志》简介[俄]策丁·安娜作苏依拉译《额尔德尼召》或简称(那木塔》)是喀尔喀蒙古历史文献中的一部富有特色并具重要意义的著作。虽然它论述的范围仅限于喀尔喀早期召庙的形成及其发展的问题,但它却包含了漠北蒙古历史及黄教的渗透、确立、传播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和硕持汗     
和硕特蒙古是漠西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活动在天山以北乌鲁木齐和塔尔巴喀台一带,其首领图鲁拜琥,是成吉思汗十九代孙。万历二十四年(1606)他25岁,因调解喀尔喀与卫拉特之间的战端,深受各部上下和东科尔法王的敬佩,赠号“国师汗”美名。此后,又讹转为“顾实汗”或“固始汗”。 明末西藏政局不稳,教派斗争迭起。万历四十六年噶玛噶举派率霞巴家族在后藏建立第悉藏巴政权,与一度统治青海的喀尔喀部却图汗和康区白利土司结成联盟,共同迫害日渐兴盛的格鲁派,即黄教。黄教首领人物罗桑却吉坚赞和五世达赖的强左索南绕登等人决定,派使者赴卫拉特请兵援助。卫拉特召开“丘尔干”会议,议定组成联军前去,固始汗率和硕特  相似文献   

12.
1543年(水虎年)藏历十一月二十日,三世达赖喇嘛出生在拉萨堆龙地方的孜喀康萨宫,当地喇嘛曲杰云却巴为其取名为拉努斯却贝桑布。1545年(水蛇年)这个年甫三年的幼童被迎请到觉摩隆大寺接受考验。根敦嘉措的弟子哲蚌寺法台索南扎巴活佛经过反复验证以后,确认他为哲蚌寺活佛根敦嘉措的转世灵童。次年三月迎至哲蚌寺坐床,由索市扎巴活佛传授居士成,取法名为索南嘉措。1558年(士马年)藏历五月十五日。索南嘉措担任色拉寺法台。在此之前,蒙古首领塔尔本曾多次派人前来迎请索市嘉措去藏北蒙古地方,这次他又派人前来致礼延请。索南嘉措…  相似文献   

13.
达赖喇嘛,是个尊号。达赖,是蒙古语音译借词,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音译借词,意为“上师”。达赖喇嘛,这个尊号,始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顺义王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赠给西藏喇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人物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简称为“达赖喇嘛”。达赖喇嘛活佛转世系统于此时正  相似文献   

14.
我今天发言的中心话题是,从达赖喇嘛等大活佛转世看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问题。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始创于公元十三世纪后期的噶玛噶举派。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受当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制约的产物。它被后来形成并占主导地位的格鲁派(俗称黄教)所接受,并日臻完善。格鲁派活佛转世的两大系统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世代因袭传  相似文献   

15.
1989年,陈庆英与盂轲同志,在《西北民族研究》第一期发表了译文《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乃节译自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的《蒙古佛教史》一书.译文前面言:“另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外务省调查部曾出版过一本《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日译本,受到国内外蒙古史学界的重视,许多论著引用其中的内容.从引用的内容看,与本书基本相同.该书将作者署名为晋美南喀,此晋美南喀应即是拉卜楞寺的萨木察活佛.如前所述,正是他吩咐洛桑泽培写作《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如果他自己写有《蒙古佛教史》,  相似文献   

16.
怀念格达活佛文/胡本志魏筱雨格达活佛是我国藏传佛教(喇嘛教)的上层喇嘛,法名洛桑登真·扎巴塔耶,1902年出生于四川甘孜县白利土司辖区的德西底村一个贫苦农奴家庭。他7岁被选定为白利寺的第三世格达活佛,17岁到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祖庭、拉萨三大寺之...  相似文献   

17.
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自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创建至今,仅有270余年的短暂历史。然而,其声誉和影响,却与拉萨甘丹、哲蚌、色拉和日喀则的扎西伦布及青海的塔尔寺齐名。之所以蜚声蒙藏,与寺主历辈嘉木样活佛不遗余力、精进努力是分不开的。那么,嘉木样活佛的转世系统究竟源于何时?本文拟就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及经过作一个粗浅的论述。不妥之处,诚望识者指教。  相似文献   

18.
青海蒙古族是整个蒙古的四大部之一,青海蒙古虽然称厄鲁特蒙古,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鲁特蒙古,有元朝遗留下来的土默特达尔吾等部,有明朝遗留下来的火落赤、真相等部之土默特遗民,有却图汗所属之喀尔喀部,以及察哈尔阿曲赤马蒙古,还有康熙年间徙牧青海的喀尔喀蒙古。  相似文献   

19.
章嘉活佛是清代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活佛转世系统之一,正如乾隆帝在《御制喇嘛碑》中所说:“我朝惟康熙年间,只封一章嘉国师,相袭至今”,从康熙帝开始,历辈章嘉活佛在清朝宫廷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而历辈章嘉活佛中以二世阿旺洛桑却丹和三世若必多吉最为重要,对康雍乾三朝清廷与西藏和蒙古的关系发挥过重大的作用,在清代藏族史、蒙古  相似文献   

20.
甘丹赤巴是甘丹寺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法座的继承者。从第一任甘丹赤巴宗喀巴大师算起,到1959年在任甘丹赤巴土登贡嘎为止,历史上先后出现过96位甘丹赤巴。之后,甘丹赤巴成为格鲁派部分活佛的转世源头,登上甘丹法座意味着显密两方面获得很高证悟,因而认为甘丹赤巴具备悲愿转世资格。但在政教发展过程当中,因受西藏政教特定历史背景方面的种种影响,部分甘丹赤巴建立了活佛转世系统,而另一部分没有建立活佛转世系统。借助大量藏文文献,又新发现了10位甘丹赤巴建立的活佛转世系统,本文就此进行简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