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是个先天性痴呆患儿,情绪狂躁不安,打人又打己。母亲在跑遍全国救治无望时,绝望地选择了捐献女儿的全部器官。孰料,临终捐献遭遇峰回路转,专家适时出现,一场备受世界关注、极具挑战性的手术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沈阳一名普通的货车司机,是最爱女儿的父亲,却不幸患上了脑癌,无药可医。生死边缘,一家人踏上了痛彻心扉、周游世界的旅行。感受着世界的美好,父亲最遗憾的是不能等到女儿结婚的那一天,亲手将女儿交给一个爱她的男子。不舍女儿,父亲做出了重大决定:死后捐献器官,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上,继续陪伴和守护女儿。2016年8月28日,这位叫张文茹的父亲,因患脑胶质瘤离世后,成功捐出了肝脏、肾脏,挽救了  相似文献   

3.
东风 《女性天地》2005,(1):21-23
2004年5月20日下午8时许,由武昌发往深圳的T175次列车上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她叫殷顺玉,一位风湿性心脏病的重症患者,此刻她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她此行深圳的目的,是要赶在有效期内,将自己身上的器官捐献出来……  相似文献   

4.
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有望年内实现申领驾照时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登记。届时,居民在申领驾照时将对万一遇到车祸等意外情况死亡后,是否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以及捐献何种器官作出选择(4月25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器官移植。主持人在做采访,她的采访对象一个是刚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一个是医生,还有一个是负责器官移植、捐赠的行政人员。这些人在电视上侃侃而谈,开始无非在说手术如何成功,手术为什么能成功,后来呢,那个意思就变了,我琢磨他们的意思好像是在说我们器官移植的技术已经过关,问题就是器官不够用。于是鼓励大家像献血一样捐献自己的器官。捐献,当然是在你死后,你现在能做的,不过是填张志愿书,立个字据而已。  相似文献   

6.
佛典 《现代交际》2008,(4):48-48
那是多年以前的故事了,可它至今仍深深地震撼着我。一位名叫辛嘉艾文琳的挪威妇女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女儿玛花,为她捐献了自己的肝脏后,从容开枪自杀。那瞬间划破欧罗巴夜空的枪声,足以震撼世界上许多善良的心灵和麻木的神经。这几乎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故事了,重新提起旨在唤醒人们对伟大母亲的爱。故事的情节不在这里做过多的叙述了,我只是怀着崇敬的心,揣摩她临终前想对女儿说的话。她有太多的话要对女儿说,反而无从落笔,最后竟只留下一句话:"宝贝,诀别是为了你更好地成长……"我知道,一支笔根本无法承载那份母爱的重量,但我依然要循着爱的轨迹,梳理出人世间最美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7.
李青 《当代老年》2007,(10):24-27
10年前,宜昌市一位年过古稀的离休干部签下协约:辞世后将其遗体捐献给医学院,成为该市生前签订捐献遗体协约的第一人。10年后,老人因病不幸辞世。临终前,她把单位领导叫到病床前,当着亲人的面,要求在自己走后将遗体直接送往医学院,不举行任何告别仪式,并将她省吃俭用积攒的最后一笔党费2万元交给党组织……  相似文献   

8.
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遗体捐献的透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介越来越频繁的报道 ,人们对遗体捐献、器官移植已不再感到陌生。许多思想开明的人士认为 ,遗体、器官捐献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今 ,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先行者加入了志愿捐献遗体的行列。然而 ,由于遗体、器官捐献在中国毕竟还是新生事物 ,无论是国人的观念更新 ,还是国家立法 ,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让人忧虑的现状提倡遗体捐献 ,实质是在提倡一种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医学的发展 ,已经使得人在百年后的遗体并不是毫无价值的废物 ,而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一方面 ,它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解剖的材料 ;另一方面 ,死…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能让女儿换学区上名校,她听从QQ家长群群主的建议,与丈夫假离婚。当女儿如愿以偿进入名校就读后,丈夫却将她扫地出门。而这一切竟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2014年6月25日,得知自己的案子将在下个月开庭,羁押在看守所里的王旭默默地流下了眼泪。在庭上,她终于能见到阔别半年的女儿了。可是,看见妈妈这样,女儿肯定会很难受吧……当初为了让女儿上名校,她破釜沉舟,  相似文献   

10.
李培 《现代妇女》2014,(1):66-66
目前我国理论上通说认为,器官捐献者的主体只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也未有例外规定。对此,笔者认为对某些特殊人群可以进行例外的规定。国家可以在保障捐献主体权益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些特殊捐献主体进行例外规定,从而利于扩大器官来源,以便挽救更多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6月2日,由深圳市融雪平社工服务中心实施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正式启动。 据悉,2010年2月,深圳市融雪平社工服务中心在市福彩公益金资助下,开始实施“临终关怀·器官捐献”与社工服务公益项目。深圳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宁照顾、家属支持、“人生树”服务、“圆心愿”服务、哀伤辅导、社会资源整合、殡葬引导咨询等。该项目采取的“临终关怀+器官捐献+社会工作+民政殡葬服务”作为一站式综合社工服务的模式来试点,目前在全国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12.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后,脑死亡未立法已不再是器官移植的障碍。有关专家透露,卫生部将讨论脑死亡诊断标准,脑死亡供者捐献器官的相关办法也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3.
<正>我感激那两个男孩,因为他们的喜欢,给了女儿自信与骄傲,让女儿拥有了一些美好的青春期记忆。喜欢一个人就是要对她友好小学五年级,女儿晓晴回来跟我说同桌陈晓锋总对她不友好,不是将她的作业本抢走,就是拿粉笔头砸正在跳皮筋的她,这让她倍感困扰。当我知道陈晓锋只对她一个人这样,对女儿也没造成实质的伤害,而且  相似文献   

14.
正读者来信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但是对女儿很舍得花钱。她所有的用品都是品牌,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学古筝、拉丁舞,每年至少带她出一趟远门长见识……女儿上初中后,我们将她送进郊区的一所寄宿制私立中学,学费自然不菲,老公说希望女儿有上进心,将来也能过上流的生活。虽然我们对女儿百般宠爱,但这几年孩子脾气变得越来越大,一点小事就迁怒于我们。上周老公开车途经女儿学校,就买了女儿爱吃的东西,想给她个惊喜。等  相似文献   

15.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我一直在刻意地培训女儿、利用女儿,将她当作我的武器,当作我的替身,让她行使我的意愿,去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女儿5岁时我和丈夫离婚,我将全部身心都放在女儿身上,她也很听话,弹琴、跳舞、学习样样都好,根本不用我操心。可没想到她上初二时,竟和一个大她8岁  相似文献   

17.
强江海 《老年人》2013,(3):12-13
杨雨萌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女孩,她在重庆佳讯公司做销售员,业绩一直不理想。为此,她整天忧心忡忡,直至患上精神分裂症。面对女儿的困境,父亲一纸诉状将女儿供职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公司赔付女儿各项费用62.6万元,并认定女儿为工伤。员工因为工作压力大罹患精神病,单位该不该承担相应的责任?杨父能替女儿打赢这场官司吗?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女儿按自己的意图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她将局长夫人的权力发挥到了极致,甚至雇佣凶手杀死了和女儿深爱的男孩子,我们很难把她的情感称之为爱,因为她的身上沾染了太多的血腥和丑恶……  相似文献   

19.
正1女儿还没有生下来的时候,母亲就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试探我:安安,让你姐姐给你看孩子好不好,她没有工作,还要供女儿读书……我一口将母亲的话否决掉:她缺钱我可以借给她,姐姐给妹  相似文献   

20.
开场白有一位母亲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的女儿今年将高中毕业,论年龄她已经成人;论学识她成绩优秀;然而,她却一点儿也不懂事。为了这个宝贝女儿,我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她。从她上幼儿园起,我就送她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唱歌、跳舞、绘画、书法、象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