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现状,从比较方法的视角作了分类,主要有三类:一是建构普遍文论框架,进行分类比较;二是突显主流文论进行范畴、概念比较;三是确立基础文论,进行体系比较。虽它们各有利弊,但从比较的要义在于发现“差异”看,第三类研究更体现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西传统美丑现有三个方面的不同:一、西方重实相之美,拘于形式;中国重精神之美,超于物态.二、西方认为“丑”的审美价值是对美的依附、陪衬,中国认为“丑”中含有美的因素。三、在关于美丑关系的问题上,西方崇“纯美”,中国认为美丑没有绝对界限。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同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相比,既存在大相径庭的不同点,又具有彼此融通的相似点。二者在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历史演进、实践样态、价值追求、保障制度和民主本质等层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相异点。同时,经济形态的复杂性,公共决策的合法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社会治理的多元性,是二者共同蕴含的相似点。比较和分析中西协商民主,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从中西逻辑的比较研究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即已开展的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使中国古代逻辑成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但在这种比较研究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厘清。如中西逻辑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本身的历史文化精神、历史文化意义等。因此,在中西逻辑比较研究中,怎样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即如何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始终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对人生和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的关注和追问,并力图在生活中去努力实践和追求人性与社会的真、善、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和价值。它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中,有自己生存发展的传统。中国人文精神传统从先秦开始,到明清,经历代文人的思辩论争形成儒道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天人合一的终极价值追求和人欲对天理的对立斗争。西方人文精神则体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对立统一,崇尚自由,追求平等,注重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行动性的思想内涵。本文探讨了20世纪以前中西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特质,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何源  胡镓 《理论界》2014,(6):122-125
余虹教授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一书意在借助现象学还原的基础上区分中国文论和西方诗学这两个概念,并指出二者的不可通约性。他的研究为澄清这两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看法。也为后学跳出西方文艺理论话语范畴,重新发现中国文论的真意提供了可能的进路。本文有意对余虹教授的这一著作进行一个有关思想史脉络的梳理,进而提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古典诗学存在一种先天共有的关怀。由此构成了二者在对人的教育问题上可以进行比较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西比较:处境分析与方法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隐性比较"和"显性比较" 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中西哲学比较可以分为"隐性比较"和"显性比较"两种基本类型.在西方哲学成为话语霸权的背景下,作为知识基础和价值底线的隐性中西哲学比较,中国哲学界都在用,从梁启超1902年第一篇介绍康德的批判哲学(他称之为"检点哲学")并以佛教的概念、观念诠解康德开始,到1919年胡适用西方哲学的方法撰写第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再到冯友兰早年两卷本的<中国哲学史>和晚年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一直到目前中国哲学界(狭义的,指专事于中国本土哲学研究)从业人员所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分析方法、结构叙事,乃至最底层的观念支撑,都属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蒋孔阳是较早把“比较”运用于美学研究的一位学者。他的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与比较中西的艺术和美学、克服片面性。文章进而归纳了蒋孔阳中西比较研究中四组重要范畴 ,它们是 :和谐与和、真与诚、自由与自然、形似与神似  相似文献   

9.
中西小说人物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小说在经历早期的“人随事转”的阶段之后,共同以对人物客观行动的描写塑造出典型形象;接着一起向主观转折,描绘出只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人物;最后又共同回归到客观写实,并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划。中西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共同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发展。其间人物的行动性又是中国小说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力图在动态结构中体现历史发展和内在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人类认识自己最原本的方式之一。中西智慧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不同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字、人的实践的历史活动和文化传统之不同特性。西方智慧首先表征为对人和世界的知识论的理性把握,注重形式,认为终极实在可以用形式化东西来把握,通过严密分析、科学精确的理性精神演化出重"自然因果"、规律和法则的科学智慧,同时注重对人的卑劣的情欲的反思、透悟,认为必须要信奉唯一的不变的人格神上帝并创生法律来对治人性之恶。中国智慧表现为对变动不居的宇宙、社会和人生运行规律的一种直觉的参悟、顿悟,认为智慧即是循"道"而行的德性体悟,是来自"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生存实践基础上的顿悟式的常识理性。中国智慧重事实和价值、德性之知、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中西方对智慧的理解就文化传统、认识论、伦理学的种种视角来看确实有差异,而实际上就深层次或大眼光来看,彼此都是相同相容,也是可以相互融合创新的。中西智慧比较不仅要突破西方中心论,也要突破中国中心论,在整合创新的基础上应内化为公民人格建构的教化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马九福 《江汉论坛》2007,1(6):72-75
中西传统政治信任具有不同的特点:西方认为掌权者信任公民是一种义务,掌权者还有证明自己可以被信任的义务,而没有要求公民信任他们的权利,中国则相反;西方的政治信任调节机制以法律为主,中国则是以道德为主;西方形成了不信任的制度化机制,从中培育出信任,中国以信任掌权者为主,结果总在极端的信任与不信任两极之间摇摆.通过中西政治信任的比较,可以发现中西政治信任各有优劣.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政治信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超越传统的政治信任模式,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建设新型的政治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西地名命名及文化意蕴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名作为一种指称符号,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比较中国与西方国家地名可以发现:中国地名人文性较强,包含着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西方国家的地名功能性比较强,注重认知感和导向性,讲求理性和实用.这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民族文化心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林纾在大量小说翻译的基础上展开的有意识的中西文学比较 ,乃是一种无影响联系的平行比较 ,涉及到文学观、文学的题材、写作手法及小说情节等内容 ,它为引进外国小说的价值 ,并藉以纠正国人对中国小说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哲学比较所面临的一个最大困难是如何找到两种异质哲学传统的可比性。这也是时下哲学界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可比性本身的追问,指出过去和当前哲学比较中存在的现成化态度和做法,揭示比较本身的内在结构即生成的比较—比较的生成之间的动态循环,突现比较的历史机缘性、目的性和创新性,藉此提示一种可能的生成比较观。  相似文献   

15.
中西道德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维护该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作为教育目标之一。人的认识是通过比较而发现事物的联系和区别,进而鉴别事物的本质和特点。虽然西方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反映一般教育规律的成分,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了解西方国家德育的特点,通过比较、鉴别、融合,可以加深我们对德育普遍性规律和共同本质的认识,促进我国德育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中西方古典戏剧中的宗教因素。西方古典戏剧与宗教的共生现象,可分为三个阶段,互补并稳固、分道扬镳相互对立、补充对立取代;而中国古典戏剧与宗教的共生现象比较复杂,可以在儒教、道教、佛教中窥见其相互融合与渗透。较之西文古典戏剧,中国古典戏剧有更为明显的世俗和人情特点。  相似文献   

17.
美术题材是美术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由于创作主体在文化传统、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也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因此,中西古代美术发展的轨迹不尽一致,特别是在题材的选择、作品的意蕴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艺术家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注重自然寻求超越的审美追求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特别发达的根本原因。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美术传统的影响和文艺复兴思潮的推动,以人物(包括人体)、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美术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当代的艺术家应从古代艺术的宝库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不仅注重题材选择,更注重作品意蕴的开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高贵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文论(美学/诗学)中的结构特征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承万 《河北学刊》2004,24(4):24-27
西方文论 (美学 /诗学 )是以“概念”为起点的逻辑推演体系 (原始范式为形式逻辑的三段论 ) ,其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着非常重要的规定 ;中国文论 (美学 /诗学 )是以意象为起点的纲目网络体系 ,是一种“天人合一”观 (天时—地利—人和的三相关联、协合 ) ,任何“概念”(字 /词 )都关联着“天—地—人”。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造成理论体系在结构形态上的巨大差别。不明乎此 ,中西比较研究势必将陷入一片盲目和混乱之中。眼下的弊端主要是以西代中 (以“逻辑推演”代替“纲目网络”) ,因此难以走上规范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王翔宇 《理论界》2013,(3):125-128
匈奴曾先后出现于中国与西方的历史进程当中,因此中西史籍对这一古老、强悍的游牧民族均有着较为详细的记录。由于各自治史风格、文学手法、视野范围乃至对待异族观念上的不同,中西史籍中的匈奴记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通过历史比较研究的路径,在对主要相关中西史籍进行剖析与对比的基础上,匈奴民族——给予东西方核心文明相似但却带有不同历史记忆的草原文明——的整体风貌、历史变迁与主要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一百年来的中西比较诗学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以王国维、鲁迅、吴宓、朱光潜、宗白华、钱钟书、王元化、刘小枫、曹顺庆等一大批学者为代表的中国大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它具有“两头厚重、中间薄弱”、“从自发到自觉,由实践到理论”、“从中西二元比较到中外多元比较”以及“充满思辨色彩”等几个基本特征;第二,以刘若愚、叶维廉、黄维樑等为代表的海外华人与港台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一定程度地弥补了大陆研究的空白时间段;第三,以厄尔·迈纳、米列娜、宇文所安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突破西方中心论和促进中西诗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